诗意绵绵话七夕
2021-12-12黄延滔
黄延滔
当四野飘香,暑热渐消,那个古色醇香、爱意情浓的七夕,如一位绝色女子,袅袅娜娜,款款向我们走来。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始于汉代,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晚,女子坐看牵牛织女星,向织女祈求智慧与巧艺,祈福许愿,赐予美满姻緣。在历史演变发展中,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也成为今天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情人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这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展开丰富的联想,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千古绝唱。
汉代《古诗十九首》中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描写的就是七夕鹊桥相会时的情景。唐人林杰曾作“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首《乞巧》,使我们领略了古时对月穿针乞巧的盛况,这也是过去年轻女子最为看重的节日。罗隐感叹:“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白居易作《长恨歌》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贵为天子的唐明皇,也在七夕与杨贵妃一起祈愿永结情好。“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这个精致的唐朝男人,既有胸怀家国之气,又有儿女情长之欲,一首《秋夕》惹人遐想无限,天上人间,情意绵绵。《鹊桥仙》拓展了七夕题材的意蕴与境界,词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这首传颂千古的《鹊桥仙》,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七夕,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一代又一代地感动着。在古老的诗词里,在婉转的文字里,在朝代的旧梦里,七夕属于世间的爱情,也属于传承的文明,最具独特的情感记忆和文化内涵。浪漫的七夕,如水的情怀,流淌的诗篇,花间的辞章,吉祥的向往,穿越浩瀚时空,缕缕温馨的气息在神州大地上弥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