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则与制:遵守制度,以身作则

2021-12-12孟琢

青年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法律条文刻字砍树

孟琢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交通规则;马走日,象走田,这是象棋规则;对号入座,文明作答,这是考试规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规则。规则是清晰的划分,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與规则、制度有关的字,往往也是从“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则”和“制”这两个字了。

在周代金文中,就已经有了“则”字,它的写法和今天的不同。左半部分看起来像一只小猫,其实是古文字中的“鼎”,右边是“刀”——“则”的造字意图是在鼎上刻字。鼎是庙堂上的礼器,非常尊贵,刻上去的文字规范而典雅,用来装饰的花纹也十分庄重。先秦时期有所谓的“刑鼎”,就是在鼎上铸刻法律条文。正因如此,古人用在鼎上刻画的字形,表示“法则、规则”之义。

随着汉字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则”的左半边发生了变化——“鼎”变成了“贝”,右边仍然是一个“刀”。“贝”是贝壳,在没有金属货币的时候,古人把它当作货币,因此用刀在上面刻出钱数,有着统一的规范。

无论“则”是在鼎上刻字,还是在贝壳上刻画,共同的特点都是要符合规则——“则”的基本含义就是规则和标准。做人做事要有“准则”,法律条文称为“法则”,其中整体的规范叫“总则”,具体的规则是“细则”。可以说,社会的良性运行,靠的就是大大小小不同的“则”。

说完了“则”,再来看“制”。在甲骨文中,“制”的字形十分清晰,左边是“木”,右边是“刀”,这是一个会意字,表示用刀砍树的意思。砍树是要用木材制造各种各样的器具,因此,“制”的本义是“制造”。到了战国文字和小篆之中,左边的“木”更加茂密了,变成了“未”,也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写法。

“制”的字形体现出它的词义特点:首先,“制”是制造,就像砍树制造器具那样。其次,“制”有判断与规范的内涵,砍树既是制造器具,也逐渐形成了手工业的规则。各种各样的规则结合起来,更有了“制度”这个词——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各种组织都有自己的制度。

在“则”和“制”中,体现出规则、法度和“刀”之间的关系,制度与规则是对每个人行为的裁断。我们既要尊重规则、尊重制度,也要把已有的制度不断改造,使之更加合理——人类社会就在遵守制度和改造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向前。

(摘自《汉字就是这么来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猜你喜欢

法律条文刻字砍树
秀才砍树(部级优课)
智海急流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实质判断如何结合法律条文——“德发案”再审判决中的利益衡量评析
“老外长城刻字”该如何面对
冬天不要砍树
小猴砍树
西夏武器装备法律条文与唐宋法律条文比较研究
只忙着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