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想成为“两栖青年”吗

2021-12-12

青年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副业主业顺风

白天在企业做白领,晚上变成微商代购;白天做本职工作,晚上当滴滴司机……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两栖青年”的队伍。“两栖青年”是指同时有主业和副业的年轻群体。如今,新兴职业的出现,给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两栖”已经成为年轻人中的普遍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

“两栖青年”是当下年轻人越来越青睐的选择

文/杜园春王一帆

日前,对1945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0.3%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就是“两栖青年”,61.4%的受访青年有想法、正在计划中,两者合计91.7%。交互分析发现,二线城市“两栖青年”最多,其次是一线城市。

“两栖青年”主要集中在哪些职业?调查显示,微商代购(65.2%)是最多的,之后是快车/顺风车司机(56.6%)、网络自媒体(45.9%)。其他还有一些新兴职业,例如,付费咨询师等(37.2%)。

在广东从事会计工作的王楠说,她身边的朋友不少都有多重身份。有的在本职工作之余,还经营了一家书店或奶茶店,也有的在晚上下班后开顺风车。

已经工作两年的胡夏也有第二个身份:微商。大学时,她趁闲暇时间做起了微商,赚零花钱。一开始只卖衣服,慢慢有了许多回头客,也积攒了自己的渠道,货品越来越丰富,包括面膜、鞋、家居用品等。工作后她也一直在坚持。“很多顾客加了我的微信,常来问有没有新品,不少都成了朋友。我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还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尝试新鲜事物,探索不同发展途径,延伸兴趣爱好……年轻人选择“两栖”的原因多种多样。从整体来看,是什么吸引年轻人“两栖”?58.3%的受访青年认为是新兴行业和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变大。

王楠说,兴趣爱好是她选择成为“两栖青年”的主要原因,“平时我就喜欢买买买,哪家出了新一季的热门单品,都会想去店里看一看。做代购正好满足了我的热爱。”

“两栖青年”的身份能给年轻人带来什么?66.1%的受访者表示生活更加充实,62.1%的受访者感到满足了个人兴趣发展需求,60.7%的受访者直言能增加收入,54.4%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个人梦想的实现。

不少青年选择成为“两栖青年”,能够在副业当中充分发挥兴趣爱好,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手段。但也有一部分人成为“两栖青年”是迫于生活压力。副业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收入,降低生活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教授分析,“两栖青年”群体不断扩大,因素很多,是由市场、个人、用工单位、技术、法律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比如,当下年轻人追求多元化工作的体验,以及通过尝试不同的工作去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企业、用工单位本身的需求也存在变化。”

(摘自2021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小黑孩图)

“两栖青年”见证时代的红利与需求

文/宋鹏伟

左手主业、右手副业的“两栖青年”,像极了曾经的影视歌“三栖明星”——趁着年轻,为什么不全方位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18~35周岁,正是探索自身可能的黄金期,他们有能力也有精力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不断尝试。相比于父辈,“两栖”对于他们是一种门槛更低的选择。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与各种新兴产业的兴起,高效率的“需求匹配”成为可能。以网络代购、顺风车和网络自媒体等三类职业来看,年轻人借助互联网,可以迅速找到需要自己服务的人群,从而利用自身“过剩”的能力服务陌生用户。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既体现在资金投入很少,也体现在随时可以做、想停就能停。有主宰感、不必下太大决心和背负太大负担,正是当下年轻人普遍想要“两栖”的重要原因。

可见,当“两栖”的门槛足够低,问题就不在于想不想“两栖”,而是为什么不“两栖”——多一份收入有何不好?正是由于时代飞速进步,这一代人有了迅速对接需求端的可能,可以围绕自身兴趣且不依赖于单位就实现价值创造。因此,“两栖青年”之所以成为时代特点,与其说是这代年轻人更奋进,不如说是时代红利让他们有了更多“做点什么”的条件与可能。

不过,能“两栖”并不意味着想“两栖”。之所以一、二线城市的“两栖青年”最多,生活压力大、焦虑感强恐怕也是重要原因。“铁饭碗”已成过去时,社会发展又很快,很多年轻人不得不时刻为下一次选择做准备。一方面,主业和副业本就是相对的,现在的副業未尝不会变成未来的主业;另一方面,当下生活的压力,让这一代年轻人不敢贪图享乐,抓紧一切机会实现财富自由才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哪怕希望渺茫,也要尽力靠近。于是,哪怕是在上了一天班之后,即使是顺风车这样的半体力劳动,很多年轻人依旧愿意“在路上”。

不安于现状也好,为自己找后路也罢,都是在为更好的生活拼搏,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学习能力。人生从来都是选择题,时代给了他们能者多劳的机遇。

(摘自红辣椒评论,本刊有删节,小黑孩图)

“两栖青年”别因副业荒废了主业

文/毛建国

一个人在主业之余,愿意找一份副业来做,青年在奋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论是不怕吃苦的精神还是永不满足的劲头,都值得尊重。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任何一种流行现象也都有其特定背景,有时候并不适合所有人。

“两栖青年”看起来是鱼与熊掌兼得,可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里用多了那里必然就少了。调查显示,青年选择的“两栖”事业相对集中在微商代购、快车/顺风车司机、网络自媒体等三类职业。这些副业看似时间自由,其实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拿微商代购来说,如果在主业时间内,有信息要不要回、有订单要不要接、有投诉要不要理?仅仅是“白天想着夜的事”,就会被极大地牵扯精力。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不同状态的自由切换,只要工作上分了主业和副业,那就很难不受影响。

“两栖青年”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很多人都在向往一种理想状态,主业干得好,副业也不差,甚至副业有可能反超主业。在网上,类似“主业三千副业三万”的故事很是诱惑人。可就怕副业干不好,反而影响主业,最后得不偿失。

做好任何一门工作,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来保证的。尤其现在知识更新快,面对挑战多,想要轻挖一锹就出水,不是神话而是鬼话。目前较为被认可的是更专业化、更细致、更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择一事终其一生,一辈子从事一个行业,用心用情用劲,这才做出一点成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连钉子都钉不好,更不要说成就一番事业了。70.6%的受访青年建议“两栖青年”调整分配好时间和精力,不影响本职工作。这个建议很好,但真正在现实中做到,困难并不少。即便明确分出了主业和副业时间,做到了下班再忙副业,可是做好主业难道仅仅是8小时之内吗?不断学习思考的时间又从哪里来?

“两栖青年”的出现,一定意义上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尤其是互联网发展给青年跨界提供了可能。但还是想提醒广大青年,有句老话叫“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两栖青年”千万别因副业荒废了主业,最怕“副业没干好主业也荒了”。还是要考虑自身情况,规划好现实和未来,不要脑子一热,把主业扔在了一边。

(摘自2021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本刊有删节,小黑孩图)

猜你喜欢

副业主业顺风
2023 副业报告
图说——副业焦虑
新词
“大同黄花”搭上公益直播“顺风车”
没搞副业的人落伍了么?
保利发展:深耕主业,稳健增长
钢铁主业关停后剩余物料处置方式的探讨
爱情顺风车
梦不是反的
回归主业定准位 聚焦中心担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