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持续改革创新打造油公司“西北模式”
2021-12-12赵士振秦紫函王福全
□ 本刊记者 赵士振 秦紫函 王福全
2021年7月投运的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顺北油田联合站。付莲 摄
年终岁尾,盘点收成,西北油田“粮仓”再盈:今年,他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六七千米以下的深处精查细找,顺利完成年度探明储量任务。截至目前,西北油田自发现以来,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1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74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油气当量超1.5亿吨。
多年来,西北油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现代油公司建设,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具潜力的油田之一。“十三五”期间,盈利能力、人均创效水平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模式活力:突出主责主业,着力打造油公司“西北模式”“顺北模式”
从西北油田轮台基地出发,向南驱车2小时,就到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顺北油气田。
2016年,顺北油气田投入开发,西北油田在这里探索建设新型采油厂,摒弃“厂-区”架构,管理区业务实施全面经营性外包。得益于新模式,2020年底,这里快速建成百万吨产能。
“新疆地广人稀,要想用最少的人创造更高产量、更大效益,现代油公司模式是必然选择。”西北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企管法规部经理程晓军说。
西北油田的油公司改革,始于上世纪末。
1997年,沙46井和沙48井获高产油气流,塔河油田诞生。这是塔里木盆地迄今发现的最大整装油气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亿吨级大油田。
开发之初,他们突出油气核心业务,摒弃大而全、小而全,坚持纵向扁平、横向精干,剥离了钻、测、录、固等工程辅业和办社会职能。2020年以来,围绕“专注核心业务、落实主体责任、突出一体化决策、集中专业优势、依托社会资源、强化市场运作”主线,对标国际一流油公司,逐步由“局-厂-区”三级组织架构向“管理-运营”两层迈进,进一步探索形成更具优势的油公司“西北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采油厂成为油藏经营管理责任主体,配套建立投资成本、经营预算、生产安全等油藏经营“七大体系”,围绕价值创造进行自主决策和管理优化。同时,管理、科研、生产、专业化四大驱动板块分工明确,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
“顺北模式”则成为西北油田油公司建设的升级版。他们在采油厂层面组建专业化支撑团队,采油厂、支撑团队、承包商三支队伍突出优势,各尽其责,协同作战。同时,以市场化、一体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为抓手,支撑新型采油厂高效运转,形成三位一体、四化融合的油公司新模式。
2020年,顺北油气田建成123万吨产能,用工仅89人,人均产量、吨油完全成本分别是上游板块采油气厂平均水平的15倍和1/3。
程晓军表示,随着“顺北模式”不断成熟和体系化,西北油田将在油田新区全面推广,推动西北油田打造油公司建设新标杆。
得益于改革红利,西北油田已累计产油1.2亿吨、天然气313亿立方米,以不足4000人的用工总量,运转一个年产850万吨油气当量的油气田。“十三五”末,人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国内上游平均水平4倍,万吨油用工仅4.6人。
运营活力:下放经营自主权,做实采油气厂油藏经营责任主体地位
采油二厂今年的原油生产任务是295万吨,其中新井产量占新增计划产量约四分之一。
新井建产是油气开发的后劲。过去这部分投资主要由油田机关部门说了算。新井在哪里部署、部署多少、花多少钱,采油气厂没有主导权。
采油二厂副厂长靳永红告诉记者,以前新井建设是“交钥匙工程”,采油厂能做主的只有地面配套项目,要等到施工全部结束、新井交给采油厂管理后才能进行。“本来可以一体化推进,但只能等着,新井无法早作贡献。”
2020年,西北油田以革命性思维、创新性举措,深化油公司改革,落实采油气厂油藏经营主体责任。今年2月,公司发布《落实油藏经营主体责任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油气生产投资管理改革,将油气开发、投资管理、财务资产、人力资源等7类业务25项经营自主权下放至采油气厂。机关各部门及相关科研单位变成服务方,将更多精力放在强化长远发展、政策调控、风险管控上。
这次改革,油气开发管理部将产量结构优化权、产能建设参与权、注水注气审批权等7项权限全部下放。财务管理部则下放成本优化权和存量资产管理优化权,允许各单位在利润目标实现前提下,自主调整优化成本结构。
“现在,新井井位一确定,我们就开始跑各种手续,为地面配套项目做准备。钻机一开钻,地面建设也随即启动。”靳永红说,油藏经营主体责任下放后,采油二厂新井井均投产时间较以前缩短了48天。
更重要的是,采油厂可以提前编制长远规划,明年甚至后年的运行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等待。
采油一厂在油田下放自主权限后,建立了以油藏区块为基本单元,以预算配置、弹性调整、评价考核为核心的预算体系,实现由编制预算到配置预算、分解预算到经营预算、被动执行到主动优化“三大转变”,整个经营环节实现以效益为中心。
雅克拉采气厂则主动调整组织架构,撤销管理区层级,机关部室由管理职能转变为业务职能,将人力资源室、计划财务室、综合管理室整合为综合管理部,减少用工64人,劳动效率大幅提高。
下一步,西北油田将对25项经营自主权下放后,因机关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采油气厂不敢接不愿接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真正以机制的先进性引领推动油藏经营。
市场活力:推行一体化经营性外包,打造高端高效市场、培育战略承包商
3年前,采油三厂将十一区油气生产运行服务项目,以经营外包的方式交给新科澳公司,采油厂由生产主体转变为监管主体,下放油水井管理权限,由承包商自主制定挖潜措施。执行产量激励制度,实行吨油结算、效益结算。
如今,十一区早已摘掉亏损帽子,盈亏平衡点降至塔河油田最低。在没有新井的情况下,年产量一直稳定在200吨以上。
十一区的变化,得益于西北油田推行的一体化经营性外包改革。
西北油田从成立之初就采用油公司管理体制,大部分油气生产依靠乙方员工来运行,最初的承包方式为劳务承包,甲方按人头结算劳务费。
但这种方式效果并不理想。一位承包商负责人坦言,他们总部在外地,员工轮流倒班,施工车辆长途跋涉,各项成本很高。但甲方按人头结算劳务费,费用固定,利润很薄,员工收入低,导致承包商更换频繁,运行效率很受影响。
十一区的做法引来示范效应。2020年底,西北油田发布《关于油气生产运行一体化经营性承包的指导意见》,高效推进业务承包由劳务承包向经营承包转型升级。采油气厂作为市场化运作责任主体,被赋予服务队伍自主选择权、业务外包自主权,自主签订合同并实施。承包商队伍按照合约标准和指标,自主开展生产经营管理。
采油一厂选择的合作方是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并于6月1日,将管理三区3年经营权限承包给对方。“东部油田有管理和技术优势,我们有资源优势。双方优势互补,可以提升区块整体开发效益。”管理三区经理刘志恒说。
按照合同,东辛采油厂将从老井稳产、风险投入增产和成本优化中获得收益。“甲乙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分成,核心利益捆绑在一起。我们只有稳定产量、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收入。”东辛采油厂西北项目部副经理陈建波告诉记者。
经营承包后,项目部依托东部油田,补充地质技术人员,与采油一厂和相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并根据油井生产变化,自主制定挖潜措施,千方百计增产提效。
AT2-5和AT2-10是两口长停井,项目部分析后觉得有潜力可挖,便实施改层作业,收到显著效果。目前,AT2-5井日产油18.9吨,AT2-10井日产气近1万立方米。
2021年9月10日,西北油田科研人员远赴库车、柯坪及巴楚地区进行野外地质露头实地勘察。付童童 摄
在修井业务链,按照传统管理程序,有9个环节需要多部门配合。有时修一口井,工作人员要与几十支不同专业的队伍打交道,每天接打电话近百个。
实施井下作业一体化新模式后,采油厂将需要第三方配合的井下作业辅助业务全部包给主体承包商,承包商根据施工进度自行组织所需设备、装置及专业服务。采油厂重点抓好主承包商的管理,仅介入关键节点及全程安全环保管理,提高了作业队伍积极性和运行时效。
目前,西北油田正进一步创新一体化外包模式,推行优质优价优速结算机制,制定吸引优秀承包商、培育拓展战略承包商的政策,着力打造高端高效市场,促进企业内外价值链一体化提升,让企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西北油田分公司代表张煜坦言,当前,西北油田依然面临着许多世界级难题,实现大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除了加快改革创新、不断释放发展活力,还需要拿出精气神,进一步展示担当作为。
张煜介绍,“十四五”期间,西北油田将始终保持进攻姿态,推进勘探、开发、工程、科技四个领域创新发展,实现油气产量双增长。深化改革管理,加快推进世界领先油公司建设,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效益,全力推进蓝图落实落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世界领先企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