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21-12-12
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和宣传普及
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京举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栗战书指出,乡村振兴促进法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总结了这些年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法治实践,是一部“三农”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正确理解这部法律,有三个大的要领必须把握住、把握好。一是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核心的振兴法,不只是促进经济发展,而是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二是这部法律要解决好农业农村承担的保障好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护好农村生态屏障安全、传承好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等历史任务,明确农业农村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三是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民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栗战书强调,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既要注重全面系统,也要突出重点和关键。一要因地制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粮食安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二要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三要传承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四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和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基层基础。六要保障好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链主企业”,打造一批全产业链价值超百亿元的典型县,发展一批省域全产业链价值超千亿元的重点链。
《意见》强调,要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和联农带农,构建完整完备的农业全产业链。聚焦规模化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原料基地。发展精细化综合加工,实现减损增效,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错峰销售和产地集散分销能力。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塑强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产品品牌。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推广绿色化发展模式,实现全产业链全程绿色化发展。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全过程管理数据和分析服务模型。
《意见》指出,要完善支撑体系,提升全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融合创新链,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优化供应链,完善从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到营销服务的全链条供应。提升价值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对接终端市场需求,缩短生产周期和新品上市时间。畅通资金链,统筹利用财政涉农资金、地方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鼓励开发农业全产业链保险险种,支持开展供应链金融。
《意见》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找准抓手,制定并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实施方案,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试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任“链主”。搭建平台,建设信息交流、企科对接、要素对接等平台,聚合科技、资金、土地等要素。建设载体,有机衔接现有项目和农业全产业链,创新项目运行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主体联合、要素整合和利益粘合机制,实现全产业链“资源要素畅通、利益联结紧密、服务购销最惠”要求。
银担双方合力推进信贷直通车活动
近日,国家农担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银担双方密切合作,共同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工作要求。本次直通车活动基本操作流程为通过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以下简称“新农直报系统”)收集受理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个人情况、金融服务需求等有关信息,推送至各省级农担公司,省级农担公司经过内部审核后,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推送给相关合作银行,由银行按照自身流程审核后提供贷款支持。
《通知》要求,农担体系及各家银行要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做好客户资源协调,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审批材料。合作中应增进银担机构互信,探索开展并行审批、联合尽调机制,力争实现“银担双方只尽调一次,客户只跑一次”的工作效果。同时,加强银担数据信息共享对接,探索线上业务合作,稳妥探索批量合作模式。要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原则上整体贷款利率不高于本省本行经营性贷款利率平均水平,担保费率不超过0.8%。此外,要建立健全沟通反馈及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活动顺畅推进。
《通知》提出,鼓励各省级农担公司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各省级分行针对本次直通车活动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建立“绿色通道”审批机制,通过联合开发“新农直通贷”系列产品或将原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品纳入“新农直通贷”系列产品,优化审查流程,简化审批材料,鼓励采用信用反担保等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的反担保措施,合理增加与需求相匹配的中长期信贷供给,做到金融需求及时响应,切实提升信贷服务响应率和授信率。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范围内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人民币10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优先保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信贷需求。
《通知》明确,以农业农村部推介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为重点区域,支持重点区域内的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文旅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通知》提出,探索多样化担保方式。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范围内乡村休闲旅游相关各类主体可采用设施抵押、地上附着物抵押、股权、经营权、订单质押、保证担保等方式贷款。确权颁证、抵押登记等外部条件具备的地区,可按规定办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集体资产股份质押融资模式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通过合作社内部联保、互助担保等方式对合作社及其成员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各级农业银行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发挥融资担保基金、产业基金作用,通过第三方增信方式提升承贷主体融资能力。
浙江加大力度培育统防统治服务组织
日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底,全省培育500家县级以上示范性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喷杆喷雾机、风送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将达43%以上。
《意见》明确,将开展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百千万”大培训活动,即百名兼职植保员、千名无人机飞手、万名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病虫识别、安全用药、绿色防控和植保器械操作等方面技能。开展“千个服务组织”规范提升行动,指导服务组织制定相应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服务档案,着力提升统防统治规范化水平,并通过“培训一批、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切实做到每个组织有一名植保技术员、有一批先进器械、有一套管理制度、有一套工作档案,全面提升病虫害防治服务能力。
《意见》提出,未来两年内,将从管理机制入手,对服务组织的准入条件、组建和撤销程序、服务行为以及监督管理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并专门针对由于气候条件、病虫害暴发、病虫抗性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纠纷,积极探索主管部门鉴定、第三方评估等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化解矛盾,保障服务组织和农业主体双方权益。完善保险兜底保障机制,用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推进保险扩面增品,探索增设农药定额施用保险、最低产量保险、作业人员保险等险种,降低服务组织营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