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文的构图方式
2021-12-12□衣铭
□ 衣 铭
要完成一方印章,有很多步骤、工序,而构图是最先需要考虑的。如若构图马虎、草率,往往会以失败告终。篆刻构图,也叫印文构图、印稿、布局、章法以及分朱布白。要刻出一方理想的印章,事先往往要冥思苦想、周密思考、反复构思,直到满意为止,然后上石篆刻。篆刻构图应特别注意印文的繁简、疏密、欹正,以及相互之间的虚实、揖让、呼应等关系。安排印文务必要做到匀称协调,各得其所。
一、平匀式
《阿阳长印》汉官印
每个字在印面上占同样大小的位置,笔画的上下左右距离一样,整方印整齐匀称,横平竖直,庄重大方,这种构图称为平匀式。一方印章中,有的字笔画多,有的字笔画少,但笔画少的字中,有的笔画之间的距离和笔画多的字中笔画之间距离一样,效果上就会协调、匀称、端庄生动。有些印章中笔画少的字,可酌情增加一至数个弯曲来填补空白,使得与其他字的笔画多少接近,同时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匀称得体。这些字平均分布在一方印章内,排列整齐,取得匀称、平稳的效果。有的印在篆法上稍加变化,匀称中含秀雅、庄重中寓生动,既内涵又古朴。
二、疏密式
疏密式不求表面匀称,构图有疏有密。这种构图方式,可以每个字在印面上占相等的位置,也可以占大小不等的位置。字与字的朱白关系各不相同,笔画多的字,任其刻得密,笔画少的字,任其刻得疏。有时故意将印文某一个字或某一部分空缺,使得密处密不容针、疏处疏可跑马,追求一种疏密有致的艺术效果。所谓疏密有致,就是疏密自然、不矫揉造作,疏处无疏松之感,密处无臃肿之病。虽然字与字之间笔画疏密悬殊,但仍能感到匀称、协调。
三、截补式
《意在斯楼主》清·黄牧甫
为使印章艺术效果匀称美观,印人往往根据文字需要,截长补短,以盈补虚,并根据印文笔画的多少安排字的位置。这种构图格式称为截补式。
印章中的文字笔画有多有少,如果限定每字所占位置,有时会显得不匀称。所以在处理构图时,笔画多的任其占有笔画少的位置,有些上下结构,特别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就安排得长些;有些左右结构特别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字的横画多,就拉长一些,字的竖画多,就撑宽一些。有的印限于字数,需某些字拉长或缩短;为了整方印章的艺术效果,有些印需将笔画增加或减少。截补式,实际上是平匀式的变格。
四、界线式
《文帝行玺》汉官印
界线式,即印文之间增加线条,作为文字的界隔。界线式以白文居多,有在四面加线成“口”形的,有加线成“田”“日”字形的。其实界线式还有其他形式,只要在印上加线做文字界隔的都属界线式范围。界线式有时也叫间隔式或界格式。
邓散木云:“界画不论朱白,皆当直如刀截,不宜参差出入,其上下四周亦然。”印面上加线条,应与印文协调、统一,不能各自为政、互不相干,而应有机结合。这样加的线条,不会觉得突然、不协调或有画蛇添足之嫌。
五、接边式和借边式
一方印中有些笔画与印边相连接,这种构图格式叫作“接边式”。印文中有些笔画扩充到印边,代替了印边,这种构图格式叫作“借边式”。一般来说,接边式的印章中朱文印较多,印文笔画与印边相连接,感觉整方印构图集中,笔意连绵,有较强的整体感。有些笔画连接印面下方的边,则重心易稳,有一种庄重的效果。
有些笔画较多的印章,排列起来比较棘手,就需通过借边来减少并列笔画过多而造成的呆板弊病。当然,有些借边式印章,在借边后可以达到一种别致的艺术效果。
《学到古人难》清·钦岐
六、无边式
无边式印章主要指朱文印章。一般来说,一方印章不论方圆,都有印边,而无边式印章并非真的没有印边,而是以印文的外缘来代替印边。采用无边式构图,一般是印文外沿笔画较长,这些笔画在构图时可当作印章边线。如安排妥当,则会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特独效果。这种构图格式,要见机行事,不是随便什么印文都可以安排的,如排列不当,就会导致构图别扭、结构松散。
七、仿古式
《王乐平》汉肖形印
仿古式构图是泛指模仿古代构图的印章,如古代图案、钱币、瓦当等。图案式构图,印面上除文字外还有花纹图案配置。有些配置在文字两旁;有些安排在文字四周;有些以图案为主,只有少量的文字安排在图案中,有的在图案上面;有的在图案一侧。图案式构图给人感觉丰富多彩、古朴高雅,是印章艺术的一朵奇葩。
八、古钱式
古钱式构图,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与瓦当式有些相似,但中间是方孔形,印文有排在方孔四周的,也有排在上下或左右的,印边往往很宽,与钱币的周边相合。另一种是刀币式的,外形与刀币形状差不多,只是长短阔狭不同而已,在刀币里面安排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