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意味的“画中画”
——陈师曾《读画图》赏读

2021-12-12李惠子

老年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陈师曾画图中国画

□ 李惠子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曾留学日本,善诗、书,尤长绘画。他的山水画在师法明代沈周、清代石涛的基础上,注重师法造化;人物画注重神韵,多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著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等。

陈师曾出生的“义宁陈氏”,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家族:祖父陈宝箴是近代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父亲陈三立为清代进士、同光体诗派的主要作家,兄长陈寅恪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如此传统文化深厚的家庭自然也令陈师曾受益匪浅,年少时便显露出在诗书画方面的天赋。而后留学日本的经历,亦令他大开眼界。1913年,陈师曾赴北京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编审,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及北京女子师范博物馆教员。在北京近10年间,他与当时画坛、文坛的名流皆来往密切。其中,被艺坛广为流传的佳话便是他主张创新并劝齐白石自出新意、变通画法,对其影响颇深。

1917年,京津一带先是春夏季节旱情严重,后又于7月下旬和入秋后连降暴雨。一时间,铁路被冲断、农田被淹、秧苗被毁,受灾区域之广,人数之多乃数十年所未见。水灾之后,北洋政府、慈善团体、文化人士等纷纷筹措赈济。陈师曾描绘的《读画图》正是当时艺术界以展览形式赈灾义捐的场面。画上题跋道:“丁巳十二月一日,叶玉甫、金巩伯、陈仲恕诸君,集京师收藏家之所有,于中央公园展览七日,每日更换,共六七百种,取来观者之费,以振(赈)京畿水灾,因图其当时之景,以记盛事。陈衡恪。”

由此可知,《读画图》的创作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解读该作品,也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当时北京文人的一些生活场景。首先,画面并存了创作者与观者的视角。对创作者陈师曾而言,他是将自己所看到的展览场景如实生动地记录下来;作为看展的观众,有的俯首注视身前摆放的长卷与册页,有的仰面观看墙上悬挂的画轴,或正或侧,神态各异,无一雷同。画面绘有20人,以年岁稍长者为多,衣着既有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者,也有西装革履戴礼帽者,还有穿高跟鞋戴手套的时髦女郎,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服饰状况。他们集聚一堂,观展之余好像还不忘品评讨论,气氛热烈,似乎都被展品所吸引。再者,该画呈现了一个不同于文人雅集式的美术展览形式。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的书画交流基本是在一个既特定又私密的范围内进行,即“文人雅集”。像画面上表现的这种美术展览,其实是伴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风气传入的,这一形式真正开始普遍起来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因此,陈师曾创作此画时,美术展览其实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对于书画家来说,参加此类具有公益性质的书画展览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社会关怀与责任感。此外,于具体描绘上,作者在表现人物面部时用笔简洁随意,略带漫画色彩。形体塑造上省略了传统人物画中线条的运用,代之以大块墨色。尽管画面人物众多,但陈氏以“之”字形构图,排列错落有致,因而并不显凌乱。同时,他借鉴西方绘画方法,用色涂染,深浅浓淡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尤其画面上有意为之的空白处,反映出他在营造环境时对光线的感受和表现。

陈师曾所处的清末民初,正是中国面临各种变革的动荡时期,政局复杂多变,东西方文化碰撞激烈。针对当时中国画因临摹古人风气陈陈相因的局面,他虽也主张中国画革新,却没有认为“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而是强调要以本国之画为主体,舍其短,借鉴并融合西法之长。这样的思想在他的绘画实践中处处都有体现。就《读画图》而言,该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一是陈师曾以画者和观者的双重视角进行创作,与此前中国文人画的创作理念有很大不同,即便在今天的美术环境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二是该作品所刻画的公开展览形式在当时比较新鲜;三是该作品是对当时社会一隅的现实写照,突破了晚清人物画多以高士、佛道人物等为题材的局限,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大胆引入西画的表现方式,这与其革新中国画的理念相一致。总之,《读画图》以新鲜的内容和融汇中西的技法语言,反映了陈师曾富有创造性的探索。

《读画图》陈师曾 纸本设色 87.7cm×46.6cm 1917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陈师曾画图中国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痛彻心骨,翁婿悼亡
画图理解“同样多”
《远方》中国画
诗情画意两如何
朽者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