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地区页岩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2021-12-11夏炜旭
摘要:常规的测井信号容易被地层干扰从而影响裂缝识别效果,为了降低地层影响,提高识别准确率,本次研究通过对常规测井信号进行去噪及高频信号提取处理,处理后的常规测井信号识别准确率较高,为页岩气田使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页岩;小波高频属性;裂缝识别
0 引言
涪陵焦石坝区块作为页岩气富集高产区,页岩气分布范围广、潜在资源量巨大。而裂缝作为页岩气的有效存储空间,可以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同时对于后期压裂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裂缝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1 区域地质背景
涪陵页岩气田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川东隔挡式褶皱带万县复向斜内、盆地边界断裂齐岳山断裂以西。气田目前主产气区位于焦石坝构造,地表主要出露三叠系嘉陵江组。焦石坝构造为一个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两组断裂控制、轴向北东的菱形断背斜,主体变形较弱,表现出似箱状断背斜形态,即顶部宽缓、地层倾角小、断层不发育,两翼陡倾、断层发育。
2 基于小波变换的裂缝识别方法实际应用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波变换方法的正确性及普遍性,用此方法对研究区的2口井的常规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信号进行了小波阈值去噪处理和小波高频属性的提取。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对裂缝识别较为准确。
最后将小波高频信号与声波时差信号进行对比发现(图1),焦页A井3000m-3150m井段共发育3段干层,1段IV类氣层,2段I、III类气层和1段II类气层。焦页B井2145m-2265m井段共发育3段干层,2段III、IV类气层和1段II类气层。原始声波时差曲线,总体上呈锯齿状,在裂缝发育处存在周波跳跃现象,但大部分表现较为模糊。新的测井信号在裂缝发育处表现出强烈的震荡特征,对比原始测井曲线识别结果准确率较高,基本与测井解释结果保持一致。从实际运用效果可以看出,提取高频属性后的常规测井信号在裂缝发育处表现特征更为明显,可以更加准确的识别裂缝。
a.焦页A井 b.焦页B井
3 结论
(1)处理原始测井信号的核心在于要最大程度的保留信号特征,筛选出具有高信噪比、低均方误差的高频信号。
(2)通过高频提取后的常规测井信号相比于原始信号,在裂缝发育处表现出强烈的周波跳跃,识别结果与测井解释结论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郭旭升,胡东风,魏祥峰,等.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对产能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6).
[2]郭锐.测井数据的小波分析方法.吉林:吉林大学,2011.
[3]许超.钻井模拟中测井信号小波去噪的最优阈值选取方法[J].内江科技,2011,12(32):112.
[4]吴雅娟,高兴,王辉,等.改进的小波阈值法在测井曲线去噪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22(3):182-185.
作者简介:
夏炜旭(1991—),男,江苏无锡人,2019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钻井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