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索

2021-12-11董会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董会娟

摘要:当今越发重视素质教育,越发提倡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更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提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符合这种时代要求,就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让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互为补充,彰显出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这应该是每位中学教师的教学追求。鉴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指导;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水平。将历史史料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史料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或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而解决相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有效的论证分析,学生可以得出历史结论,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求证意识,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基于史料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有助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新时期背景下,史料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对史料内容的积极运用,有助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在史料运用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可以对史料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和探讨。该过程既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又是促进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其次,在史料教学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历史背景及历史环境,可全面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倘若师生可以對史料内容加以充分利用,还可弥补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教育的升华。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

1、创新故事导入

众所周知,兴趣是驱使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故事导入教学的方法,利用生动形象地历史故事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执教“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相关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历史故事:“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他在生前立遗嘱,希望在死后可以把自己的一半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以及战死士兵的家人。但是,当他死后他的家人却没有履行他的遗嘱,于是那些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就将罗莫洛的家人告上了法庭。”之后让学生们思考法官会如何判决,从而可以让学生对罗马法的起源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2、设置问题情境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教学情境的方法来实现,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证意识。

例如,教师在执教“甲午中日战争”时,就可以选用“黄海海战”这一史料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选取当时上海的时政画报《点石斋画报》与日本海军大本营的《黄海海战记事》中的两则史料创设情境,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问题:“中日双方对黄海海战的记载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你们如何解释甲午战争北洋舰队为何会全军覆灭呢?”从而通过探究思考可以让学生明白史料不等于历史事实,要学会从史料中整理出历史事实。

3、采取史料对比

高中历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进而可以采取史料对比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全面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历史知识和思辨能力,仔细比较与分析不同的史料,并探究不同史料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例如,教师在执教“‘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史料,史料1: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介绍;史料2:西周礼乐制度的历史地位阐述,礼乐制度可以看作是西周的治国之道;史料3:《论语》中提到的“礼崩乐坏”以及《庄子》中提到的“道术将为天下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上述三种史料进行对比探究,并要求学生分析“百家争鸣”为何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而可以让学生明确这一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4、组织课外探究

历史研究不是无意识地去发现,而是要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对史料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来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问,提出有价值、并且有能力进行研究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有机会去练习自己学到的历史研究方法,并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独特观点,并形成独立自主的历史研究观念。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创立历史情境,让学生就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并针对历史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校外资源,组织历史探究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学科所独有的魅力,学生也可以近距离观察历史遗迹或历史文物,阅读一手历史史料,从中体验历史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了解史料实证的重要性。

5、完善多元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不能只针对作业完成程度或考试成绩进行定论,还要考核学生对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掌握能力,并对史料搜集、史料整理、史料解释和史料运用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在考核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史料搜集渠道的应用和扩展能力,查看学生能否通过各种工具搜集到有价值的史料;在考核学生史料整理的能力时,可着重考察学生的史料真伪辨别能力,了解学生对于史料真伪的判断标准,并对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在考核学生史料解释能力时,可着重分析学生在进行史料解释时是否保持了客观的态度、科学的解释逻辑和批判性的解释思维,分析学生在史料解释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在考核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历史研究小论文,让学生在论文中记录自己的史料搜集、整理和解释过程,并根据史料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寻找可靠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只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真实学习情况,并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进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内涵。

三、结语

史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高中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将历史史料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帮助学生结合历史真实事件而学习课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史料作为重要的辅助素材,灵活运用史料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彰显历史课程的魅力,推动高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宣.新课改"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4):1.

[2]朱晓丽.对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相关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1):56.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