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启示

2021-12-11李嘉

西部学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莱斯资本主义观念

摘要:莱斯以独特的认识论维度对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思考,从人类“控制自然”的观念出发,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道路,提出建立“较易于生存的社会”的构想。他认为“控制自然”观念是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是生态危机的实质;变革观念与社会制度革新是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启示:(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发展理念;(二)尊重社会制度差异,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关注人类真实需要,调节社会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启示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023-03

威廉·莱斯承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认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控制自然”观念,指明该观念的内在矛盾和“控制人”的实质,并提出建立“较易于生存社会”的生态危机解决方案。尽管莱斯的生态思想夸大了意识的社会功能,对社会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的认识存有偏差并且思想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他的思想中对生态危机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个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批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专注以及关切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的价值取向等,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越来越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威胁的国际大环境下,为研究和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独特视角,辩证汲取其思想的有益成分对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义重大。

一、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架构

莱斯以独特的认识论维度对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思考,从人类“控制自然”的观念出发,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道路,提出建立“较易于生存的社会”的构想。

(一)“控制自然”观念是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

莱斯深刻感受到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从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入手,来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细致的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控制自然”的观念以及这一观念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结合下,人类非理性运用地科学技术进而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破坏,也才产生了今天困扰全球的生态问题。

莱斯对“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进进行追溯并展开了深层剖析,批判了两个较为流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自然资本论”和“科技万能论”。这种观点将自然资源看作是可以购买的商品,把环境问题看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规律的运作, 认为通过技术和市场机制的不

断发展便可以使生态问题得到解决。莱斯认为“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人们随意地对自然界进行支配和‘购买,从而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1]107。另一种观点是将科学技术视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莱斯认为这未能看到生态问题产生的实质,他指出科学和技术其本身不具有危害性,并不导致对外部自然的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一种操纵人如何使用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即“控制自然”的观念。莱斯对“控制自然”观念的内在矛盾展开分析,指明其实质在于到达“控制人”的效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莱斯指出:“意识形态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掩盖控制人的实质,另一方面用虚假的言辞为丑恶的事实诡辩。”[1]110

(二)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是生态危机的实质

莱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想,在对“控制自然”观念的内在矛盾揭露分析的同时,展开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指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源,更是全球性生态危机产生的实质”[2]。

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生产的首要目的,这也就客观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经济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以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与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3]同时,在大量商品冲击下,人们倾向将幸福感与占有程度的提高联系起来,从而追求过度消费。莱斯认为,这种根据物质占有来评判人的价值的现象反映了当代异化的特征。随着商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商品本身的性能判断不足,为了消费而消费导致对商品随意选择,进而导致人们价值观的迷失,产生异化消费现象和人自由的丧失。

(三)变革观念与社会制度革新是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莱斯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实质进行了分析以后,提出了生态危机解决方案,即变革“控制自然”的思想观念和进行社会制度革新。

莱斯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是“控制自然”的传统观念,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的生态状况、解决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就必须进行观念变革,变之为依靠道德的力量来解放自然的思想观念,以伦理道德为导向,调节控制非理性欲望,合理开发利用科学技术,以此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莱斯重新阐述了伦理道德和科学技术的关系,认为伦理道德的进步可以引导人们合理使用科学技术,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另外,科技进步能够防止不合理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外部自然从而破坏外部自然的倾向,从而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

“较易于生存的社会”是莱斯寻求生态危机的解决出路而进行的未来社会构想,其实质上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社会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在经济模式上实行稳态经济。主张实行符合生态理性观念的“稳态经济”,通过分散化的方式縮减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来实现人口与产品总量的恒定,并通过非官僚化的方式来提高工人地位,以此来实现人性本质和人性自由。在生活方式上,莱斯批判把消费与满足等同起来的幸福观,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的片面性,形成了异化消费现象,认为在“较易于生存的社会”中,人们不再进行单一的生活方式,人通过自由创造和劳动来获得内心的满足,由此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实现商品购买由“量”的标准到“质”的标准的转化。

二、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性

威廉·莱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其思想具有浓厚的批判性色彩。他思想中饱含其对生态危机问题以及对人类生存发展问题关注的价值取向,并且其思想中的自然关怀和人文精神正是通过其批判性表现出来的。

(一)对“控制自然”观念的批判

“控制自然”的概念,是莱斯在全球生态陷入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莱斯认为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引下,人类忽视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最终招致了自然的“报复”。因此,莱斯对“控制自然”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批判其内在矛盾性。

首先,“控制自然”的实质就是“控制人”。莱斯指出“控制自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岁月,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控制自然”观念的起源及演变能更好揭示其内在矛盾与本质。因此,莱斯从古代神话时期到基督教和犹太教统治时期,再到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之后的哲学自然观形成时期进行分析,指明其具有迷惑性和内在矛盾性,表面上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利益,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实质上则隐晦地表达着对“控制人”的追求,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最终招致了“外部自然控制人”和“人控制人”的结果。

其次,对“控制自然”观念的科技理性批判。在“控制自然”观念下,人们对科学技术有着科技原罪论和科技万能论的错误认识。莱斯对其进行一一批判,并且表达了对马克斯·舍勒“自然科学是人类‘控制自然的手段”观点的赞同,论证了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它只能被作为工具和手段存在。由此,莱斯主张给予“控制自然”以新的解读,应该被重新定义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要将非理性与破坏性的行为置于人的控制之下,在发展人类自身的过程中做出合理的行为举止。

(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资本主义社会下,“控制自然”所隐含的“控制人”的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莱斯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视野出发,认为解决生态危机需要在变革“控制自然”观念的同时,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他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异化消费”进行批判,指明生态危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谋求其本身的经济利益,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为了能够达到剩余价值最大化,资本主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工业化程度,不断升级科学技术来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途径来对工人进行剥削,这样也就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自然资源的破坏浪费和“对人的控制”。

资本主义下的“异化消费”重点表现为消费主体方面的异化,即人的异化。消费行为本身应当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消费以占有为目的,期望通过占有更多的商品来获得满足感,并将幸福感与消费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在此情况下人们的活动全部围绕着市场和购买商品进行,并通过消费活动来评价人的价值。

三、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启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表述,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论核心,以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为价值遵循,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该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契合点,研究其思想及其批判性特征对于深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探寻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借鉴价值,对于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参照意义。

(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发展理念

莱斯虽夸大了意识的功能,但从意识形态批判角度分析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从伦理道德视角探寻生态危机的解决出路,重视意识对实践的指导功能却不无道理,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必须发挥意识的社会功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发展理念。

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就其本意来讲,“不是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认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涵是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诉求的共同关系模式。”[4]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本国优先等理念不再适合时代发展发展需要,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当充分重视意识的社会功能,改变以往“控制自然”“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环境污染转移的非正义之路,同舟共濟、合作应对,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发展。

(二)尊重社会制度差异,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饱含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认为建立“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必须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才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保证。尽管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对社会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的认识存有偏差,其思想也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对资本主义制度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虚假性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问题不能得到真正解决的原因剖析具有合理性。在当前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现实背景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特别是资本主义仍处于强势的时代条件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既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参与,也离不开资本主义国家的加入。一方面要尊重各国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尊重促合作、谋发展,由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坚定地贯彻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发展理念,可以说是建立‘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非常典型的可值得借鉴的例子。”[5]新时代,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成为应对生态危机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坚力量,因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三)关注人类真实需要,调节社会生产力发展

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十分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揭示了“控制自然”观念下的控制人实质和异化消费现象,并提出由量的标准向质的标准转变的幸福观,对当前调节社会生产,端正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在进行物质生产时存在不同程度地忽视自然承载能力, 带来了生态破坏和环

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同时,企业为获得经济利益而忽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需要进行社会生产,不仅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造成了拜金、攀比等不良风气和诸如炫富、名媛拼团、偶像消费等不良现象。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企业方面需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进行生产发展时以人类需要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应用,以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 周光迅,王敬雅.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8).

[3]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

[4] 穆艳杰,于宜含.“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当代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

[5] 李文晓,林美卿.莱易斯的生态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基于《满足的极限》视角分析[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2).

作者简介:李嘉(1996—),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单位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莱斯资本主义观念
莱斯安全阀门(天津)有限公司.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维生素的新观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莱斯·布朗的故事将改变你的生活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兼收并蓄 借鉴创新——美国莱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