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看测评,不会购物

2021-12-11胡万程

看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国产品牌性价比厂商

胡万程

11月,对于钱包来说,是一个受难月。国内有“双11”磨刀霍霍,国外有“黑色星期五”虎视眈眈。无论是自发性的薅羊毛,还是被商家诱导的剁手,这个月免不了一场“出血”。

我也一样,最近恰逢搬家,趁着促销活动买了不少电器,前后折腾下来,累得够呛。累,不是去算哪些券最划算,也不是纠结在哪个平台购买,主要是因为看测评—性价比是这场战斗的决胜点。

特别是更新迭代的电子产品,一方面有着门槛较高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品牌繁杂,选择众多,不经过一番研究和学习,你很难了解各家的长处与短处。而看测评,就相当于站在了前人研究成果的肩膀上。

不同的测评博主风格各异,有的分享主观的使用感受,有的通过多次试验,给出不同产品的工作表现,还有的成立了团队,做盲选、比对试验,甚至花高价送到权威实验室做样本分析。

一般来说,看完几个这样的测评,你对一种产品的了解也算入门了。接下来,是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当下的价格,进行选择。

以前的人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测评,都是如何选购的呢?

我在选购电视时一度陷入苦恼。电视的价格区间很大,不是简单的尺寸越大、价格越高,而是与屏幕材料、芯片、算法、软件生态等都有关。

国产品牌竞争激烈,把价格打得很低,75寸的4K電视4000元也可以买到,贵的也不超过8000元。而几大国际厂商,中端产品的价格却普遍在1万元以上。单看参数,国产品牌并不弱,有些配置很显良心,让我心动不已。

但几个专业测评看下来,我发现不少国产厂商的拳头产品仍逃不过“硬件太硬,软件太软”的宿命。在算法调校上,国外老牌大厂的要更靠谱。于是,我还是选择了后者,尽管单看参数其“性价比”并不高。

这件事让我想到,以前的人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测评,都是如何选购的呢?

以前没那么多品牌,也没那么多“营销噪声”,大家可能也多是囊中羞涩的状态,选择起来或许远没有我们这般困难。我想,测评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吧。

不过,如今市场上测评机构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接到厂商赞助后,不在视频中给出明显提示就“带货”。因此,选择值得信赖的测评,日益重要。

小红书上有句话说得好:“拔草”之前,必先除“杂草”。

猜你喜欢

国产品牌性价比厂商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68%中国消费者偏好国产品牌
红旗汽车:国产品牌“扛把子”能否再度崛起?
有范穿衣也是性价比王
性价比大认证 秋季新品 必扫基本款
从香蕉接手LPL看电竞的转折
国产品牌植入美国热播影视剧利弊分析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