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2021-12-11吴君怡

安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运用

吴君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建设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加入生态环保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针对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旨在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循环利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运用

为了更有效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工程建设概述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水利工程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都是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建设的,不仅可以促进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其次水利建设起到较好的防洪排涝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控,可以合理的调控水资源,预防洪涝灾害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生产用水。第三水利工程建设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四就是可以提高水运能力,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可以提高水域的交通能力,大大提高了水路运输的安全性。

(二)传统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差异

传统的水利工程一般主要作用是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在建设过程中只考虑社会效益和人们的日常使用,眼光比较短浅,忽视了长期的水利工程对生态所造成的损坏,主要偏重于經济性。生态水利工程初衷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使得水资源可以和人共同发展,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顾及生态系统,还要考虑河流生态修复的问题,最终实现水利与人协调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发展。

二、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直到投入使用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除此外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还要考虑水利工程的实用性,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区域性各种状况,设计出符合生态发展的水利工程。

三、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后,原本的陆地变成水体,存水量会有很大变化,通过水分的蒸发会是的气候更加湿润,也会增大降雨量。

(二)对水文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水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会破坏天然的水文。当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周边水体水流速度以及水域深度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在河流上游建立水利工程,那么上游水体速度就会减慢,降低了水流自然净化作用。如果水利工程在天然河道上建设,就会对长期形成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局部的河段水深以及含沙量也会发生变化,对河流上游带来一定影响,也会对下游的水文以及泥沙量带来消极影响,对河流的水质造成一定的损害[1]。

(三)对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后,水位会慢慢升高,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发上变化,对河流中的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损坏,导致迁徙类水生生物无法原谅返回,造成一部分水生生物死亡,使得水生生物的繁殖力大大降低。

(四)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蓄水期水位上升导致土壤形成沼泽。由于库岸渗漏然后补给地下水,在通过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水分蒸发完后,水中的盐分在地表不断聚集,形成盐碱化土壤,盐碱过高的地方植物就会出现干旱或者死亡。

(五)对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时会对施工场地进行改造,相关的施工材料也会对原有地貌造成一定破坏。水利工程在修建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污水和噪音,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如果水利工程施工量比较大,施工作业面积大,作业时间长,也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阻碍,对人们出行造成一定影响。

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经济性和安全性,保证工程设施的安全以及稳定性。还要遵循设计标准,所建设的水利工程要抗洪水浸泡,还要能抵得住干旱、冰冻和风暴侵袭。一个水体系统包含低下水、地表水,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状况,既要保护地下水,还不能破坏地表水。

(二)环境工程和生态水利有效整合

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生态破坏状况是无法避免的,经济损失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河道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规划,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针对每个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了更好的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使用需求,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与实际的工程技巧进行有效结合,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河道改造所出现的污染现象,可以提前做好周围的绿化,有效保护周围环境。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建立在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不断优化河道水质,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平衡[2]。

(三)树立环保意识

水利建设需要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不能为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而去破坏生态环境。还可以结合生态环境因素,合理的修建水利工程,不仅满足了水利形态需求,还重视了水利工程建设后生态环境美好,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环保意识体现在各个设计层次。

(四)加入新型环保型的生态技术和材料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加入新型环保的生态材料。可以利用先进的水闸技术,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效果也比较好。也可以利用新型的水利建设生态材料,比如一些护岸材料,比如植草专用砖,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应该不断加大新型生态材料的研究,真正将生态理念运用到水利建设过程中。

五、结语

综上所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引入生态理念是身份重要的,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设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中,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标准,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发展,保护河流的生态发展,不断创新生态技术和生态材料,不仅满足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还要保障水利工程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英学. 分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 科学技术创新,2018(20):95-96. DOI:10.3969/j.issn.1673-1328.2018.20.059.

[2]曹珊珊.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21(4):149-150.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运用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策略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