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京冬26

2021-12-11田立平单福华王汉霞马巧云张风廷

麦类作物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稳产抗病性高产

田立平,单福华,王汉霞,马巧云,张风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京冬26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为常规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冬14/8901。其中,母本京冬14是该中心自主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父本8901为抗病性强、强筋优质小麦品种。于2016-2017年度和 2017-2018年度参加了北京市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抗病性鉴定、抗寒性鉴定、DUS测定、品质分析;2018-2019年参加北京市高产、稳产组生产试验,表现良好,达到审定标准。于2020年3月通过了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200001。

1 特征特性

京冬26为常规中筋小麦品种。冬性,抽穗期、成熟期与对照中麦175相当。幼苗直立,分蘖力和分蘖成穗率均中等。株高74 cm左右,抗倒伏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平均穗数648×104穗·hm-2,穗粒数34.4粒,千粒重 43.3 g。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繁茂性好,三要素协调,产量高。

2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度参加北京市高产、稳产组第一年试验,平均产量为8 383.65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5.82%,增产≥2%的点率为100%,居该组11个参试品种第3名。2017—2018年度参加北京市高产、稳产组第二年试验,平均产量为6 618.15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2.60%,增产≥2%的点率为60%,居该组14个参试品种第4名。两年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7 500.90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4.37%,增产≥2%的点率为80%。

2018—2019年度参加北京市高产、稳产组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079.75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15.4%,增产≥2%的点率为100%。

3 抗性及品质性状

该品种在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的北京延庆抗寒性鉴定中,越冬死茎率分别为10.9%、17.0%,抗寒级别分别为较好、中等。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均中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19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京冬26籽粒平均容重为808 g·L-1,蛋白质含量(干基) 14.36%,湿面筋含量(以14%水分计)34.6%,吸水率为57.0%,面团稳定时间为2.6 min,为中筋类型小麦品种。

4 适宜地区和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北京和河北北部冬麦区及天津市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播期以10月1日至10月5日为宜,10月5日以后播种适当增加基本苗。适宜高水肥管理,施足底肥,浇好底墒水,冬前培育壮苗,返青后重施拔节肥,在田间齐穗后及时浇好扬花水和灌浆水,并进行蚜虫和白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稳产抗病性高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阶煤煤层气井稳产时间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为例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气井稳产时间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