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漆画:传统工艺的异地迁移与跨界融合
2021-12-10王晓戈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王晓戈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传统工艺的当代创新一直是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工艺而言,那些经典作品是一代又一代艺人群体性创新的结晶。超越这些经典是每一个艺人的梦想,但在现实环境中,或限于才情、财力与眼界,或缺少展示与推广的平台,或是因为“曲高和寡”而缺少市场的响应,绝大部分艺人都只能“墨守成规”。然而,当“因循守旧”“世守勿替”成为业界普遍的心态,整个行业会因创新不足导致严重的“内卷”,进而不可避免地衰退。当代传统工艺的整体衰落,从根源上看是行业内部创新不足、无法紧随时代发展而导致的。
另外,当代的科技条件与文化环境为传统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产品、新风格、新趣味都能经由互联网找到新的市场与发展机遇。事实上,当代工艺界的青年一代正努力地抛开旧有的保守思维,迎接新时尚与新文化的洗礼;当代的青年手工艺人也更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和技艺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展示和传播。随着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技艺的学习、交流与创作不再受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的严格限制,传统工艺门类的“异地迁移”和“跨界融合”自然成为当代工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趋势在“唐卡漆画”上表现得尤其充分。
一、千里因缘:偶然中的不偶然
“唐卡漆画”诞生在西藏的昌都。昌都地处西藏东部,与四川、青海、云南三省接壤,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在此交会。在古代,这里是沿“茶马古道”进出西藏的必经地,是西藏“康巴文化”的发祥地,素有“藏东明珠”之称。同时,昌都是西藏三大画派之一“嘎玛嘎赤”画派的主要传承地,当地画师众多,名家辈出。2008年,藏族唐卡(昌都“嘎玛嘎赤”画派)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唐卡已经成为昌都重要的文化名片。
昌都也是福建省“援藏工作”的对口地区。从2016年7月起,来自福建各地的援藏工作队陆续进入昌都。在福建援藏工作队、昌都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福建省艺术馆借鉴之前开发“农民漆画”的成功经验,于2018年启动“唐卡漆画”创新实践项目,并先后在福州、昌都开设漆艺培训班,向西藏各地各唐卡流派的青年画师们传授福州传统漆画技艺。2019年春节期间,昌都市文化局联合福建省艺术馆在福州举办“雪域之光——昌都唐卡艺术展”,“唐卡漆画”从此开始走入公众的视野,并得到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
西藏昌都与福建福州相距将近3000千米,而因为“对口援藏”“精准扶贫”“工艺振兴”等一系列偶然又不偶然的机缘,让福建的传统优势项目“漆画”与藏族文化艺术瑰宝“唐卡”这两种古老的传统技艺走到一起,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仙地山水》(2020年) 60cmX60cm 白玛旺青/作
《雪景》(2020年) 60cmX60cm 桑吉/作
二、异地迁移:文化交流与技艺传播的必然与必要性
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族群在经济、文化活动中的相互碰撞与交融。一项传统工艺的产生、发展过程是技艺交流、融合与再传播的过程,也是生产技艺与社会需求相互促进、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
唐卡亦称“卷轴佛画”“藏布画”,是在藏传佛教各类仪式活动中都要用到的宗教用品。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它与藏传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自公元前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佛教大规模地传入西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西藏的唐卡艺术见证了藏传佛教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其绘画技艺也深受印度佛教造像、尼泊尔装饰风格、藏地宗教壁画技艺及汉地工匠传入的绘画技艺等多方面的影响,并形成了西藏唐卡丰富多彩的历史风貌。与此同时,唐卡表现的内容、手法与风格的演变也受到所处时代文化兴衰、政权更迭、教派发展以及名家创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昌都本地的“嘎玛嘎赤”画派,最初是以“门孜”画派的技法为基础,融入印度“利玛”响铜造像的造型特点与汉地“丝唐”的艺术风格。它的用笔和色调吸收了内地工笔画的风格,而空间环境的布局则吸纳了印度画风,在总体格调上继承了藏地“门孜派”的传统,从而确立了“嘎玛嘎赤”画派的基本特色。正是由于对外来绘画技艺的大胆吸纳与改造,让昌都“嘎玛嘎赤”画派获得独特的艺术风貌,并得到周边地区藏族、汉族信众最广泛的认可。
可见,唐卡独特的视觉特色与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是在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因为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唐卡的历史发展过程既有技艺本身的历时性传承,也包括不同文化、不同技艺、不同门类之间共时性的此消彼长、碰撞交融。随着当代交通运输与网络科技的发展,不同地区间物资、信息、人员的交流日益频繁,传统工艺传播的范围更广,方式更为多样。当代福建漆画技艺能够被引入西藏传统唐卡绘画技艺中,是因为当代文化、技艺的交流与传播较以往更为便利,传播的范围与影响也更大。漆画技艺的“异地迁移”正是当代唐卡艺术与时俱进、开放进取精神,以及唐卡自身文化活力的具体体现。
三、跨界融合:传统工艺的时代机遇
“跨界”是当下另一个流行的话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同行业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从营销的角度看,通过跨界的方式,将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偏好的群体之间所拥有的共性与交集凸现出来,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热点话题,吸引公众关注,使传播效能最大化。
以“唐卡漆画”为例,在唐卡行业内的画师、经销商、收藏者、研究者、爱好者等群体会因为“唐卡漆画”的出现而开始关注和了解漆画技艺;同样,漆画行业也会因此关注唐卡艺术。“唐卡漆画”相关的展览、资讯以及话题,都能吸引唐卡与漆画两个行业的相关群体,进而达到“强强联合”的品牌协同效应,引发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关注,这样的举动不仅有助于传统工艺行业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也有利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传统工艺的“跨界融合”绝非简单、生硬的拼贴与并置,也要考虑不同工艺门类各自的特色与可塑性。唐卡与漆画本身存在许多共性:都是收藏级别的高端的手工艺品;都有各自相对复杂的工艺流程与造型体系;都要求极致的细节和质感呈现;制作过程都非常耗工耗时。漆画深沉厚重、华丽的效果,非常契合唐卡艺术所追求的华贵、庄严的宗教文化气质。漆画技艺良好的兼容性使其能够被“嫁接”到其他画种的技艺体系中。同时,福州漆画也是从传统漆器技艺中发展而来,并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漆画的“现代化”历程也能给传统唐卡的当代发展带来许多思考与启发。
传统工艺的“跨界”行为有利于打破行业内封闭的思维惯性,促进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合作共赢。长期以来,唐卡都是用于密宗修行的宗教绘画,表现的内容多是高僧、活佛、大成就者、本尊、护法等题材,画面也有严格的形制规范,不能随意改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限制了唐卡画师自我的创作与表达空间。同时,这些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大都属于面向特定消费群体的高端定制,市场容量有限。如果要将唐卡作为一项产业来推广,需要积极培养针对旅游者、文艺爱好者的消费市场。为此,一部分作品要在题材、内容等方面加以调整,弱化宗教内容,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另外,唐卡大多是在布面、纸面和绢面上进行彩绘,这些材料会吸潮、老化,画面也容易被污损。在严寒干燥的北方地区,唐卡画作的保存相对简便;但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地区,就要特别注意防潮、防蛀、防霉,保存难度的增加会大大降低收藏者的购买意愿。而以漆画技艺制作的唐卡作品更容易清洗和保存,也便于展示和收藏,具有传统唐卡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红马头金刚》(2019年) 60cm×60cm 嘎松拉加/作
最早一批经过漆画培训的青年唐卡画师已经创作了一些唐卡风格的漆画小品,来表现西藏的山川、建筑,以及身边的人物和故事。虽然这些作品还有较强的习作感,在漆画工艺与画面的控制上还有种种不足,但我们在这些画作中看到了这些青年唐卡画师对艺术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漆画技艺让他们第一次抛开传统宗教绘画在形式与色彩上的严格限制,获得了自由展现自己生活和情感的全新方式。这批作品会成为西藏唐卡从单一的宗教题材朝着更为丰富的创作空间转向的一个里程碑。
从福建漆画的角度看,福州传统大漆髹饰技艺中有许多精致、严谨的图案制作技法,如台花、印锦、金漆彩绘等工艺因传统漆器生产的衰落面临失传的危险。这些精致的工艺完全可以直接移植到唐卡漆画的图案装饰中。福州漆艺的针刻(戗金)、晕金、螺钿等细腻精巧的高端技艺,也非常契合唐卡华丽精致的风格。因此,唐卡漆画的产业化发展,对于福建传统髹饰技艺中濒危技艺的恢复以及福建漆器产业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唐卡漆画”是唐卡、漆艺这两大传统工艺在当代融合创新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它的诞生,既是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援藏”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等的共同推动,也是传统工艺在新时代谋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动转向,展现出传统工艺努力突破自我局限、重新融入现代生活的积极态度。
虽然目前的“唐卡漆画”只是初具雏形,培训的学员人数不多,创作的“唐卡漆画”作品数量也有限,但随着后续工作的开展,一定会有更多的青年唐卡艺人加入进来,也会有更多精彩的唐卡漆画作品涌现出来。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透过“唐卡漆画”,我们看到中国传统工艺在这个万物蓬勃的新时代所拥有的种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