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中的美学思想浅析
2021-12-10高焕
高 焕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茶经》几乎涵盖了茶学的所有内容,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其书的作者陆羽醉心茶学,潜心寻找茶情、茶事,十几年的实地考察中踏遍了三十几个州,到各处品鉴水质,将一路的茶闻轶事收之笔下,采茶、制茶、煮茶的每个环节都亲身参与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五年的潜心研究,再加上五年的修订删改,《茶经》终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构建了中国茶学和茶文化体系。此外,他还参与了《韵海境源》的编纂,在这期间,接触到了大量的文献,为《茶经》的编撰积累了丰富的史料。陆羽的《茶经》对茶的起源、采茶、制茶的用具、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煮茶用具和方法、饮茶的用具和方法、水的品质、有关茶的奇闻轶事、茶史资料、茶叶产地等进行了综合的论述,将饮茶上升为一种文化技能,是慢生活、雅生活的代表作,宋代的点茶、明清的庭院茶聚、寺院的茶仪、日本的茶会等都受到了它的启示,影响深远。
通过对《茶经》的研究,我们不但可以掌握茶叶的生产、冲泡及饮茶的技巧,激发人们对茶艺的喜爱,促进有关茶艺的经济发展。茶文化是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与生活态度的展现,通过对《茶经》的研究还可以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茶经》作为茶文化的代表之作,将茶文化的审美观念完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表现为自然美、中庸美、器物美、品质美三个方面。
1 自然美
儒、释、道思想在《茶经》中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尤其是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是自然界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而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应该顺应万物的本性,依从本心无心而为,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自然。
在《茶经》“茶之源”中作者论及茶叶的品质时说道,山野中自然生长的茶品质要比园圃中栽种的品质要好,这正是道家让万物自然发展,不强加外力干涉,崇尚自然的体现。
在《茶经》中作者提出了“茶性俭”的中心思想,这里的“俭”既有少的意思,也有行为约束有节制的意思,茶性俭说的是茶里的有效成分不多,饮茶时应该控制好水和茶的比例,遵守饮茶规则。受此影响,饮茶人的品格也会向“俭”发展,即“茶之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随后,就成为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涵。
“茶性俭”的中心思想是陆羽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出来的,其中既有自己的亲身试验,也有对前人的继承发展,更体现了他对道家学说的接受,《老子》中说道:“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即有节制,不妄自作为、不过度而为,注重节俭的意思,陆羽的俭与这里的啬有异曲同工之处,显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茶之煮”中谈及煮茶用的水时指出,饮茶用的水,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水,最差的是井水。而山水最好的是甘美的泉水,缓慢流动的水,若是长期饮用奔涌湍急的水,容易使人生病。若没有泉水,需饮用江河水时,最好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取水。不同的水,作者更倾向于天然的山泉水,崇尚自然的思想在水的选择上得到了有效的阐释。“茶之造”中指出采茶时应该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要选择晴朗的天气,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在“茶之器”中提到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炉时,指出风炉的其中一个脚上写道“体均五行去百疾”即制茶时应该考虑五行的结合,这样才能制出好茶,甚至可以去百疾,实现人身体的和谐。
2 中庸美
作为正统的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对中庸的推崇。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意思是执中两用,不偏袒也不倚重,无过之也无不及,调和折中,恰到好处。将“中庸”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其中“中”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方法。
儒家的“中庸”思想体现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是对度的把握上,要想喝到的茶甘甜味美,对度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采茶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如果选取的时间不得当,制作不精细,喝了就很容易生病。蒸茶的时候要蒸到适度再倒出来,煮茶时要遵循“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暗澹”的原则,冲茶的水应该适度,否则就会其味暗澹,煮茶时,要遵循“三沸”的方法,即从水煮沸时,冒出鱼目似的小泡,有轻微的响声到锅边缘的小泡像泉涌一样往出冒,到水浪像波纹一样翻滚奔腾,水煮到这样时,就不应该再继续煮,否则就会煮老,不宜饮用了。水刚开始煮沸时还应该放入适度的调料,炙烤时烤的外熟内生则是炙烤不当,捣的太细,成了青绿色的粉末和青白色的茶灰,则是碾磨不当,操作不熟练,搅动的太急,则是烹煮不当……这些都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采茶、制茶、取水、煮茶各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把握适度原则,中庸之道渗透在各个环节当中。
此外,茶中正平和的品质受到自然界和人类的喜爱,人们可以通过饮茶平心静气,消除烦恼,如茶之事中提到的刘琨说在他心烦意乱时,常靠喝真正的好茶来提神解闷。茶生长在山野中,味苦中带着甘甜,这正与儒家倡导的中庸思想相契合,儒家要求人们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中庸之道,正与茶的本质相符。
3 品质美
在《茶经》中作者指出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认为饮茶人的品性和德行是十分重要的,茶是高贵的,只有行为谨慎、简单质朴、俭而有德的人才能与之匹配,这里的“精”与茶的“俭”遥相呼应。同时他还鼓励人们积极饮茶,行饮茶之礼,由于茶性俭,饮茶中受到的约束很多,所以在饮茶、煮茶的时候会受其熏陶,品格也会更加趋向“俭”,走向精行俭德。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得以发展。《茶经》中不管是茶的来源、茶的器具、茶的制造、还是茶的煮沸、饮用,都贯穿着精益求精的思想。选茶的难度跟选人参的难度相当,茶乃南方嘉木,作者认为,茶与屈原《橘颂》中的“后皇嘉树”的内涵相当。
在《茶经》中“茶性俭”的思想贯穿始终,在器具的选择上主张实用朴素,要有利于茶汤品质。如煮水的锅应该选择铁锅,铁锅虽然不像瓮或石料那样雅致,但是耐久,虽然不像银器那样奢侈华美,但是与茶相匹配,饮茶是朴实无华的活动,不管是器物的选择还是饮茶的人,都应该与质朴简约的茶道精神相符,饮茶时饮茶人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饮茶的活动中,不受外物的影响,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人与茶与自然融为一体,最终使其内化为心得修养。
4 《茶经》审美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塑造俭而有德的人格。
上文中提到饮茶之人俭而有德,这是在饮茶过程中受茶的性质的影响形成的,品茶之人淡泊名利,品行端正,不被繁华的世俗生活所叨扰,淡泊明志。茶叶选择的难度堪比人参,茶叶从树上到包装好,要经过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七个步骤,可分为从胡人皮靴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萎缩状八个等级。从采摘到制作完成,再到茶的煮制、饮用,每一步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每一步都要把握一定的度,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饮茶者在了解到这些之后会对饮茶有全新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心灵上得到升华。
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的观念。
《茶经》处处体现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茶源的选择中说道茶的选择“野者上,园者次”;茶的采摘中写道,采茶应在二月、三月、四月间;水的选择应该是山泉水最好,其次是江河水,最后是井水。这些对道家天人合一、效法自然的提倡会在饮茶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导人们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营造和谐的相处环境
中正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思想主张不过也不及,恰到好处,从茶的采摘、制作,煮茶的时间、火候、方法,水源的选择等方面无一不在体现适度原则,把握适度原则不仅能品尝到自然醇香的茶,还能修养身心,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养生之道德体现。对茶性的把握能够使饮茶者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效果,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相处环境。
《茶经》开启了唐代以后的饮茶风尚,饮茶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经》是第一篇论述茶的专著,是中国茶书的开山之作,内容广博,体例严密清晰,构建的茶学体系和茶文化精神经久不衰,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饮茶文化的影响依旧不减,林语堂先生甚至说到:“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走到哪都是快乐的。”在经过一个世纪的衰微之后茶文化又得到了焕发。对《茶经》的解读,仿佛能够重新感受到中国厚重悠久的饮茶文化,饮茶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和、节制之美。《茶经》中的器具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水源的选择、煮茶的火源也不再适应当今社会,但我们对《茶经》的解读更多的是体会其中的艺术与风致,感受古人精致的生活。抚平现实世界中人们浮躁的内心,营造一种平和、雅致的内心世界,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