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茶文化融入经管类课程建设的思考
——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2021-12-10李翠亭

福建茶叶 2021年6期
关键词:经管类文科茶文化

柳 欣,李翠亭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1 新文科的理解

在新时期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它是对文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全面创新。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对学科建设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而提出的要求。新文科建设不是对传统文科建设的否定,而是对文科学科内涵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设想。新文科建设应以“大”“新”“融”“通”“特”等作为新文科形态构建特征,应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等培养复合人才,这里的复合人才应既具有理工科逻辑思维能力,又具有人文学科的家国情怀及人文素养。张江认为新文科建设的关键点在于能融合各个学科,在学科定位、专业布局等方面有所突破,各学科之间应相互渗透、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对传统学科的创新升级。

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新文科的提出立足于以下两个方面:

1.1 计算机科学“数据”技术的发展要求

5G、“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在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社会更加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使得高校一些传统专业优化升级。在“大数据”、“新媒体”的融合下,财经类课程应该充分利“大数据”、“新媒体”平台促进知识得到更大范围的展示、传播与增值,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1.2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要求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突出财经类课程的中国特色也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把优秀传统文化和财经类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使财经类真正体现中国特色。

基于以上立足点,财经类课程要在新文科的“新”上做文章。一是学科新“新文科”建设就要打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使其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改造、升级传统的学科,建设一批“新学科”,如把市场营销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用营销理论来指导网络促销、网络渠道网的建立等。二是方法新,充分利用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大数据分析”技术、“互联网+”技术、智慧技术等融入到财经类课程的研究当中去。同时以人文科学的优势,促进学生自身修养、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2 茶文化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作用

2.1 茶文化内涵符合新文科建设宗旨

茶文化是指饮茶活动过程中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合。茶文化具体包括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艺等等。茶始于神农氏,至今已4700多年,中国无可争议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茶文化也同样从未中断,而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存在,并不断融入各个时代新的内涵,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冶着中国人的情操,更是文人雅士修身进取必不可少的载体与寄托。茶文化以“茶”作为载体,将儒家、道家等思想精髓融入其中,使“茶”成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完美集合体。研究茶文化思想内涵、茶经济的演变,不断挖掘与经管类课程相融合的切入点,有利于经管类课程思政的建设及自身特色的突出,也有利于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

2.2 茶文化特点有利于新文科建设中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中国茶文化有如下特点:一是悠久性,从汉代开始就有饮茶的记录,中国茶文化较日本、韩国早了将近一千年,较英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早近三百年。这些都为经管类课程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二,多元性。中国民族众多,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茶文化,藏族有酥油茶、佤族有盐茶、蒙古有奶茶、客家有擂茶等。各民族茶的种类多元,但其都会使用来自内地的茶叶,茶叶虽为多元但又有其统一性。茶成了不同族群之间交流方式,也成为呈现礼节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为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三是区域性。中国茶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的特点。潮州一带的功夫茶,北方的花茶,福建产铁观音、武夷岩茶、白茶,云南产普洱茶、滇红,浙江、安徽多绿茶。在感受茶文化的地域性的同时会使学生对各地的地理环境、物质资源、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生活层次、历史文化、社会风情等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使经管类课程与人文科学很好结合。四是时代性。从饮用方法到制作方法到对经济的影响,都会因为时代的不同有各自的文化呈现,茶文化的时代性对于经管类课程能够提供有益的教学养分。

3 茶文化与经管类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以市场营销为例对茶文化与经管类课程的融合进行探索与实践。

3.1 明确设计理念——固本行新

固本的“本”主要体现在: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展开。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要始终服务好教育的根本主体即“学生”。要结合本学校的根本定位即突出学校特色。《市场营销》在笔者的学校课程实践中所固的“本”是以学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学活动的施“行”中要“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标准遵循新课“新”标准——按照两性一度的标准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关注行业“新”动态——始终关注专业前沿发展动态。教学方法依托网络“新”手段——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室、慕课等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教学考核评价有利学生“新”能力——设计过程性考核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提升。

通过茶文化与经管类课程结合使市场营销课程的融合既可以在固本中发挥其作用,又可以在行新中开拓教学思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2 构建课程体系——“1234X”课程体系

即:找准“1”个切入点,突出“2”个特色,拓展“3”个阵地,完善“4”个方面,提升以“X”个能力为代表的学生综合能力。“X”是个变量,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校情等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以保证能力培养不流于形式,提高其针对性。

“1”——找准“1”个切入点,将茶文化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将茶文化与茶经济的发展引入到《市场营销》,同时也实现探索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合。

“2”——在茶文化融合中突出“学院”及“学生专业”2个特色。本课程组所在院校为金融特色,课程教学要服务于为金融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院定位。将茶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进行深入挖掘,另一方面在授课前教师应该根据授课班级专业认真研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其专业特点,在茶文化融合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让学生感受到茶文化对于专业能力提高的作用,选择茶文化突出的案例、针对茶市场开展相关营销调研等多方面入手,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拓展“主阵地、辅阵地、云阵地”3个阵地。将茶文化与三个阵地相融合,“夯实第一课堂主阵地”、“发挥第二课堂辅阵地”、“联动线上云阵地”。通过茶文化的融合使主阵地教学实现“易知——乐学——致用”。提高第二课堂的质量,利用网上优质课程资源解决教师茶文化缺失的弱项,点燃学生学习激情,促进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设计教学项目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4”—— “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4个方面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融入茶文化,以市场营销学为例,无论是营销理念的确立,还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茶的引入不仅能够提供相关的案例,更重要的是中华茶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儒雅的个体呈现。茶文化也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教学资源,相关的茶的案例、茶的数据,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上都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教学方法与茶文化的结合,可以实现茶艺进入营销课堂,在分析茶的种类、消费人群等方面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教学评价中融合茶文化对人文素质的要求,将茶礼仪的呈现纳入到过程考核的范围。

“X”——培养“X”个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融合茶文化,但不是说茶文化就是万能的,教学中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定课程讲授中重点培养的能力是什么,这样会使课程教学的效果更好的发挥,也会让教师在教学中因为针对性较强从而提高授课效果。之所以将“X”确定为变量,一是因为学情不同;二是因为课程开设情况不同,包括学时数及实验安排等;三是面临新业态会出现不同情况,既然X是变量,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增加,在保证能力培养针对性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所长,带给学生更为专业的引领。

总之,新文科背景下,对于经管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不断的进行尝试。当然在融合过程中也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提出了更新的课题,都需要我们在融合中不断解决,从而真正实现课程在育人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经管类文科茶文化
月度荐书单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经管类实验课程线上教学方法及对策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