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教学在幼儿全面教育中的引入价值探究及策略

2021-12-10

福建茶叶 2021年6期
关键词:采茶戏茶艺茶文化

黄 璜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阳 551400)

幼儿启蒙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充分把握幼儿整体以及个体的发育特点,还要对所用来进行启蒙教育的内容加以甄选。幼儿都是在初长期,具有很强的塑造潜力。所以,为了让幼儿全面教育得以有效展开,教师们主动把茶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细节中去,是具有较大的价值意义的。

1 茶文化概述

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围绕茶叶种植、生产、采摘、品饮、鉴赏等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总和。“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我国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是种茶、饮茶大国。上至官商,下至普通群众,大多人家都有茶饮,也常把茶饮作为待客所必备。可以说,茶已经是一个超脱于物质本身的文化符号,象征着我国的传统的茶文化。茶具有药用属性,茶道具有审美属性。在我国,精神层面上的茶文化代表着“和”之寓意,具体还拓展为质朴、天然、优雅、和谐之意。茶文化有自己独有的魅力与特色,已经超越了喝茶这一行为本身。提到茶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由选茶、制茶、斟茶、敬茶、品茶而氤氲开的清新淡雅的周围环境以及独有韵味的文化氛围,从而体验到茶背后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幼儿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希望,更是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希望。所以,当针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人们会很自然的联系到将传统文化糅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代表,自然可作为重点弘扬的对象。

2 茶文化教学对幼儿全面教育的意义

2.1 让幼儿领略到茶文化的魅力

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还缺乏进行自主深度思考的能力,所以直观的听、看、仿,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而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引入,则能够以极大的直观的魅力,让幼儿们获得审美体验。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发现茶之美、感受茶道之美,进而从无意识逐渐演化为有意识的评价茶之美,甚至发挥创造力,去创造茶之美。如,我国不乏有体现茶文化的诗词歌赋,它们可以与趣味性的动画、有韵律的背景音乐相结合,共同在幼师教学中为幼儿带来直观的审美体验,帮助幼儿建立基础的审美观,对茶文化产生深刻记忆。

2.2 让幼儿产生对茶文化的兴趣

让幼儿对文化内容产生兴趣,是教会他们不断向文化的更深层的领域探索的前提条件。有了兴趣,幼儿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在全面教育要求下,幼师将茶文化进行有机引入,往往需要以动感的,富有趣味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对和茶有关的知识、文化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进一步求知,不断的发问,这就能够巧妙的与他们的成长特点、认知规律契合在一起,最终都转化为幼儿的学习热情。如,教学中,一些教师会把茶艺表演的元素或者内容引入,从而丰富教学形式。茶艺表演中既有音乐元素,又有舞蹈元素,和茶文化有机相融后,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此外,与茶有关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像经典的采茶歌舞、采茶戏等都可以作为幼儿全面教育的素材,能够使幼教课堂更丰富。

2.3 让幼儿得以丰富茶文化体验

茶文化的内在精神能够对幼儿情感发展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幼儿教师科学地将有关文化内容融入教学实际,能够让幼儿在情感体验盛宴中找到认同感,从而在幼小的认知中树立起茶道精神。幼儿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越丰富的茶文化体验,越能够让幼儿的情感受到茶道精神的影响、塑造。如,传统的茶文化追求和,追求静,也追求真和怡,所以其茶之精神:“韵高致静”、“精行俭德”、“全性葆真”、“廉美和敬”等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道德精神,对他们从小的为人处世、人际交往有一定帮助。

2.4 为幼儿成为传承者奠定基础

幼儿时期的教学,不在于让幼儿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而是在于开启他们对新事物的认知之门,通过饶有趣味的引导,让他们获得较全面的文化的奠基。所以,幼儿教育不以量取胜,而在于为后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茶文化的有机引入,正好契合文化奠基的目标。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茶文化的熏陶,不但有助于激发幼儿对茶的喜爱,更有利于本土文化的弘扬。在幼儿教育中融合茶文化也可引导学生加深民族认知。通过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体验,茶文化会在幼儿的认知中投射出一定的魅力,促使他们未来成为优秀的茶文化传承人。

3 在幼儿全面教育中引入茶文化教学的策略

3.1 教幼儿掌握基本茶道礼仪

要让幼儿得到较好的茶文化熏陶,应该从基础的茶道礼仪开始渗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生活情趣上的培养,陶冶心灵,提升综合素养。具体可从选茶、选具、上茶几点上切入。

3.1.1 选茶。茶叶种类繁多,在我国的文化范畴下,被划分为六大类型。各个类型的茶叶所具有的特点是不同的,能够满足不同喜茶人的需求。所以,先学会选茶,才能够将茶的魅力最大化的展现出来。教师可以以茶叶实物或者借助多媒体的茶叶图片来教幼儿进行选茶:能够根据观察、体验辨别不同茶叶的品类,如教幼儿看颜色、闻气味、辨形状等。我国不同地域的人对茶的偏爱不同,像广东人爱乌龙茶,吉林人爱红茶,云南人爱普洱茶等。当幼儿学会了识茶选茶,那么在日常的家中待客时,也能获得来自长辈的反馈,他们也会更加理解敬茶为礼之思想。

3.1.2 选具。茶具虽然不是茶本身,仅为盛装器具而已。但是在茶文化中,器具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合适的茶具背后反映的是主人的待客之道。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趣味图片带到活动中或者组织幼儿观看茶文化宣传影片,并就里面的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而教师在以实物教导幼儿时,可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所选器具无破损、干净、美观;二是能够根据茶具的材质来匹配其用途,如,冲泡花茶可选用带盖子的陶瓷杯;冲泡绿茶、龙井茶等可选用玻璃杯;冲泡乌龙茶可选用紫砂壶等。选茶具的教学主要是让幼儿获得基础的对不同茶叶茶具匹配关系的认知,从而在生活中也能够很好的运用相关知识。相关教学中,教师如果采取实物演示,如需要真的进行茶叶冲泡,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

3.1.3 上茶。我国居民都有自己的饮茶习惯,而中国传统的上茶礼仪却能够让幼儿所学在各类型场合中都适用。教师可向幼儿趣味性的讲解有关茶道的日常礼仪以及精神,从而使他们懂得何为“客随主便”,懂得在上茶敬茶中,如何排座次,如何把握动作幅度等。如,要教会幼儿哪个位置属于“尊位”(主人左手边座位),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进行上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上茶)等。此外,如何斟茶也需要教师细致教导。我国居民都信奉斟酒斟茶时要满杯酒,半杯茶的道理,在相关礼仪上就要有所体现。而对于饮茶使用小杯时,斟茶就应该遵循喝完立即再斟的原则,且还应该保持动作、仪态的大方优雅。

3.2 茶艺表演丰富幼儿的体验

3.2.1 强化专门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茶艺表演来强化幼儿的所学知识。茶艺知识较为丰富,教师在选择时要契合幼儿的教学需求。如,在教学和组织茶艺表演时,教师可以在内容中加入一定的药理知识(茶有药用性),这样会使演出充满文化色彩,带给人的体验感更强。

3.2.2 合适配乐。完整的表演离不开配乐。组织茶艺表演时,教师所选的配乐一定要和表演相匹配。鉴于幼儿表演特点,相关表演的内容、动作都不宜太难,所以所选择的音乐也应该尽量简单一些,不宜复杂。简单的配乐幼儿好理解,表演时也能够和其韵律节奏相协调。如,舒缓的江南曲就能够和茶之宁静、雅致相契合,适合做配乐。

3.2.3 在茶艺游戏中体验乐趣。教师可把茶艺与游戏相结合,提升幼儿的互动式体验。幼儿喜欢互动,而茶艺中的上茶、泡茶等都需要他们动手体验,能够进行频繁的互动。有互动的游戏体验能够让幼儿融入茶文化其中,感受快乐的同时也学到知识。

3.3 游戏教学添加采茶戏元素

3.3.1 广参与。除了斟茶游戏,采茶戏也是很好的可以和游戏教学相融合的元素。教师要让幼儿广泛参与进来。如,教师可以选择《捡田螺》、《卖花线》等采茶戏作为基础内容,把它们改编成适宜玩耍的小游戏,并制作一些配套的小道具,让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边玩边感受采茶戏的有趣之处,提高学习热情。

3.3.2 造氛围。幼儿喜欢唱歌跳舞。采茶戏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歌唱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学唱氛围的营造,让幼儿获得茶文化熏陶,从而打下文化传承的基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有趣,节奏活泼,简单易学的采茶戏融入课堂,通过多媒体播放采茶戏视频来营造氛围,然后再引导幼儿学唱、模仿。该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保证幼儿们安全模仿、安全活动。

综上所述,幼儿获得全面教育是新时代对幼儿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立足于人的整体的发展,传统文化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幼儿全面教育中引入茶文化,不但不是标新立异,还是一种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的创新。为此,广大幼儿教师应该不吝对茶文化展开研究,不断结合实际学情调整与茶文化相关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采茶戏茶艺茶文化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校园茶艺飘香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