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当前生猪生产形势的分析
——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生猪生产为例
2021-12-10赵国锋张定安孙秀锋何意会
赵国锋,张定安,孙秀锋,何意会
(河南省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内乡 474350)
进入2021年,全国生猪价格锐减,刚沉醉在去年红利中的养猪户突然进入了寒冬,该如何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笔者深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进行调研,对当前生猪生产形势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1 内乡生猪生产情况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全县辖16个乡镇,面积2 465 km2,人口74万。内乡农业的主导产业是生猪产业,根据统计,内乡县共有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97个,2018年生猪出栏132万头,2019年生猪出栏112万头,2020年生猪出栏109万头,牧原公司在内乡规划建设规模410万头(含生猪产业园210万头),已建成投产28个养殖场,年可出栏生猪190万头,与龙大合资建设完工1个屠宰加工厂,年可屠宰生猪100万头;拥有1个蔬菜大棚建设基地,年可生产瓜果蔬菜820 t;拥有1个有机肥加工厂,年可加工有机肥10万t;建成2个饲料厂,产能88万t。2019年启动1个屠宰场,产能200万头;2020年启动1个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生猪屠宰为一体的生猪产业园,占地166.7 hm2;启动3个养殖场,占地55.2 hm2;启动智慧物流园项目,占地66.7 hm2;启动农牧装备项目,占地95.1 hm2。未来,内乡将以生猪为主导产业,围绕建设国家级生猪生产创新发展引领区、智慧农业绿谷和中原地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功能定位,规划建设“四园”(内乡县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园、内乡县农牧装备制造产业园、内乡县电商创业科技孵化园、内乡县现代智慧物流园)、“两中心”(中原地区肉食产品加工中心、国际畜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两基地”(中原区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猪调出大县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助推牧原成为全球最大养猪企业和生猪产业链企业,争创全国生猪养殖第一县和生猪屠宰加工第一县,全国生猪全产业链超百亿典型县,打造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加工基地。
2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
随着国家生猪稳产保供政策的出台,全国生猪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发展迅速,许多大中型生猪企业都制定并实行了扩张策略,全国生猪生产短期内出现生产饱和现象,以内乡县为例分析如下。
2.1 生猪存出栏急剧上升
据调查,截至6月底,全县生猪存栏120万头,去年同期存栏52万头,同比增长130%,能繁母猪期末存栏10.1万头,同比增长63%,生猪出栏698 943头,去年同期出栏342 348头,同比增长104.16%,从统计情况来看,生猪产业延续2020年养殖趋势,总体呈现急剧上升态势。
2.2 生猪出栏价格回落
一季度生猪出栏平均价格为30.4元/千克,同比下降17.2%,二季度生猪出栏平均价格为15.4元/千克,同比下降50%,去年生猪市场行情好,养殖户积极补栏,存栏量持续上升,产能持续释放,一季度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且生猪价格下降刺激养殖户集中出栏,本地猪肉市场短期内供应增加,导致生猪价格回落。
2.3 仔猪价格猛跌
进入第二季度,仔猪价格出栏平均每头为500元,第一季度还是1 500元,去年同期1 700元,仔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市场因素影响,仔猪供大于求,二是中小型养殖户纷纷减栏。
2.4 猪肉储备收储制度立见成效
6月21日至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的《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此消息一出,生猪价格出现了连续2天的较大幅度回升,生猪价格平均每千克上浮近4元,一度跳上了17.4元/千克的成本线。虽然生猪价格当日上升幅度不大,但是已经增强了养猪户的信心,逐步找回了正确的“出栏节奏”。这说明在成功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后,我国目前生猪产能显著恢复,市场供应充足。国家宣布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将有利于稳定市场猪价、防止猪价过度下跌,猪价的企稳回升能增强公司盈利水平。有人认为:猪肉价格连续上升或是连续下跌,主要原因是猪肉消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供给往往滞后于需求,供给的变化就会落后于需求的变化。
3 存在的问题
3.1 生猪养殖业抗风险能力差
畜禽养殖相对于种植业具有更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来自市场的价格风险和养殖过程中面临的疫病风险。2018年下半年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生猪养殖者恐慌情绪增加,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户对扩大生产顾虑较重,部分养殖场(户)在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提早上市育肥猪和淘汰能繁母猪,退出生猪养殖市场,导致生猪养殖数量出现明显下降,这也是2019-2020年猪价大幅度上涨的主因。2020年以来,随着生猪稳产保供政策的出台和生猪养殖暴利的出现,导致头部企业迅速扩张,生猪出栏、存栏激增,供过于求,价格暴跌,2021年以来使中小型养殖场进入亏损状态,面临倒闭风险。
3.2 环保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随着近年污染防治攻坚的持续推进,生猪养殖行业的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当前,环保已成为生猪养殖的必备条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猪养殖户将面临关闭退出,早期建场较早的养殖场(户)普遍存在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建设不规范,对于有资金实力的养殖场可以逐渐完善环保设施,没有资金实力的,特别是散养户将面临关闭退出的风险,导致“不敢养、不想养”的问题逐渐突出。同时牧原公司在内乡养殖场建设年代久远,防控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场区软件、硬件的配套以及生物安全防控能力还需继续加强。
3.3 在政策扶持方面有待提高
养殖过程中贷款难、土地审批问题也困扰着不少养殖户,效益不稳定,政策支持少,养殖风险高,让不少有意愿发展养殖和扩大规模养殖的养殖户产生了退缩。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一些基层干部不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在生猪稳产保供上,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在乡镇不但占用土地,而且有污染环境嫌疑,同时对乡财政无贡献,在环保高压政策下,只会给乡镇找麻烦,因此在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执行时,乡镇基层干部不重视,甚至百般阻挠。
3.4 除牧原公司外,其他生猪规模养殖发展不快,规模化程度不高
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比较效益较低,加上养殖风险大等原因,散养户不断减少已呈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另外也给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提供了机遇。近年来,全县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规模养殖发展仍然不足,生猪养殖特别是纯农业乡镇仍然以散养为主,这也造成了内乡县生猪产业化发展的障碍。
3.5 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中小型养殖户技术水平、规模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小型养殖户、较大型养殖户存在技术水平、规模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对生猪存活率、养殖成本等方面存在不利影响,进而导致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养殖户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需要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生猪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的一体化,服务的社会化,不断提高养殖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由于内乡县生猪产业协会或农村畜牧专合组织培育发展不足,已建立的组织作用发挥有限,没有把养猪户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组织化生产,实现与市场的有效连接。对龙头加工企业的指导、监管不够,生猪加工龙头企业自身实力不强,带动力弱,未建立自身原料生产基地,与养殖户还是买卖关系,未形成紧密的利益分享与联结机制,全县生猪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差,竞争力不强。
3.6 生猪养殖成本高
2020年以来,生猪饲料、玉米、豆粕的价格上涨迅猛,虽然目前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而生猪价格持续下降,使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对生猪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4 发展对策和建议
4.1 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技术支持
放宽中小养殖户贷款门槛,拓宽大型企业融资渠道,指导中小养殖户技术,提升养殖水平,提振养殖信心。
4.2 贯彻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
引导中小养殖户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优化规模养殖结构,提升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大力支持发展生态畜牧业,补绿色养殖的短板,重点在养殖场户粪污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支持和指导,走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
4.3 加强畜产品生产情况的监测预警
特别是针对猪肉价格出现“转头向下”的走势,要加强市场监测,引导养殖户理性分析后市,合理安排生产,规避养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