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太阳能飞机电磁散射特性仿真研究
2021-12-10刘战合蒋宸霖
王 菁,刘战合,苗 楠,蒋宸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1 引言
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太阳能、氢能源、燃料电池驱动的清洁能源飞机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尚未实现实质性突破,应用有人或无人机仍有一定难度,而太阳能在实际应用上已具备较好基础,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力存储技术、动力供给系统也相应完善,促进了太阳能飞机的快速发展[1,2]。结合太阳能发电技术特点,太阳能飞机一般设计为大展弦比、低速翼型(或层流翼型),具有长航时优势,可用于实现空中探测和信号转发、处理的通信中继等,有较高的军民应用价值[3-5]。
作为空中通信中继类型的太阳能飞机,与其它作战飞机类似,也将面临来自于敌方海、陆、空基探测设备的威胁,为提高中继型太阳能飞行器执行任务的生存能力,有必要研究其电磁散射特性。基于两种典型布局的太阳能飞机,建立了电磁散射分析模型,结合其使用特点和面临的主要威胁角度,采用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s,PO)[6],计算了两种模型在不同频率、不同俯仰角下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研究太阳能飞机的电磁散射特性,并分析了电磁隐身性能与设计布局的相关性,为用于军事中继通信的太阳能飞机隐身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2 太阳能飞机电磁分析模型
太阳能飞机处于早期验证和试飞阶段,当前的布局设计主要借鉴常规动力飞机,考虑到载荷和结构强度等需求,大多设计为常规布局、基于常规布局的双尾撑或多尾撑布局形式[2],以此两种布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两种太阳能飞机电磁散射模型,定义常规布局为电磁模型A、双尾撑布局为电磁模型B。两种电磁模型几何尺寸分别为:电磁模型A机身长12.11 m、翼展为44.09 m、高1.96 m,电磁模型B机身长40.86 m、翼展为17.66 m、高7.05 m。三维实体电磁模型如图1。
图1 两种布局太阳能飞机电磁计算模型
以通信中继为目的的飞行器一般飞行高度较高,执行任务中,将面临来自于海、陆、空域各平台所载探测器的跟踪和识别,基于以上威胁考虑,为研究以上两种布局太阳能飞机的电磁散射特性,从实际作战环境出发,电磁波入射频率设定为:1、3、6、10、15、18 GHz,俯仰角-15、-10、-5、0、5、10、15度,方位角0~360度。借鉴常规动力飞行器隐身性能研究方法[7-9],以太阳能飞机重点威胁角域的RCS平均值为研究对象,结合RCS曲线分布特性开展研究。重点威胁角域设定为飞机头向30度(H-30)、侧向30度(S-30)、后向30度(T-30)、周向360(W-360)度等,研究各角域内的RCS平均值变化规律,分析两种布局太阳能飞机的电磁散射特性。
3 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方法
考虑到机翼、平尾、垂尾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需求问题,太阳能飞机设计一般设计为较大的机翼面积,结合战略战术要求,采用大展弦比机翼,因此,太阳能飞机的电尺寸较大,对关注的频率范围,位于光学区,即电大尺寸目标。基于以上因素,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方法一般分为两种:高频近似方法和数值方法[6]。其中高频近似方法如物理光学法、一致绕射理论、物理绕射理论、等效电磁流方法等,在计算电大尺寸目标上具有高效的计算优势及可接受的计算精度,各方法适应目标不一[10,11]。主流的数值方法有基于积分方程的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基于微分方程的时域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其中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是对矩量法MOM(Method of Moments)的快速改进[12-15],具有高精度的优势,但该算法依然存在电大尺寸计算时内存占用量大、复杂目标计算困难、计算效率低等缺点,对太阳能飞机电大尺寸目标来说,MLFMA计算难度较大。
综合以上分析,尽管物理光学法在计算精度上有一定牺牲,但对太阳能飞机来说,具有高效和可接受的计算精度。物理光学法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均基于积分方程,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在处理过程中考虑所有源、场面元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不同,为提高计算效率,物理光学法仅考虑了面元的自耦合,而将影响较弱的互耦合作用略去不计,这一近似优势尤其适用于电大尺寸目标,可在满足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快速得到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对本文表面光滑目标的太阳能飞机,局部结构之间的耦合可以忽略,适合采用物理光学法进行分析。由物理光学法,计算目标的RCS可由下式求和而得
(1)
(2)
其中,k、分别为入射电磁波的波数、方向单位矢量,为面元法向单位矢量,分别为接收电场、发射磁场单位矢量,为局部源到计算面元的位置矢量,为散射方向单位矢量。
4 电磁模型RCS曲线分布特点
由前述可知,两种模型飞机布局有较大区别,模型A由于采用了较大翼展机翼以实现太阳能发电所需面积,布局使用双尾撑形式提高了机翼和机身的结构强度;模型B采用常规气动布局,为降低机身带来的重量影响,尽量降低机身半径即采用较大机身长细比,兼顾气动性能和太阳能发电功率。
不同布局形式对电磁散射特性的贡献不一,结合飞机执行任务情况,从俯仰角变化、频率变化两个维度开展分析研究。考虑到不同模型的俯仰角变化、频率变化对曲线的影响规律相似,对模型A和B,分别研究俯仰角变化和频率变化的电磁散射特性,并结合两者特性,以分析RCS曲线的分布特性。
4.1 俯仰角变化情况
对模型A,入射频率为6GHz,俯仰角-10、0、10度的RCS计算曲线如图2。
图2 模型A不同俯仰角RCS计算曲线(6 GHz)
鉴于RCS分布的对称性,仅研究0~180度方位角范围。图2可以看出,对模型A,RCS计算曲线沿周向呈“十”字型分布,即沿周向0~360度分布有四个散射波峰,分别位于0、90、180、270度附近角域,结合模型A结构外形布局,可以看出,前向0度角域峰值为机翼前缘、平尾前缘凸面的镜面电磁散射效果,方位角偏离0度时,镜面散射效果减弱,RCS幅值降低;90度角域方位为机翼和平尾侧面、尾撑结构、垂尾的镜面散射综合效果,从结构特点来看,尽管垂尾面积较大,但由于其在侧向90度上的贡献镜面散射最大,同时,机翼翼梢部位的上反对侧向也有一定贡献;后向180度角域附近为机翼、平尾及垂尾的后缘散射贡献。
俯仰角变化时,图2说明两个特点:一是俯仰角对RCS分布特点影响较小,即不影响RCS散射波峰波谷分布形式;二是俯仰角增大或减小时,RCS曲线呈向内收缩趋势。图2可以看出,前向0度附近角域(前向60度角域上),俯仰角变化时,散射曲线基本重合,说明较小的俯仰角对前向电磁散射贡献不大,分析认为是由于机翼前缘呈现凸面,小的俯仰角并不改变散射机理。对90度附近侧向角域,俯仰角为-10度和10度RCS曲线重合较为明显,且相对于0度变化较大,主要为波峰变窄,但在90度上波峰峰值基本接近,这是由于俯仰角的改变并不影响侧向90度镜面散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偏离90度角域的部分,俯仰角改变后,入射电磁波会偏离机翼、垂尾、平尾侧面一定角度,降低其散射效果,引起RCS降低。在尾向180度角域附近,与侧向90度角域特点相似,俯仰角变大时,RCS幅值降低,曲线向内收敛较大,且波峰峰值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机翼、平尾后缘的结构特性与前缘不同,致使在0度俯仰角时,呈现镜面散射,而偏离0度俯仰角时,镜面散射迅速降低,引起曲线向内收敛。
4.2 频率变化情况
对模型B,俯仰角0度,入射频率1、6、18GHz,的RCS计算曲线如图3。
图3 模型B不同频率RCS计算曲线(迎角0度)
从模型B不同频率电磁散射曲线图3可以看出,模型B由于飞机布局的不同,其RCS曲线分布有一定差异,尤其表现在飞机前方部位。沿周向来看,模型B散射曲线分布有4个明显散射波峰,这一点与模型A接近,模型B在30~60度角域甚至更大范围内有一明显幅值较高区域。前向0度角域上,散射波峰为机翼、平尾、垂尾三者前缘的综合散射表现,但机翼前缘的镜面散射占较大部分。在20~80度角域上,RCS幅值有较大增加,这是由于机翼翼梢部位前缘在展向方向呈弧形分布,且该处前缘面积较大,对相应角域上的RCS散射贡献较大。对侧向90度角域,受机翼翼梢、平尾、机身、垂尾侧面影响较大,其中垂尾侧面的镜面散射和机身侧面的电磁散射贡献占主要地位,侧向270度角域上的散射情况与此一致。在后向180度角域上,其散射机理与模型A类似,主要为机翼、平尾、垂尾后缘及机身后端面的综合散射效果,尤其是机身后端面的镜面散射贡献较大。
频率由1增加至18GHz时,散射曲线分布上无较大变化,即各频率下的RCS曲线分布具有相似性,这一点与俯仰角影响相同。从图3可以看出,频率变化时,在各角域上的影响有一定区别,前向较小范围(0~20度内)及90~180度角域来说,三个频率散射曲线变化较小仅表现为振荡性能的不同,而散射幅值和分布特性变化较小。在20~80度角域上,频率增加时,散射曲线逐渐向外膨胀,RCS幅值增加,即机翼翼梢弧形部位对频率比较敏感,如需提高该模型隐身性能,除考虑前向、后向角域外,该角域散射应作为重要减缩对象,合理设计翼梢弧形外形是隐身的重要途径之一。
5 模型不同角域散射特性
5.1 不同角域RCS算术均值
根据飞机执行任务中面临的威胁环境,分别计算了两种不同布局太阳能飞机模型的H-30、S-30、T-30、W-360的RCS算术均值,以进一步研究飞机各角域隐身性能。表1为模型A不同俯仰角下各向角域的RCS算术均值(6GHz),表2为模型B不同入射频率时各向角域的RCS算术均值(俯仰角0度)。
表1 布局A不同俯仰角的RCS算术均值
表2 布局B不同入射频率的RCS算术均值
结合图2,由表1可以看出,俯仰角对RCS均值的影响较大,在前向H-30度角域,主要是散射波峰的作用,俯仰角较小时(-10~10度),散射曲线基本重合,机翼、平尾等前缘结构散射机理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对幅值影响不大,变化幅度在3dB以内,而±15度迎角时,受机翼、平尾上下表面的散射影响,电磁散射增强,此时RCS均值增加7~9dB。侧向S-30、后向T-30、周向W-360角域的俯仰角变化规律接近,均表现为0度入射角时电磁散射强度较大,俯仰角增加或减小时,RCS均值降低,且降低幅值较为明显,但散射机理稍有不同。在侧向90角域上,90度方位角左右时,散射强度和波峰幅值变化不大,此时侧向镜面散射机理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在有较大偏离时,由于俯仰角的影响,使得电磁波快速偏离镜面散射区域,波峰快速下降,导致RCS均值变小。而后向T-30度角域上,俯仰角的改变,使机翼后缘、机身后端面、平尾后缘的散射偏离镜面散射峰值部位,强度快速减弱,因此散射波峰减小,RCS曲线和均值均降低。周向W-360角域是各角域的综合表现,受俯仰角镜面散射降低的影响,该角域RCS均值在俯仰角增大时减小。
从频率变化来看,由于对于研究对象来说,均工作在高频区域,结合图3来看,关注的各个角域上,曲线重合度较高,表2说明,对应角域上的RCS均值变化不大,前向H-30、T-30角域震荡幅值为4dB左右,周向W-360角域较小,为3dB左右,侧向由于曲线受峰值影响明显,均值变化仅为2dB左右。分析认为,由于处于高频区,频率的变化不至于引起散射机理的变化,RCS曲线相似,散射幅值变化较小。同时,从均值结果来看,前向H-30角域隐身性能相对较好,依次是后向T-30、周向W-360、侧向S-30角域,这一点也可以结合图3看出。
5.2 不同角域RCS均值俯仰角变化特性
为进一步详细研究俯仰角对两种布局飞机模型在各角域上的RCS均值影响变化特性,图4、图5分别为模型A、模型B在不同角域的RCS均值俯仰角响应曲线。
图4 模型A不同角域RCS均值俯仰角响应曲线(6 GHz)
图5 模型B不同角域RCS均值俯仰角响应曲线(6 GHz)
观察图4、图5,可以看出,由于模型A布局结构设计特点,其前向H-30角域上,俯仰角变化时,RCS均值-10~10度俯仰角时,变化较小,±15度迎角时增大。其余状态下,模型A和B的RCS均值曲线呈倒“V”形分布,0度俯仰角时较高,俯仰角增大时,RCS均值有所降低,利于隐身性能实现。但考虑到巡航状态及大多任务状态下为0度附近,因此,模型A的头向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其角域上隐身性能较弱。
对模型A,俯仰角0度时,RCS均值在前向H-30角域最低,周向W-360、后向T-30、侧向S-30角域RCS均值依次增加,隐身性能降低。俯仰角增加时,前向H-30角域RCS均值增加,后向T-30、周向W-360角域先减少后增加,振荡幅值较大,侧向S-30角域降低。模型B变化特性与A类似,但其RCS均值前向RCS均值相对较大,且为峰值,不利于隐身性能实现。前向H-30、周向W-360、侧向S-30角域上,RCS均值在俯仰角增大时,快速降低,而后向T-30角域上俯角先增大后减小,仰角单调减小。各角域上的RCS均值变化均由电磁散射机理影响,涉及到机翼、平尾、垂尾的前缘、后缘镜面散射,垂尾侧面的镜面散射,模型B的翼梢弧形前缘的电磁散射等,俯仰角的变化是以上散射的综合反映,尽管较小的俯仰角不改变散射机理,但会对RCS均值产生较大影响。
5.3 不同角域RCS均值频率变化特性
图6、图7分别为模型A、模型B在不同角域的RCS均值频率响应曲线。
图6 模型A不同角域RCS均值频率响应曲线
图7 模型B不同角域RCS均值频率响应曲线
由图6可以看出,频率增加时,模型A前向H-30角域上,RCS均值振荡降低,频率较小是降低幅值较小,频率较高时,降低幅值较高,18GHz相对1GHz来说,RCS均值降低了8.5026dB,隐身性能有较大提高。后向T-30、侧向S-30角域上,RCS均值随着频率的增加呈振荡变化,且S-30度角域RCS均值较大。周向受各角域综合影响,有逐渐减小趋势。整体来看,频率增加时,前向H-30角域RCS均值最低,周向W-360、后向T-30、侧向S-30角域RCS均值依次增加,隐身性能降低。
与模型A分析类似,从图7可以看出,模型B的RCS均值与由小到大顺序依次为前向H-30、周向W-360、后向T-30、侧向S-30度角域;同时可以看出,在频率增加时,均值振荡变化,对前向来说,与模型A相比隐身性能较差,即模型A具有更好的电磁隐身性能。在前向H-30角域上,模型B与A的RCS均值相差较大,最大值出现在频率15GHz,幅值为14.8746dB,由于前向角域影响,使得周向W-360角域上,RCS均值差值也较大,约在10dB左右,其余角域上相差不大。
由于如前所述机翼、平尾、垂尾、机身等综合影响,两种模型在前向、后向均有较大散射波峰,将极大减低飞机隐身性能,为提高隐身性能,可结合以上分析结果,从两方面进行隐身性能改进:一是在机翼、平尾前后缘使用吸波材料或采用吸波结构,二是结合外形隐身设计技术,合理设计机翼外形平面参数,如采用平行布置、适当后掠、减小前缘镜面散射、采用V型垂尾等。
6 结论
针对两种常见外形太阳能飞机,建立了响应的电磁分析模型,基于物理光学法计算分析了不同俯仰角、频率的RCS曲线,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RCS曲线分布特点:模型A曲线呈“十”字型分布,而模型B在前向20~80角域上幅值较高,其它散射波峰分布情况相似;散射波峰为机翼、平尾、垂尾、机身后端面的综合散射影响。
2)俯仰角变化影响:俯仰角会引起散射曲线向内收敛,RCS均值变化与模型外形特点相关,俯仰角增大时,模型A前向均值先保持不变后增大,而其余角域上快速降低,模型B各角域均降低,呈倒“V”型变化。
3)频率变化影响:频率对散射曲线影响较小,对两种模型来说,前向H-30角域均值不同频率上最低,模型A在频率增加时降低,降低幅值最大可达8.5026dB,其余角域呈振荡性变化。
4)模型隐身性能:基于RCS曲线和均值变化规律,模型A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尤其是前向,RCS均值在15GHz时相差14.8746dB;由于机翼前缘、垂尾设计的影响,模型A和B均有外形隐身改进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