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子超:书写旅行的答案之书

2021-12-09新经

新晨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欧旅行作家

新经

2010年,作家刘子超站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眼前是远方壮阔的天山,他不禁想:中亚是什么样的地方?这个问题让他决定前往中亚五国,花费九年时间写就《失落的卫星》一书。

这本书写了世界上最冷门的景点,却成为2020年最火的畅销书之一,先后被多家媒体评为年度好书,更是荣登豆瓣年度榜单·中国文学非小说类第一名。

通过《失落的卫星》,许多人第一次真正深入了解中亚,也以此认识了刘子超,一个十几年来都在行走和写作的作家。

他总能不断地抵达各种隔绝之地,见证到一般游客无法目睹的奇观。而无论他走到哪里,总能深入到当地的大街小巷,和各个阶层的人对谈,带回远方或哀愁、或幽默的真实故事。

在知名作家许知远眼中,刘子超是“这一代人最杰出的旅行作家”。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则认为,刘子超的作品“为今后的旅行写作树立起标杆”。

单向街文学奖将“年度青年作家”的殊荣颁给他,以表彰他“以肉身进入现场,用文学再现旅途,刷新了我们观看今日世界的坐标和视域”。

有人像追剧一样追着他的游记看,也有人好奇,是什么驱使他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旅行和写作,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从不间断。

《午夜降临前抵达》,这本新出的迷人中欧游记,正是他为何旅行的答案之书,也是写给所有迷茫心灵的出发之书。

出发

2012年前,刘子超在《南都周刊》《南方人物周刊》《GQ》等知名媒体当记者,这份工作让他能采访到最富有的名流,也能为穷苦的底层发出声音。他写过引起注意的封面报道,也写过激发讨论的热门特稿,但新闻写作并不能满足他。

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还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更值得表达的。

辞职后,刘子超申请到一个工作项目,在德国待了三个月。在那个夏天,在工作之余,通过漫长的火车轨道,他先后辗转德国、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意大利这几个国家,真正深入到欧洲的腹地。

中欧生长在帝国和强权的夹缝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撕扯和游移。这里曾建立起庞大的奥斯曼帝国,点燃起两次世界大战,也在冷战中被铁幕割离。在深入欧洲前,他熟知这里的沧桑历史,深爱着这里的作家和艺术家们,也有时间浪费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上。

这不是“欧洲全境十三天十二国游”式的走马观花,也不是带有滤镜的打卡之旅,而是带着对历史的认知和对异域的好奇,去看地图上那些静止的坐标,有着多么灵动的生命。

对他来说,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

這是一次逃脱之旅,但总有结束的时候,回国,也就是等于回到现实。家人当时还不知道他已经辞职,所以偶尔要假装出门采访。但更多时候,他坐在书桌前,准备写点什么,窗外跳荡着北京明媚的秋日,“我快要二十八岁了,既没有女朋友,也没有工作。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写什么”。

在翻阅中欧的旅行笔记时,思绪常常被拉回阴雨绵绵的柏林,拉回那个即将开始独自漫游的午后。就这样,他写下了一个句子:“我离开柏林那天,下着小雨,天空阴沉得像一块陈旧的大理石。”

这是旅行出发的地方,也是《午夜降临前抵达》全书的第一句话。

在路上

从这句话开始,刘子超的写作似乎找到了方向——这个夏天的旅行被写了下来,两个月,完成了六万字。后来,他又在冬天去了一趟中欧,自驾汽车,途径布达佩斯、佩奇、布尔诺、萨尔茨堡、的里雅斯特等地,相同的大陆,不同的旅程,再次化成了数万字的记录。

就这样,一个夏天和一个冬天,一次火车之旅和一次自驾漫游,造就了《午夜降临前抵达》。

有时候,在闲逛中发现的小矮人雕像,也藏着过往的秘密,被他细心地破解。据说,这种雕像遍布弗罗茨瓦夫的大街小巷,是当地人在特殊时期为了反抗政府而设的——当说话不被允许,人们就在公共场所偷偷安上有戏谑意味的小矮人,进行温柔的抗议。

当他步行在夜晚的布拉格街头,所有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学幽灵一一闪现:卡夫卡在办公室里幻想人如何变成蟑螂,哈谢克伏在小酒馆的吧台上写着《好兵帅克》,赫拉巴尔住过的公寓还亮着灯……

欧洲深厚的文学传统,也许就藏在街边一栋不起眼的旧房中,他驻足注视,试图发现其中动人的文学往事。

还有,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迪斯拉发、克拉科夫——此前已经听过无数次的城市,如今他终于置身其中,但又无需像当地人忙于生活和工作,而是任意穿梭,仔细地打量沿途的风景,或与当地人结为朋友,比如,在只有本地人会去的地下酒馆,和他们为了健康干一杯。

通过质感的文字,将历史与现实、时代与日常织就即兴爵士般精致而自由的笔触,《午夜降临前抵达》呈现了一个优美、诗意、独特的欧洲,给人以心驰神往又恋恋不舍的阅读体验。

抵达

《午夜降临前抵达》不仅是关于欧洲,更是关于相遇和抵达的一本故事集。

在这本书里,你会遇见很多不期而遇的人们。那些详尽的对话段落,让他们如此鲜活——他们不是匈牙利人,不是波兰人,不是捷克人,而是一个个如你我一样有活力也有困惑的普通人。

当年轻的心灵撞上古老的中欧,沿途充满未知和渴望,荡漾着午夜般的神秘和悸动。你可以放松地翻开这本书,把一切预设都抛诸脑后,只需跟随作者自由的脚步。

食品店偶遇的物理老师,不仅邀请他去家里吃饭,还说出了家族的秘密:祖父母在二战时遭到迫害,于是在二战后还隐瞒犹太人的身份,甚至皈依异教。直到他要去布达佩斯上大学之前,父母才说出了过去的一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天主教徒,却发现自己是犹太人。

也有人还记得回家的路:阿尔蒙的父亲曾在苏联当导演,冷战时期逃到美国,只能在好莱坞跑龙套,最终在忧虑中客死他乡。而作为在美国长大的儿子,阿尔蒙的心中却有着斯拉夫情结,于是他来到了波兰,这一住就是二十年。

路上相逢的一个眼神,意味深长的一句交谈,抑或是旧书中尘封的诗句,都隐藏着历史的皱褶、生命的故事和心灵的启示。

今天,我们总急于加速抵达某个地方,却忽略了过程的重要。而在刘子超的旅途中,没有绝对要去的目的地,因为沿途的每一处风景都值得留恋,邂逅每一个人都带着故事。

诚如他写的那样:“旅行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说到底,旅行或者人生,就是一次次解决如何抵达的生命过程。”

《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一本游记,同时也是一场逃脱重负、寻找意义的心灵漫游,向我们展现了一次次如何抵达的生命过程:抵达世界的丰盈,也抵达内心的辽阔。

现在,旅程即将重启,翻开书,一起跟着刘子超出发和抵达吧。

猜你喜欢

中欧旅行作家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小黑的旅行
中欧班列运营及发展情况
建筑师行迹中欧
夏日旅行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