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秃杉人工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2021-12-09朱传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防治

朱传芳

摘要:秃杉是我国重要的保护树种之一,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速生造林树木品种之一,当前我国桂北地区主要遍布着大量的秃杉人工林,由于该树种的分布较广且具有一定的集中特征。因此,近年来该树种在生长中的病虫害种类也呈现着不断增多的趋势。基于此,本文将以桂北地区为研究背景,分析秃杉人工林的常见病虫害种类,并能够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病虫害;防治

前言:

秃杉又被称之为台湾杉、滇杉等,该树种为常绿乔木,且树干笔直优美,具有比较高的观赏价值。由于该树木的木材密度非常大,且生长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因此在我国桂北地区中,是建设防护林、风景林的首选物种,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连年上升,因此对于秃杉人造林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病虫害作为影响秃杉人工林正常生长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秃杉人工林常见病虫害类型

1.1炭疽病

秃杉树感染的炭疽病的病原体为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刺盘属,这一常见病害在我国多个地区都相继发生过,尤其是在桂北地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树木病害。该疾病在感染初期,树木通常不会具有明显的变化,出现病害的位置最初多发于幼树的针尖区域,呈黄褐色病变,随着病害加重转化为褐色。此时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则会造成秃杉树的针叶全部枯死,最终造成树木死亡。

1.2细菌性叶枯病

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是杉假单胞杆菌,该类病害种类也多发于我国南部地区,海拔300m以上的地区为该疾病的高发区域。在秃杉树木感染该病害以后,主要从针叶与娇嫩的树梢上开始感染。针叶表面通常会表现出形状细小的褐色斑点,且斑点周围伴有黄褐色的水渍状晕圈,随着病害的不断扩大,发生病害的部位逐渐由黄褐色转变为棕色,并在针尖上出现透明的液泡。该病害发展到最后阶段,会造成大量叶片枯死。通常该类病害从每年的3月开始繁殖并扩大发展规模,8月以后逐渐降低。

1.3黄化病

黄化病是秃杉树种发病最普遍的生理性疾病。发生该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秃杉树所在的土壤环境中的铁元素过低造成的。通常来说,处于幼苗时期的秃杉的染病率非常高,在树木感染该类病害以后,秃杉由叶冠下方开始逐渐变黄,新芽在抽发过程中的生长速率降低,枝叶节间变短,长势缓慢。该类病害不会造成树木直接死亡,如在树木发生返青现象。则该类疾病会在下一年的六月继续复发,长此以往,造成秃杉树的主干停止生长,直至整株死亡。

1.4双条杉天牛

双条杉天牛呈深褐色,全身有灰色、稀疏细毛,头部、胸部有浅点,成虫触角长于身体,幼虫长为10mm,浅黄色,身体呈略扁。该类虫害在秃杉树上非常常见。其不仅会残害幼龄阶段的秃杉树,同时也会对已经成年的成树的新梢发生侵害。由于该类虫害主要取食于树木的韧皮部,在秃杉树木的木质部分形成不规则的虫蛀道,严重掣肘树木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传导,最终造成涂树木死亡。

1.5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有翅,成虫头顶背面及胸、腹部、背面呈黑褐色,头部、腹部、腹面呈棕黄色,翅黑褐色,全身有密毛。该类虫害其主要食用秃杉树木的茎部、根部,对于年幼的树木来说可直接造成树木死亡。因此是影响秃杉人工林成活率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这类虫害通常存活于地下,一个黑翅土白蚁巢穴可容纳几十万只成虫,且其生存过程中具有季节性特征,通常在每年的9月与11月为该类虫害的高发期。

2、防治策略

2.1炭疽病

在秃杉人工林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炭疽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工林所在地區出现土壤板结或地区相对干旱造成。因此,相关营林人员需做好秃杉人工林日常的营林管理措施。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好深耕整地、深挖抚育工作。并定期对其施以有机肥,能够有效防治炭疽病的发生。如在秃杉树木上已经发病,则需要对其喷施敌克松、退菌特600倍溶液等防治药物。如感染面积较大,则可运用烟剂在清晨或者傍晚风力较低的环境下,在林中进行点状施放。

2.2细菌性叶枯病

细菌性叶枯病多发与分布比较广泛的秃杉人工林的林道周围,因此在对这类病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营林人员需着重注意对秃杉苗木的检测,并在日常营林造林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对秃杉林的抚育措施,以此有效助推秃杉幼苗的茁壮生长。如树木已经感染该类病害,则需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防治。

2.3黄化病

为有效规避黄化病的发生,营林人员在进行树木种植的过程中,需做好不同种类的树木的空间分布设计。通过不同种类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的交替作用,来有效防治该类病害的发生。如秃杉林幼苗患病,则营林人员需对其施以酸性的肥料,并在树根周围浇灌硫酸亚铁溶液。

2.4双条杉天牛

如秃杉人工林中出现双条杉天牛这一病害,营林人员首先需做好树木自身的水肥管理,保障树木的稳定生长,进而全面提升秃杉树木自身的抗害水平。如树木已经感染该虫害,则可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对患病树木、死亡树木进行及时砍伐,有效规避虫害规模的扩大。对于已经患病未死亡的树木,营林人员可对其喷洒200%浓度的辛硫磷,或者在患病树木的树干部位喷洒乐果,有效防治虫害。

2.5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在防治过程中,营林人员可采用多种防治方法对其进行防御。在此过程中,其可根据虫害规模运用土壤处理、诱杀、挖巢消杀或者物理诱杀等多种方式。以诱杀法为例。营林人员可诱饵剂、食用糖、蕨菜粉、灭蚁灵等按照相应比例混合至一起。将诱饵白蚁巢穴周围的杂草叶上,能够起到良好的诱杀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秃杉人工林培育过程中,要想保障其顺利生长,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此需详细了解每种病虫害的发病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方能保障秃杉人工林的稳定生长。

参考文献:

[1]韦富,方翔.秃杉人工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2):2.

[2]蔡宗和.秃杉人工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探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000(006):77.

[3]陈彬.不同坡位条件下秃杉人工林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秃杉人工林防治
闽南山地秃杉混交造林效果初步研究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特征
秃杉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原生种群现状及保护对策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