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道高考题的剖析、溯源、变式、推广

2021-12-09刘海涛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归纳法通项高考题

刘海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交互融合,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纵向的融会贯通”.高考客观上对高中教学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高考真题,如果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求不同的解法,并将其推广到一般化情形,定能加深对问题的本质认识,从而拓宽解题视野,发散解题思维,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本文是笔者对2021年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现与读者分享交流.

一、试题呈现与分析

(2021年北京卷题21)定义Rp数列an:对p∈R满足:

①a1+p≥0,a2+p=0;

②n∈N*,a4n-1

③m,n∈N*,am+n∈am+an+p,am+an+p+1.

(1)对于前4项分别是2,-2,0,1的数列,可以是R2数列吗?说明理由;

(2)若an是R0数列,求a5的值;

(3)是否存在p∈R,使得存在Rp数列an(其前n项和是Sn),对任意n∈N*,满足Sn≥S10?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p;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 该题形式上以集合为载体考查数列,主要考查了用递推方法、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用到猜想、归纳、证明结论,并利用新的结论解决问题,体现了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核心素养.第(1)、(2)两问属于常规问题,本文不再赘述,重点论述第(3)问,向读者介绍笔者的研究.

二、解法探究

解析 (1)不是R2数列(理由略);

(2)a5=1(过程略);

(3)思路1 由Sn≥S10得a10≤0≤a11,于是想到先“必要性探路”,再“充分性验证”的方法,首先根据条件中的递推关系得到a10和a11,结合a10≤0≤a11,得到p的值,再对该值进行充分性证明即可.

方法1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Rp数列an,其前n项和Sn的最小值为S10,则a10≤0≤a11.

由③知a2∈2a1+p,2a1+p+1,而2a1+p+1≥-p+1>-p=a2,则-p=2a1+p,即a1=-p.

由③知a3∈a1+a2+p,a1+a2+p+1=-p,1-p,a4∈2a2+p,2a2+p+1=-p,1-p,又由②知a3

同理计算可得a5=a6=a7=1-p,a8=a9=a10=a11=2-p.

于是有2-p≤0≤2-p,解得p=2,为Sn≥S10的一个必要条件.

下面验证p=2的充分性.

当p=2时,由上述分析得an=-2(1≤n≤3),an=-1(4≤n≤7),an=0(8≤n≤11),则S10=

minS1,S2,…,S11,欲证Sn≥S10,证当n≥11时an≥0即可.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11时,a11=0,命题成立;

假设n=k(k≥11,k∈N*)时,命题成立,即ak≥0.当n=k+1时,由ak+1∈{ak+a1+2,ak+a1+3}得ak+1≥ak+a1+2≥a1+2=0.

综上,得当n≥11时an≥0.

评注 “先充分后必要”法是探究性问题的通性通法之一,先通过必要性找到参数讨论的临界点或取值,再反过来验证其充分性,以保证命题的成立.

思路2 由题设条件分析数列an的递推关系,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最后用通项公式解题.

方法2 由③知a2∈2a1+p,2a1+p+1,而2a1+p+1>-p,则-p=2a1+p,即a1=-p.

由③知an+1∈a1+an+p,a1+an+p+1=an,an+1,an+2∈a2+an+p,a2+an+p+1 =an,an+1,于是an+1,an+2∈an,an+1,则a4n-1,a4n∈

a4n-2,a4n-2+1,又由②知a4n-1

同理计算可得an=-p(1≤n≤3),an=1-p(4≤n≤7),a8=2-p,由此猜想a4n-4= a4n-3=a4n-2=a4n-1=n-1-p(n∈N*).(说明:这里为了叙述与表达的方便,给数列an增加了a0=-p)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

当n=1,2时,猜想成立;

假设n=k(k≥2,k∈N*)时猜想成立,即a4k-4=a4k-3=a4k-2=a4k-1=k-1-p,则a4(k+1)-4 =a4k=a4k-2+1=k-p;由a4k+1∈k-p,k-p+1∩k-1-p,k-p,得a4(k+1)-3=k-p;由a4k+2∈k-p,k-p+1∩k-1-p,k-p,得a4(k+1)-2=k-p;a4(k+1)-1=a4(k+1)-2=k-p.因此当n=k+1时猜想也成立.

综上,a4n-4=a4n-3=a4n-2=a4n-1=n-1-p.

若Sn≥S10,则a10≤0≤a11,即2-p≤0≤2-p,即p=2.

当p=2时,有an<0(1≤n≤7),an=0(8≤n≤11),an>0(n≥12),所以Sn≥S10.

综上,满足题设的实数p存在,且p=2.

评注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得到前几项后,根据规律归纳猜想出通项,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得到通项公式的方法是求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通项的常用方法.猜想通项公式的过程是合情推理的体现,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的过程是演绎推理的体现,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恰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问题的溯源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解题就像采蘑菇一样,当我们发现一个蘑菇时,它的周围可能有一个蘑菇圈.”通过上述解法探究,注意到4n-44=4n-34=4n-24=4n-14=n-1,所以数列an的通项可以记作an=n4-p(这里n表示不超过n的最大整数).由此,可以将问题作一般化推广,得到如下命题:

命题1 已知实数p,若数列an满足:

①a1+p≥0,a2+p=0;

②n∈N*,a4n-1

③m,n∈N*,am+n∈am+an+p,am+an+p+1.

则(1)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4-p;

(2)前n项和Sn=-2n42+n4-pn-n4.

(3)若p∈Z,则当4p-1≤n≤4p+3时,Sn取最小值-2p2-p;若p∈(m,m+1)(m∈Z),则当n=4m+3时Sn取最小值2m2+(2-4p)m-3p.

说明 命题1是对高考题的拓展,证明参照高考题的解法2,留给读者思考.

笔者猜测,命题者是在充分挖掘了数列n4的性质后,命制出的该道高考题.

四、问题的变式

若将高考题中的“S10”改为“S11”,则有a11≤0≤a12,即2-p≤0≤3-p,即2≤p≤3.若p=2,当7≤n≤11时,Sn取得最小值;若p=3,当11≤n≤15时,Sn取得最小值;若2

变式1 已知数列an满足:

①a1≥-5,a2=-5;

②n∈N*,a4n-1

③m,n∈N*,am+n∈am+an+5,am+an+6.

记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求使得Sn取最小值时的n的值.

简解 由命题得an=n4-5,则an<0(1≤n≤19),an=0(20≤n≤23),an>0(n≥24),所以当19≤n≤23时Sn取最小值.

变式2 定义Rp数列an满足:

①a1=-p,a3=1-p;

②n∈N*,a2n-1

③m,n∈N*,am+n∈am+an+p,am+an+p+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是否存在p∈R,使得存在Rp數列an(其前n项和是Sn),对任意n∈N*,满足Sn≥S2022?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p;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简解 (1)an=n2-p;(2)a2022=1011-p,a2023=1011-p,由Sn≥S2022,得a2022≤0≤a2023,即1011-p≤0≤1011-p,即p=1011.当p=1011时,有an<0(1≤n≤2021),an=0(n=2022,2023),an>0(n≥2024),所以n∈N*,Sn≥S2021=S2022=S2023.因此,满足题设的实数p存在,且p=1011.

根据上述变式,我们不难得到下面的命题:

命题2 已知实数p与正整数k(k≥2),若数列an满足:

①a1+p=0,ak+1+p=1;

②n∈N*,akn-1

③m,n∈N*,am+n∈am+an+p,am+an+p+1.

则(1)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k-p;

(2)前n项和Sn=-k2nk2+nk-pn+1-k2nk;

(3)若p∈Z,则当pk-1≤n≤(p+1)k-1时,Sn取最小值-k2p2+1-k2p;若p∈(m,m+1)(m∈Z),则当n=(m+1)k-1时Sn取最小值

k2m2+(12-p)km-p(k-1).

说明 命题2是对命题1的推广,证明留给读者思考.

高考试题凝聚着命题人的心血与智慧,是命题者反复考量与打磨才成型的,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导向性与启示性,要想科学高效备考,了解高考动向、把握高考脉络,深入研究高考真题是必经之路,是教师日常教研的一项基本任务,反映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养与能力.文章通过对真题的解法探究,根据a4n-1

到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及其最值,即命题1,接着变式问题,改变p的取值得到变式1,条件式②改为a2n-1

(收稿日期:2021-08-23)

猜你喜欢

归纳法通项高考题
数列通项与求和
关于数列通项公式的浅谈
例谈高中数列通项求解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高观点下的数学归纳法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精选精练20题 高考数列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