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财务绩效视角的科技绩效评价研究

2021-12-09顾效瑜朱学义

会计之友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

顾效瑜 朱学义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 绩效评价; 科技人才贡献绩效; 科技成果贡献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34.3;G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23-0112-07

现行《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以下简称财务制度)涉及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简称财务绩效)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实施绩效评价。财务制度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要管好科研基金。财务制度第二十条、第二十七条分别规定:高等学校涉及科研的收入包括“财政科研拨款”和“科研事业收入”,要“专款专用……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三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要“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四是要提高财务发展能力。财务制度第六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要设置“财务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从以上规定可见,评价高校财务绩效通过效益、效果、效率和发展能力来体现。财务绩效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财务管理最重要的工作有三项:一是“资产的管理和恰当的使用”[ 1 ];二是实现管理绩效最大化,包括教学管理绩效和科技管理绩效最大化;三是财务治理能力现代化[ 2 ]。站在科技管理的角度评价绩效,主要是看科技人才的贡献绩效和科技成果的贡献绩效。基于高校财务绩效视角的科技绩效评价系统如图1所示。

圖1中涉及“高校科技管理绩效”的内容是“三效一果”:“三效”是科技人才贡献绩效、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科技研究产出绩效;“一果”是科技成果贡献绩效。从以往研究情况看,反映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的研究成果较多,而科技人才的贡献绩效尚未有较好的评价方法,且科技成果绩效的综合性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收集全国高等学校2005—2019年与科技人才、科技活动有关的数据,力图揭示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一、高校科技管理绩效研究现状

登录中国知网(CNKI),搜索“高校”有关“科技管理绩效”的期刊论文,主要研究范围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涉及高校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绩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汪晓梦[ 3 ]联系“十二五”期间西南高校科技创新的实际,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因子分析法对其绩效进行了研究。孟凡蓉等[ 4 ]收集2011—2014年的数据,从科技人力资源角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企业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中,高校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博采众长”。吴丹丹等[ 5 ]基于标度无关性的区域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地区生产总值、高校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等要素的变化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非线性作用。姚建建和门金来[ 6 ]以上海市为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研究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时分三步进行计算:第一步,计算“教育综合指数”,它等于从业人员分别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教育年数乘以系数(1、1.2、1.4、2)并加总;第二步,计算“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第三步,计算“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它等于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要素占总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比例。李立国和杜帆[ 7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分析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时用研究生学历的年平均工资总额代表研究生人力资本函数。尚荣[ 8 ]研究技术进步对农业产出影响时使用的“人力资本”函数用“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杨友等[ 9 ]研究农业信息化对第一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时,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公式中截距(A)作为“科学技术水平”。

(二)涉及高校科技人才和科技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

叶静[ 10 ]结合河南省高校科研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等情况,构建了科技创新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科技人才、科研项目其他经费、论文和专著、产学研合作与转化、知识产权。方丽娟和耿闪清[ 11 ]选用2006—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以2015年西部12省高校科研效率水平为参照来评价宁夏高校科研效率水平,其指标有两类:一是科研投入指标,包括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科研拨入经费;二是科研产出指标,包括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发明的专利、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闫健等[ 12 ]以北京地区地方高校为例,设计了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力投入、成果授奖、科技课题、专利拥有量和授权量、专利许可与转让等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15所高校2004—2013年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北京地区科技投入与支出结构合理,科技产出与当年拨入合计、科学与教研人员中科学家等相关。

以上研究成果有两点很突出:一是反映高校科技绩效时既有投入,又有产出指标;二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量化研究,包括灰色关联度法、因子分析法、固定效应法、聚类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但是,还有三点不足:一是选用的指标仅仅是某个省或某个地区或某几家高校,没有把全部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二是高校的科研绩效与高校科技人才的贡献有一定关系,但研究时只注意到参加科研的研究人员数据,或研究“人员全时当量”,未考虑研究人员的价值属性;三是科研创新或科研绩效最终要落实在可转化的生产力上,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

二、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的评测

站在高校财务绩效视角研究科技人才贡献不同于其他学科研究者的研究之点是使用会计的“价值”计量指标。其他学科研究者大都采用“科研人员数量”“科技人员全时当量”等。有的虽然采用“劳动者工资”这一具有“价值”属性的指标,但“工资”是劳动收入,不能代表科技人员的全部“贡献”价值。笔者认为,从会计“价值”计量属性看,高校科技人员同高校教学人员、其他辅助人员一样,都创造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中国统计年鉴》上体现为教育行业“增加值”)。GDP是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通过一定的技术测定方法能测定出这两者对GDP的“贡献”弹性,从人力资本看,工资+弹性=贡献价值。因此,评测高校科技人才绩效,首先要研究“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率”,然后再研究“高校科技人才贡献价值(绩效)”。

(一)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率的确定

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是高等教育行业的人才。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率是教育行业人力资源对教育产业增加值(构成国内生产总值GDP)所作的贡献。这种贡献通常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计算[ 13 ]。教育行业运用这一函数法,等式左边是教育行业增加值,右边是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和常数,劳动力用教育行业工资总额反映,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中的“资本形成总额”反映,常数是综合技术水平。笔者收集2004—2019年全国教育行业增加值、工资总额和资本形成额,计算教育行业增加值增长率、教育行业年平均工资增长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模型,得到“教育人才产出弹性”系数是0.6338,再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到“教育人才贡献率”:

教育人才贡献率=教育人才产出弹性×教育行业年平均工資增长率÷教育行业增加值增长率

[例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下同),2005年、2019年全国教育行业年平均工资增长率分别为12.18%、5.73%,教育行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15.61%、10.08%,则:

2005年全国教育人才贡献率=0.6338×12.18%÷15.61%=0.4945

2019年全国教育人才贡献率=0.6338×5.73%÷10.08%=0.3603

(二)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的确定

高校教育人才贡献率是包括高校教学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员工在内的全部教职员工对教育行业GDP所作的贡献。其中,科技人才的贡献绩效要单独计算。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构建生产函数模型的最初含义,等式左边是产量,右边是投入的资本量和劳动量(劳动力数量[ 14 ]),笔者延伸应用这一公式时还原“劳动力数量”,认为教育人才贡献率的含义是(以2019年实际数据为例):教育行业GDP增长1%,教育人才贡献绩效增长0.3603%(0.6338×5.73%÷10.08%=0.3603)。将这一贡献指数用于教育行业科研人员(科研劳动力数量),就能计算得出教育行业科研人员的贡献绩效。公式如下:

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教育人才贡献指数×高校科技人员全时当量

上述公式中“高校科技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它是按高校实际从事科研工作人员的时间计算的工作量,包括专职科技人员工作的时间和教师等其他科研人员按从事科研活动时间折算的工作时间。例如,某高校某年从事科技工作的情况是:有300个全时人员(专职科技人员),还有300个非全时人员(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的教师),这300个非全时人员中有260人20%的时间用于科研,有40人70%的时间用于科研,则该高校当年科技人员全时当量=300+(260×20%+40×70%)=380人年,即该高校当年600个人从事科研工作,折算成“专职科研人员”的数量为380个人。

根据上述公式,查阅2005年、2019年全国高校科技人员全时当量分别为22.7万人年、56.5万人年,计算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如下:

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0.4945×22.7=11.23万元/人年

2019年全国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0.3603×56.5=20.36万元/人年

通过计算“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可见,2005—2019年我国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随着科技人才变动而不断增加:当量科技人才由2005年的22.7万人年,上升到2019年的56.5万人年,则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由2005年的11.23万元/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20.36万元/人年,年均递增4.34%。用同样的方法计算,2006—2018年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分别为24.17万元/人年、21.44万元/人年、11.61万元/人年、15.35万元/人年、15.81万元/人年、10.36万元/人年、16.29万元/人年、11.10万元/人年、16.24万元/人年、26.25万元/人年、25.43万元/人年、24.09万元/人年、22.32万元/人年。

三、高校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的评测

高校科技投入和产出既有价值指标,又有非价值指标。如何评测其绩效呢?首先,采用会计“比重法”,计算高校科技投入和产出指标数据占全国科技投入和产出指标数据的比例,此时,价值指标和非价值指标都统一为相对数(比重);其次,采用会计“分配法”,即高校科技经济绩效类推全国科技产出的经济绩效,采用“比重分配法”确定高校科技产出的经济绩效。

(一)高校科技投入和产出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公布的数据,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投入的指标是高校R&D经费支出、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两者相除得到“高校R&D人员当量人均经费支出”;产出的指标是高校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高校出版科技专著数。将高校科技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同全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得出“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平均占比”。

[例2]以2005年、2019年为例,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平均占比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二)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的确定

从科技产出角度看,除了科技产出学术成果外,科技产出经济绩效代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确定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主要是确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经济绩效,分三个步骤确定:

一是将全国用美元反映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折算成人民币计量。美元汇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年平均汇率。

二是计算全国科技生产力转化额。它等于用人民币反映的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与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之和。

三是换算高校科技成果绩效额。由于国家统计局只公布了全国全部科技活动产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和技术市场成交额,未公布高等学校产生的这一数额,本文按下列公式分配全国“科技生产力转化额”:

高校科技成果绩效=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平均占比×(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

=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平均占比×全国科技生产力转化额

[例3]按例2“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平均占比”数据,收集2005年、2019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按上列公式计算“高校科技成果绩效”,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成果绩效数额为10 853亿元,2019年上升到42 700亿元,年均递增10.28%。用同样的方法计算,2006—2018年,全国高校科技成果绩效数额分别为13 391亿元、16 092亿元、   17 369亿元、15 449亿元、20 601亿元、2 2252亿元、  24 786亿元、26 996亿元、27 337亿元、28 067亿元、  28 624亿元、32 594亿元、37 001亿元。

四、高校科技成果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模型的构建

1.被解释变量的设计

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Y)。因为高校科技成果最根本的价值是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尤其是应用研究成果和试验发展成果。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在技术市场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使用,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可描述为“生产力科技绩效”。

2.解释变量的设计

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一靠科技人才贡献,二靠科技经费投入,三靠技术专利支撑。因此,应设置三个解释变量:科技人才贡献价值,用科技人才贡献绩效(x1)反映;高校R&D经费支出(x2);高校专利折合新产品销售收入(x3)。

设置变量x3的原因: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科研,一般不生产产品(除了部分高校办企业外),国家统计局不公布高校创造的新产品销售收入,而工业企业则不同。国家不仅每年公布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还公布工业企业取得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国家定义的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15 ]。这一概念中许多内容都与专利申请的内容(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相近。可见专利是产生新产品的基本前提,新产品是专利转化的主要载体。笔者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期取得的新产品销售收入除以同期取得的有效發明专利数,得出工业企业当期每件专利获得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再用高校当期取得的“专利申请授权数”乘以“全国工业企业当期每件专利获得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求得当期“高校专利折合新产品销售收入”数额。这一数额显然是高校的一个机会收益额,同时又是建立在“错期配比”(前期产生专利,后期产生收入是不同期的“错期”配比,但这两者经常不断地进行下去,就视同为“当期配比”了[ 16 ])基础上的价值类推额。

3.控制变量的设计

所谓控制变量,是调节自变量(解释变量)对因变量(被解释变量)影响程度的变量。自变量往往和控制变量同时存在并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17 ]。评价高等学校学术研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是论文和著作。论著为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提供了引领,能同科技经费等一起共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绩效[ 18 ]。因此,应设置两个控制变量:高校发表科技论文(x4);高校出版科技专著(x5)。

4.哑变量的设计

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模型运用2005—2019年共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故设计15个哑变量,即一年设计一个哑变量。

5.高校科技创新绩效模型的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设计以下“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模型:

由于模型(1)变量的计量单位不一,故对模型(1)两边取对数,得到模型(2):

LnY=Ln?琢0+?琢1Lnx1+?琢2Lnx2+?琢3Lnx3+?琢4Lnx4+?琢5Lnx5

(2)

6.模型变量设置及定义

模型(2)变量设置及定义见表3。

(二)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模型的应用

1.描述性統计

根据本文构建的模型(1),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

2.回归分析

模型(2)回归结果见表5。

根据表5得出的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LnY=3.259 + 0.107Lnx1 + 0.443Lnx2 - 0.054Lnx3 +

1.287Lnx4-1.400Lnx5  (3)

根据表5得出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x1与Y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T系数为1.852,显著性系数0.097<0.10),表明全国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越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经济绩效越好。

(2)x2与Y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T系数为2.754,显著性系数0.022<0.05),表明全国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越多,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越好。

(3)x4与Y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T系数为2.604,显著性系数0.029<0.05),表明全国高等学校发表的科技论文越多,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越好,它引领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经济绩效的转化。

(4)x5与Y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T系数为-3.109,显著性系数为0.024<0.05),表明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的专著不能很好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5)x3与Y负相关,但不显著(T系数为-0.492,显著性系数0.634>0.1),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全国高等学校申请的专利并没有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高校科技人才贡献绩效、高校R&D经费支出、高校发表科技论文与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显著正相关。从财务治理角度看:(1)处理好两个关系。一要处理好科技人员工资报酬和为社会创造价值(GDP)的关系;二要处理好科技人才贡献与科技人才回报的关系,对科技创新能力强、科技贡献特别大的人才给予重奖[ 19 ]。(2)财务管理工作要制定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让成果转化突出的人和部门得到丰厚的“红利”回报。(3)高校科技管理要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既要按国家规定管好科研经费的使用,更要为科研经费财源大开方便之门,发挥科技的投资效益。(4)高校科技管理要重视学术论文的引领作用,对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重要论文给予必要的奖励。

高校出版的科技专著和申请的专利价值与高校科技成果贡献绩效负相关。从财务治理角度“堵住”不纯正学术风气的漏洞,为更多先进的专利、优秀的专著开道“输血”。

(二)提高高校科技绩效的对策建议

1.优化高校科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围绕科技投入和产出应设置可以横向比较的多项指标,如科研收入比率、单项科研经费比率等,将其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内,明确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部门应履行的职责。

2.重构高校科技绩效评价方法

(1)以质量贡献为导向。根据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规定,评价高校教师科研工作,应“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

(2)坚持分类评价。根据不同科研活动的特点,设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突出科研人员代表性成果评价、长周期社会影响的成果评价,避免急功近利、浮而不实的短期行为产生;同时,通过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群体评价体系,将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结合。

(3)强化过程评价。既评估最终结果,又考核努力程度及创新发展,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3.强化财务管理绩效措施

(1)充分认识科研管理“放管服”,坚持与制度执行并重原则。改革科研管理机制,扩大高校科研自主权,营造良好的激励创新氛围。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改革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方式,扩大预算调剂权、经费使用自主权,拓宽项目直接费用列支范围等;二是按省部级项目文件规定,配套补充、补足相关科研基金或科研奖励,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高校财务部门还必须筹足相关资金对省部级文件规定外的项目予以补助或奖励;三是要专户核算每项科研经费的收入、支出,并设置辅助账簿记录各项目取得的绩效,用以计算上列考核指标;四是要制定科研积分奖励办法,对涉及上述考核指标的每个内容都要量化评分,年终按每位教师取得的科研积分(经科技处审核)兑现科研奖励,以此激励教师从事科技研究工作;五是自主规范管理横向项目经费,扩大科研项目基本建设自主权等。

(2)制定防止科技风险发生的办法。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取得研究经费不干研究工作,而是套取经费用于其他支出,出现财务违章事件,致使研究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或草草完成,降低了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二是防止科研败德行为的发生。有些研究人员学术浮躁,不好好从事研究工作,而是剽窃他人成果,或弄虚作假。这是不遵守科技道德的行为,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财务部门要会同科技部门一起堵住这类事件的发生,把科技经费用在正道上,为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准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AHMED RIAHI-BELKAOUI.会计理论(第4版)[M].钱逢胜,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67.

[2] 黄永林.高校财务治理结构的多重关系与现代化建构[J].会计之友,2021(5):2-10.

[3] 汪晓梦.“十二五”期间西南高校科技创新绩效评估与比较[J].科学管理研究,2018(5):66-69.

[4] 孟凡蓉,王焕,陈子韬.科技人力资源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和高校机构的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9):173-180.

[5] 吴丹丹,王子晨,郑圣明.基于标度无关性的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6(4):60-63.

[6] 姚建建,门金来.高校科技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基于上海市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18-126.

[7] 李立国,杜帆.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区域差异与布局结构优化[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1):28-36.

[8] 尚荣.人口转型、技术进步对农业产出影响的计量分析: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J].山西农经,2020(9):26,28.

[9] 杨友,谢宇鹏,刘守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农业信息化对第一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9):51-56.

[10] 叶静.高校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资讯,2017(20):197-198.

[11] 方丽娟,耿闪清.宁夏高校科技创新绩效评价[J].价值工程,2018(19):207-209.

[12] 闫健,张莉,王占武.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科技绩效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地方高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2):38-41.

[13] 董靖,朱学义.教育因子弹性的经济拉动效应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1-4.

[14] 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53.

[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684.

[16] 朱学义,朱亮峰.智力投资支撑理论及其效应研究[M].北京:中國经济出版社,2011:103.

[17]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8.

[18] 朱亮峰.煤炭资源资本化支撑理论及运作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157.

[19] 朱学义,黄元元.我国智力资本会计应用初探[J].会计研究,2004(8):61-64.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
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