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外企业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2021-12-09谷慧敏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外派公共安全预案

谷慧敏

(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境外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现阶段,在保障境外企业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化企业公共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境外企业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对境外企业来说,其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包括保障境外安全管理工作的经费充足、保证企业员工在境外公共安全与HSE管理中的前瞻性、保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制定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现阶段,加强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管理,可以为企业运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具体来说,首先,在境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定期投入足量的安全管理资金,保证企业工程项目用料、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安全,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医疗卫生、饮食住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环保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其次,相较于国内仅需要具备安全资格证或者安全工程师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就能达到甲方HSE管理人员要求的情况,国际市场上对项目HSE管理人员资质要求更为严格。现阶段,为使企业自身管理资质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对安全工作进行多次的内部审核已经成为境外企业为后续管理运营提供支持的重点。最后,由于境外环境较国内环境更为复杂,为更好地保障企业运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考虑企业各部门员工、业主、监理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各种事故的安全应急预案,并在业余时间对预案内容进行演练总结,优化预案中不足项,以便达到保证预案完备性的目的[1]。

二、境外企业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方法

(一)健全公共安全组织管理机构

1.完善规章制度

在当前境外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规章制度作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完善不仅能够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还能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为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助力。现阶段,在开展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明确企业的运营要求以及发展目标,然后是将企业项目开展的特点与企业原本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对突发事件、员工健康、岗位工作等内容进行规范,为企业后续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2.完善管理队伍

在境外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文化差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以及境外社会局势变化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对企业的管理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为保证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强化对企业项目的管理,企业可以借鉴石油石化企业的做法,为自身配备专职的境外公共安全经理,并且在企业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为保证项目的平稳运行,企业方面可以围绕项目构建可靠的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组织队伍,为企业公共安全管理与应对提供支持。

(二)提高境外工作人员安全防范能力

经分析调查发现,中资企业员工在境外遭遇袭击、绑架等事故的过程中,多次因现场人员应对不当出现人质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情况。现阶段,为进一步降低这类事故的出现概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员工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够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1.出境前的安全培训

在境外企业从国内外派员工前,需要对其进行公共安全取证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为切实保障外派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需要遵循“不培训不外派、培训不合格不外派”的原则,以确保外派员工具备应急防范能力。

2.出境后的现场培训

尽管境外企业的外派员工均经历过了严格的理论与实训培训,但由于外派前的培训地点在国内,部分员工缺乏现场感,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会使员工无法在境外环境中有效应对安全事故。现阶段,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在员工外派后,通过在项目现场为员工开展境外公共安全规章制度介绍、动态风险评估分享、紧急疏散演练、健康医疗急救、绑架应对策略等方面内容培训的方式,有效消除员工在面对突发安全事件时的恐惧心理,进一步提升境外员工的公共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保护员工的自身安全[2]。

(三)认真开展项目安全风险评估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境外项目的市场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企业驻地往往存在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设施落后的问题,员工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恶劣的气候环境、机械安全事故、蚊虫叮咬等问题的出现都可能会影响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对此,为更好地保障境外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在明确驻地实际情况与企业运营项目的基础上,认真开展项目风险安全评估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1.强化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在境外企业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收集与识别公共安全信息是开展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关键。现阶段,收集的信息主要可以分成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两部分。其中,外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境外企业驻地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历史数据、国际国内专业机构的评估报告、《中国石化境外公共安全风险状况评估报告》、驻外使馆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公共安全提醒、国际权威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安全提醒等内容。内部信息则需要企业系统地对员工以及自身财产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如表1所示),确定自身近期是否可能出现安全威胁,并依据威胁的可能性对安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排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保证企业安全的目的[3]。

表1 境外企业内部信息收集表

2.做好项目动态风险评估

在当前的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项目风险动态分析在保障项目运行稳定性与企业员工安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境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科学地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并应用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已经成为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对境外企业来说,动态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境外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所处地区的公共安全状况、了解驻外使馆的评价等。

(四)全面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

境外企业在工作过程中,面对的外部市场环境与国内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境外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难度更大、挑战性更高等特点。现阶段,为进一步缩小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境外企业需要在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以及驻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方案,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依据方案及时对其进行处理的方式,为员工人身安全的保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编制应急预案

现阶段,为进一步降低外界环境对企业运营安全性的影响,境外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降低伤害”的原则,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作为预案编制的重点,保护对象的优先顺序级应为员工—环境—财产—工程进度。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预案编制的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境内公司的应急预案为主线,在考虑境外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境外企业工作重点等内容的基础上,编制适合境外企业应用的应急预案。举例来说,某境外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其内容就包括地震、火灾、食物中毒、炸弹威胁、传染病疫情、劫匪抢劫、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部分。

2.构建预警系统

在进行境外公共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预警系统作为能够事先预防安全事件、对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为紧急救援提供支持的系统,是当前境外企业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系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提升预警系统的应用便利性,部分境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工作员工微信、QQ群的方式,将与安全事故相关的有效信息与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推送到相关工作人员的手中,使其了解驻外使馆、中资企业商会、国际SOS等机构对企业所在地区公共安全形势与安全信息的分析情况。

三、结语

随着我国境外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的公共安全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现阶段,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境外项目的运营安全,企业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的管理原则,切实保障各境外项目均能顺利实施,为海外业务的持续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外派公共安全预案
西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诌议*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信息化视角下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令人头疼的排班表
巧解企业外派人员个税难题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