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传统故事“重塑”德化瓷塑的独特审美与创新表达
——以钟馗《威震八方》为例

2021-12-09陈艺辉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化钟馗雕塑

陈艺辉

1、从观念上高度创新探索雕塑艺术的时代语言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雕塑也不例外。纵观中西方艺术史,可以说,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与时代这个大环境紧密相连。特定的时代必然会出现代表其自身特点的艺术表达,当下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以受科学支配的21世纪,正在慢慢形成属于它的时代语言。不用质疑,就如丹纳在《艺术哲学》里说的一样:“便是今日,经过多少世纪的毁坏,罗马城内城外出土的雕像,估计总数还在六万以上。雕塑如此发达,花开得如此茂盛,如此完美,长发如此自然,世纪如此长久,种类如此繁多,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第二回。我们往地下一层一层地挖掘,看到一切社会基础、制度、风俗、观念,都在培养雕塑的时候,就发现了产生着一门艺术的原因。”

不难想象一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会与时代密不可分。明末清初时期,德化窑白瓷雕塑艺术发展至极高水平。据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馆藏品中以观音像和菩萨像为主,制作精美,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皆是以纯朴的艺术语言和独到的审美视角塑造出了传说中观音与菩萨的曼妙身姿与慈悲心怀。

诚然,雕塑艺术只是实现美的一个环节,美不是感性事物本身具有的,它是具体的,也是现象与表象的,是概念与真实存在的统一。例如,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在何朝宗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是通过人物衣纹的刻画来表现作品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始就抓住了人物内心世界最重要的东西;工艺上的入微刻画,所有的关于体形艺术创作者外在的功力,如线条之深秀洗练,柔媚又圆劲有力,神韵彰显等独具风格的表现手法;他所塑造的人物,不禁让人联想起黑格尔的美学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瞬间的灵感捕捉在于心灵的善思与敏锐

中国白瓷,自古以来,就从未停止走向世界舞台。2019年12月,我的一部分作品在巴黎1618画廊参展—主题为《德化瓷塑/中国白:传统与现代》。当人们都在谈如何挣脱传统束缚时,究竟要挣脱的东西是什么?虽然传统瓷塑题材一直以来都是德化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但当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创作者,都在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更多的当下元素,并不断在工艺和题材等方面进行了艺术语言的可行性表达。查理·芒格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德化雕塑,有传承的东西延续,当深感幸运,毕竟这个时代,有太多可以为之的表达需要注入历史的基因。

我在接触雕塑之前对书法和国画有一定的投入研究,这在后期进入同属于造型艺术的雕塑来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始终认为,在雕塑手法上,要实实在在理解到写意与塑实的背后意义。为什么有的作品喜欢干脆简练的大写意,有的又细致入微似数学,有的夸张虚构变抽象,等等这些都是创作者自身思索明白的东西。曾经有人问我,做瓷塑什么最重要?我的回答依然落在非理性层面。

心灵的善思与敏锐,最终会体现在作品中。没有一个艺术创作者能脱离当下这个时代,我是一个喜好追根究底的人,观察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法。对当下现实世界投以关注力,用雕塑投射出你对时代的回应,对话世界。

3、钟馗—《威震八方》无与伦比的神话传说

德化白瓷,细腻、脆弱、又易塑造,所以我也让孩子直接用它捏泥人。选择钟馗这位吉祥民神,除了其本有的特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小朋友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里的人物众多,但它是既能沟通天地人三界,奔走于人鬼神之间,又是神话的、传说的、梦魇般的人物,还是现实的、俗世间的人物。有人称他为“鬼雄”,也有人敬他为“馗神”。钟馗所涉之社会学研究领域之广重,无与伦比。

《威震八方》在雕塑手法上是大写意加细节性抽象夸张,跟孩子讲钟馗的故事,激发了我的创作欲,如何打开吸引孩子的参与,向成年人提一个问题,成为我创作之始最难解决的问题。雕塑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那样有悖于它的艺术理念,它要被看见,被欣赏,所以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我们可大胆想象,仔细创作。

我们已经很久不跟孩子讲那些流传至今,彰显中国人做事风格的故事了。这是我的一个现实洞察,它瞬间牵出了我一直探索的课题——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忽然领悟,传统的那部分,一直有精神性存在。用当下的艺术手法,去重塑一个源远流长的神话故事,连接时代的记忆,审美活动在此刻发生,而这,正是我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的模糊不清之时,找到的一个新方向。

猜你喜欢

德化钟馗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全显光作品(钟馗题材)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德化白瓷,从地方民窑到“瓷界新星”
8.钟馗悟道图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
写实雕塑
钟馗嫁妹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