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通道工程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探究

2021-12-09龙峰

现代园艺 2021年18期
关键词:邵阳市廊道绿化

龙峰

(湖南邵阳市林业调查规划院(邵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湖南邵阳 422000)

生态廊道的概念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的美国绿道。通过30 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绿道建设中的生态廊道建设逐步从强调休闲和乡村联系转变为维护景观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是自然区域碎片化问题,恶化的生态系统,丧失了自然栖息地和生境结构,大量物种死亡。

1 概况

1.1 绿化现状和植被群落特征

近年来,邵阳市通过实施“三边三年”、“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建设森林城市,完善绿色廊道体系建设,境内铁路、县道、县道以上公路的林木绿化率达到80%,绿化质量明显提高,资水水岸绿化率达到80%。规划区植被现状为森林覆盖率较高,达到54.20%。规划总用地面积20931.20hm2,其中林地面积4293.50hm2,占规划总面积的20.51%,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湿地松、桉树,均为纯林;灌木林面积7041.90hm2,占规划总面积的33.64%,宜林地面积9595.8 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45.85%。由于项目区周围村庄众多,人类活动频繁,多数原始植被破坏严重。有些山谷、村庄只保留少量的次生林,形成风水林和乡村保护带[1]。

1.2 景观风貌分析

根据邵阳市的特点,规划区沿线景观大致可分为3个明显地段:平原岩溶地貌区;丘陵岩溶地貌区;丘陵地貌区。在规划中,采用景观要素、景观类型、景观界面3 种方法分析该区景观风貌现状。根据现状调查和综合分析,邵阳生态廊道现状景观封闭区得分为三级,表明受人类活动和道路建设的影响,路基100m 范围内的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景观界面不规则,景观建设迫在眉睫[2]。

2 规划原则

从区域国际化的角度看,应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协调,遵循区域差异化、突出重点的计划经济原则,科学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象征意义的乡土树种建设,根据道路系统建设合理确定树种类型;坚持树型合理化,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近、中、长期、季节性景观效应,兼顾道路、生态技术、景观廊道、中国——东盟公路建设等多功能,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廊道;坚持保护和优化景观的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简单性是指在造林规划设计中,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新技术,以保证造林规划设计的简单性,尽量简化造林路线。降低绿化技术影响,避免设计失误。为了保证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必须保证造林绿化设计工作符合林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使设计工作具有地方特色和适用性。为确保规划设计工作的完善,应合理做好具体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规划设计,尽可能体现设计方案的可扩展性,以实现森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补充原设计方案,并推动相关设计人员改进系统。与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相互配合;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各部门及时获取信息,使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合理性。

3 水系生态廊道建设

对廊道内主要湿地、滩涂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适当种植乡土湿地植被,完善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为各类水生、陆生和两栖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廊道两侧山地开展增绿扩量、森林提质,营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逐步提升森林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水系生态廊道乡村段的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注重自然岸线打造,结合水系生态廊道城区段的建设应与城市滨水风光带、滨水公园,融入城市人文特色,突出廊道生态性、亲水性和可持续性,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打造为城市形象展示窗口。

3.1 雪峰山脉生态廊道建设范围

为邵阳市境内雪峰山脉南段及其余脉八十里大南山,西南起于雪峰山南部支脉八十里大南山南山顶一带,西至洞口县与怀化市洪江市接壤的雪峰山主峰苏宝顶一线,西北至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自然公园周边,东至新邵县岳坪峰国家森林自然公园一带,涉及新邵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等县(市、区)。主要针对受损的生境和栖息地开展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范围为雪峰山生态廊道范围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连接断点区域[3]。

3.2 南岭山脉生态廊道建设范围

为邵阳市南岭山脉西段(越城岭北部)及越城岭北支余脉,西南起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龙塘村一带,西北至武冈云山国家森林风景自然公园沿线,东至邵阳县河伯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涉及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新宁县、邵阳县。主要针对受损的生境和栖息地开展保护与修复工程,重点建设范围为南岭生态廊道范围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连接断点区域。

3.3 候鸟迁徙通道

邵阳市位于中国第二大内陆候鸟迁徙必经地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候鸟迁徙通道上。邵阳市境内有“洞庭湖区域——隆回屏风界——南山黑山岭——广西”、“洞庭湖区域——新化大圳上——南山黑山岭——广西”、“洞庭湖区域——新化回鸟坳——新邵羊古垴——新宁崀山七星桥——广西”等迁飞路线。候鸟迁徙通道范围涉及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市、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等县(市、区)。

3.4 山系生态廊道建设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优化森林群落结构,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优质觅食、栖息和繁衍场所,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根据地形地貌、自然植被、迁徙通道等因素,针对生态廊道连接断点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连通各类自然保护地和栖息地,解决自然保护地之间存在的破碎化和孤岛化问题,扩展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促进野生动物的迁徙和基因交流。

在候鸟迁徙通道上的栖息地和暂栖地区域,开展鸟网鸟套清除、围栏拆除、巡护看守等行动,开展湿地植物群落、生境岛、栖息林等恢复建设,为鸟类提供优质的觅食、栖息和繁衍场所。重点建设区域为屏风界、黑山岭、羊古垴、七星桥、桃花岛等候鸟迁徙暂栖地[4]。

3.5 环城生态圈廊道建设

为围绕城市交通主干道、河流等要素呈环状发展,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影响的可建区域。重点建设以“沪昆、二广、衡邵”3 条生态廊道形成的邵阳市三区环城生态圈廊道;打造以邵东、新邵、邵阳、隆回等9 个县(市、区)城市主干道形成的环城生态圈廊道。

3.6 环城生态圈廊道建设

依托环绕城区交通主干道、河流等周边生态开敞空间,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生态景观长廊和森林生态休闲游憩为重点,构建贯穿城区与郊野的环城生态圈廊道体系。通过实施增绿扩量、森林景观提质、城镇村庄绿化美化、受损弃置地和湿地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筑牢城市绿核与城市外围之间的绿色生态屏障,充分发挥其净化空气、防污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生态游憩空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营造“人在画中走、车在景中游”的城市靓丽风景线,全面提升城市“颜值”。

4 主要建设内容

4.1 增加绿量,提高森林质量

对生态廊道建设范围内的裸露地和无植被的地块等适宜绿化区域,对国道、生态廊道、铁路等道路红线范围内和河道蓝线范围内的适宜绿化区域。在生态廊道范围内,对面积较大的中幼龄针叶林,如杉木、马尾松、湿地松、中幼龄针叶林,以及生态功能退化或丧失、景观破坏严重的林分,要提高森林质量,按照近自然的经营理念,重点解决林分过密、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低、景观单一等问题,培育成树种结构合理、景观丰富的异龄复层混交林。

4.2 受损弃置地和微型湿地的生态修复

对生态廊道范围内的高陡边坡、退耕还林或废弃受损弃地,采取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科学实施生态修复,着力于生态环境恢复。对受损的湿地生境,在重要景观节点、生物栖息地等区域,对具有典型修复价值的微型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以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丰富生物多样性。

4.3 城镇村庄的绿化、生境保护和修复

对在生态廊道范围内具有重要景观位置或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突出的小城镇,应结合森林乡村建设,对其房屋、道路、水、村边等可绿化空间进行绿化美化。以山系生态廊道及各种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及周围退化破碎化野生植物原生境、野生动物受损(胁)生境为目标,重点加强了旗舰物种的生境保护和栖息地恢复。

4.4 生物通道,森林步道

应针对野生动物迁徙(洄游)、扩张等活动受到铁路、公路、围栏、水坝、沟渠等建筑物阻隔的问题,通过修建水生物通道、涵洞、高架桥、天桥等措施,满足野生动物迁徙(洄游)、扩张的生存需要。以南岭、雪峰山森林步道为重点,使人们有机会走进自然和荒野,有效串联各类自然保护地和风景区,发挥步道在生态教育、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休闲、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自然体验需求。

4.5 标识标志系统和生态廊道的保护

重点交通干线、环城生态圈、南山国家公园(试点)、自然保护地等人流密集的生态廊道景观节点设置永久性标识,开展生态廊道建设意义及相关知识宣传,引导公众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在生态廊道范围内,主要针对处于正演替阶段、郁闭度0.4 以上的混交林和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加强保护依附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5 结语

这一项目将有效改善边境地区森林的结构和质量,促进对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保护,并建立一个森林茂密、树木繁茂的生态走廊。修建绿廊,不仅能保持当地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还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使人们生活更加舒适,空气更加清新,还能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能为展示新疆、我国广西壮阳区的新面貌,为提高生态画廊的质量提供一个重要窗口,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为周边地区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新机遇,并搭建桥梁,吸引外资。

猜你喜欢

邵阳市廊道绿化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春天
朱屺瞻《绿化都市》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邵阳市举行少儿人工智能编程大赛
邵阳市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体育节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