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约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策略的探讨

2021-12-09刘洋

现代园艺 2021年18期
关键词:节约型景观设计景观

刘洋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 26603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对于新时代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高校景观设计呈现出社会化、巨型化、城市化特点,更多停留于表面视觉效果,缺乏实际意义,设计盲目跟风,和自身学校文化脱离。在景观设计中投入较多资源,却未能获得良好的回报与效果,特别是在国家倡导节约资源的背景下,高校景观更应落实节约型设计理念,从而提高校园环境的生态性、艺术性、经济性。

1 节约型景观设计概述

党与国家提出“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明确“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景观设计应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为缓解能源危机,景观设计必须选用节约型设计,落实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此,设计应从宏观层面出发,结合经济、环境、生态要求,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及材料环保性与经济性,才能设计出环境友好型景观,落实全面发展战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节约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路

2.1 设计原则

2.1.1 层次性。校园景观设计应了解校园教学楼、实验楼、住宿楼等各个空间规划特点,结合建筑功能要求合理搭配景观,提高景观层次性,有效结合动静元素,以艺术视觉层面分布色彩。如河流景观与假山搭配中,以长廊为衔接元素,在恰当位置布置凉亭。注意层次设计中能源消耗情况,通过建立景观模型,选择景观设计能耗最小值,以此提高景观施工效率。如假山也应按照不同季节搭配不同颜色、种类及开花时段的植物,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2.1.2 景观性。校园景观是高校对外的形象,设计中需保证景观能够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合理搭配自然景观与原有景观,实现两者有效融合,形成统一整体,不仅能够发挥景观效果,还能节省物力、人力资源投入。特别是花丛设计,将不同花型、种类、花期植物相搭配,设计新颖图案,吸引学生注意力。

2.1.3 种间关系。景观设计需全面调动景观元素,实现合理搭配,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关系,其对于植物群体生长态势具有直接影响。所以,植物分布应利用中间种群作用,减少不同种群冲突,构建绿色生态景观设计。

2.1.4 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需兼具公共性与艺术性,设计前考察校园情况,结合受众群体需求,明确“供需”平衡点。以此为基础,开展校园生态景观设计,使得校园艺术在审美与专业中选择切入点,保证校园公共艺术满足受众行为需求的同时,传承校园文化。

2.2 设计要点

2.2.1 强调生态效果。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为避免出现生态问题,美化学生生活、学习环境,提高视觉欣赏价值,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景观设计前,进行实地考察,明确校园内各个空间中的适宜景观,种植中注意植物颜色互补与搭配;二是设计人员需拥有节约型设计经验,实现植物与环境互相依存,解决场地用水循环、重复应用废弃材料、废水处理等问题,满足节约布置要求。

2.2.2 选择景观发展区。以景观设计而言,植物生长需选择地质环境,应结合周围气候变化与自然环境选择植物,且以生态理念为主,考虑景观设计对校园的变化与学生对景观的欣赏体验,选择适宜高校发展的景观,提高学生欣赏力。

2.2.3 结合校园人文精神。校园作为学生生活与教书育人的场所,充满活力、自然朴实的校园对学生认知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人群构成集中,活动内容与行为单一性,生态景观设计需树立生态观念,将生态理念融入教育示范型场所中。设计中结合校园及地域文化,将景观划分为多个小模块,延伸校园文化传承,包含学校历史、精神、校风等,将其放置在特殊地点,如教学楼前、树林中、道路两旁、广场中央等。

3 节约型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3.1 地形利用设计

高校校园地形地貌是呈现校园景观与功能的支撑,也是大自然的艺术表达。节约型景观设计不是耗费财力削山填沟,仅追求表面宏大气势,要求能够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减少外运土方量,实现就地土方挖、填量的平衡,减少建设成本,实现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地形与景观相契合。如重庆四川美术学院,保留原始校园山头,依山就势,修正层次梯田,种植诸多四季不同的农作物,形成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能为学生提供天然的写生场所,为食堂提供新鲜食材,学生也能够学习更多知识,体验生活乐趣。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依山而建,利用瓦灰长廊连接各区域,形成整体校园环境,充满乡土气息。又如,深圳大学,位于后海湾坡地,因地制宜设计景观,避开北侧建设建筑,保留大片林地,将其开辟为校园景区,成为师生创作的天然园地。教学区内广场也利用图书馆进行设计,构成展臂之势,建筑区与山势良好结合,庭院也随势跌落向海边,融于环境,形成远近山水的开拓空间。

3.2 植物栽植设计

3.2.1 利用原生植物。植物栽植中,应保存与利用原植物,原生植物更适应当地环境,形成植被景观,节省物力、人力,降低投资成本。所以,校园中妥善保留原植物,巧妙结合景观设计,使校园焕发新生机,维持生态健康。如四川美术学院基址有野草与低矮灌木和部分高大乔木,多为桑树、桉树、香樟、竹子等,景观设计保留原生植物,建筑布局避开原生乔木,形成自然原生态景观,凉亭依香樟修建,予以凉亭生命力,形成日益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

3.2.2 利用乡土植物。地域差异、生长规律的不同,要求我们不能一味追求稀奇花草,部分学校引进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吸引眼球,可能弄巧成拙,且部分乡土植物相较于外来名种,更具观赏价值,适应力强,养护成本低。在景观设计中,只有因地制宜种植乡土植物,才能凸显景观特色。

3.2.3 营造仿自然群落。选择植物类型时,可仿自然植被群落,具有结构合理、种群稳定、功能健全的特点。合理搭配植物层次,结合草、灌木、乔木配植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建设成本,营造自然健康的校园景观。

3.3 交通网络设计

道路作为校园交通的主要载体,也是规划校园的基础,对于师生行为具有制约性。需结合校园交通功能、特点、道路现状,将其分为校园功能区道路,连接校门主干道、公共设施、建筑物的道路及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路等。建设交通网络目的在于为师生同行提供便利,需提高交通网络通达性,有助于师生迅速达到目的地。还应合理规划停车场,高校校园通常与市区距离较远,师生交通以私家车、通勤车为主,对外交流较多的行政办公区域,需安排分散式或集中式停车场,为社会车辆、校车车辆、教师车辆解决难停车问题。设置停车位中,参考私家车、单位校车数量,不仅需要考虑机动车停放,还要考虑存放自行车,如学生公寓底层、地下室、建筑底层设置自行车车位,便于管理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校园内交通畅通。

3.4 材料应用设计

材料是否能够合理应用,也是节约型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将材料特性发挥出来,物尽其用也是一种节约。特别是在时代发展下,丰富了景观材料,不仅可选择传统材料,还能应用新型节约材料。

3.4.1 应用乡土材料。校园景观应用乡土材料能够体现地域特色,且便于取材运输,造价低廉,能够和环境融为一体,景观效果更好,是节约型景观设计的首选材料。如中国美术学院景观设计,大量应用原木、青砖、竹子、片瓦等材料,建筑业使用本土竹材围护,兼具环保与经济性效果。部分校舍以木材制作窗户和墙面,与象山融合,突出地域风貌。

3.4.2 应用废弃材料。校园景观更新中,不可避免地会丢弃、搁置诸多材料,如构筑物废弃物(木材、砖石等)及切割大块材料的废弃边角料,均能够回收,将其用于校园景观设计,既可节约材料成本,又能使废弃材料化整为零,实现循环利用,产生意外惊喜,增添校园风采。如四川美术学院拆除原基址后,废弃诸多木材、青瓦、青砖等材料及水车、犁头等小品,后期景观设计,回收利用旧材料,用于穿斗长廊、景观凉亭、挡墙、景墙、花台等建设,丰富构筑物立面效果与景观小品。

3.4.3 应用环保材料。节约型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景观效果,而且要确保材料的环保性,选择环境友好、无毒无害、可再生材料,如木塑复合材料、天然石材、板材等。如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屋顶,采取环保混凝土现浇屋顶,结合旧砖瓦回收,形成隔热屋顶体系,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节约型景观设计属于系统性工程,应遵循层次性、景观性原则,控制种间关系,强调生态效果。结合校园景观要求,从地形利用、植物栽植、交通网络、材料应用方面出发,开展节约型校园景观设计,从而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节约型景观设计景观
景观别墅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上榜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