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公共空间安全性景观设计探析
2021-12-09张思佳安运华
张思佳,安运华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 434000)
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度逐年增加,但大部分人群普遍在乎发生频率高的相关方面,如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安全性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领域,忽略了安全性景观在园林中的作用,而在园林中公共环境需要注重的安全性原则其实很多[1]。环境安全,是人类对生存环境最基本的需求。如何利用景观设计与环境安全的理论结合,研究一套现代开放性空间景观安全性设计的方法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安全性景观设计原则在现如今的城市开放公共空间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安全性景观的设计中更加注重使用人群的精神需求,不仅要满足安全性,还要保障使用人群的生命及其财产安全,在达到景观的基本安全功能的同时,更加完善城市开放式空间,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选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开放式空间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安全性的发展,保障人们在使用空间时的安全性,使城市空间达到更加稳健的发展[2]。
1 安全性景观在绿化设计方面的营造
首先在绿化设计方面,要注重考虑景观的功能和植物特性,应选用根系发达且枝干不易被风折断的树种,避免伤到过往的人群,选用树冠较密且适应力强的树种可以起到抗污染和防烟尘的作用,且树木可以经自然清洗达到净化效果。同时在墙体设计中如果需要选用攀援类植物,应该首先考虑栽植对于墙面不具备损坏性的植物,同时尽量避免选用容易吸引昆虫类的植物,因为一些昆虫类可能带来一定的细菌传染因素,在树种选择时避免使用具有毒性和尖刺的树种以及容易导致人们过敏的植物,在人群密集活动的场地不适合采用大量飞絮、落叶结果等树木,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处理。
2 安全性景观在道路设计方面的营造
在道路设计方面,需要注意道路铺装设计是否合理,首先,路面考虑采用防滑的材质,尽量选取避免人们摔倒时造成更大伤害的路面铺装材料。其次,选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避免路面由于缺少及时养护出现腐蚀或损坏的现象,避免发生事故。最后,避免采用易使人晕眩的铺装材料,导致恶心、晕眩等现象而引起事故[3]。
道路设计不仅要注重人们行走路面的平稳还要考虑人们的使用感受,做到体验感舒适还要保证道路安全,避免行人在道路行走时发生事故,如路面不平稳或存在尖锐物体,会造成事故发生时行人受到的伤害更加严重。铺装间的间隙应尽量贴合,避免间隙过大引发事故,避免路面铺装凸起和尖锐的部分绊倒行人。在曲线道路设计时,要注意转弯处铺装的圆滑度,避免棱角。道路在坡度上也具有一定的要求,主要的道路应该尽量设置在相对平缓的地面,次要的道路对坡度的要求不是很明显。可以设置在稍微有坡度的路面,供行人通行时,针对坡度需要设置防滑措施或者合理运用台阶,台阶应为三级及以上。另外,铺装的材质颜色及材质也应该区分于其他的坡道,在道路设计中应该考虑设置行人步行台阶,多方面考虑人性化设计[4]。还应避免多段路交叉。另外,道路的转弯处要注意相关的设计原则,若道路弯道弧度不符合规范,可能会影响过往车辆的顺利通行。道路应该主次分明,道路铺装不仅可以通过色彩不同、材质不同、宽度不同、走向不同区别不同的道路,还可以在道路等关键部位设置相对醒目的标志,道路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群体的安全性,需要设置专用的便捷通道和保护措施,通常在不便通行或者需要转弯和存在一定高差的区域都应设置导盲块,利用特定的铺装引导盲人。
3 安全性景观在设施、小品方面的营造
在设施与小品上的景观雕塑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等人员的安全性,避免使用人群攀爬雕塑从而跌落等相关事故。另外,在雕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存在锐利的尖角部分,以免刺伤行人造成受伤等事故,为了人们安全性的考虑,其雕塑表面应尽量圆滑,避免雕塑施工及安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倒塌等事故,并且注重选择雕塑材料,如果选用摩擦力较大的材质可能会造成行人的擦伤等事故,具有声动和光影效果的雕塑,应该避免由于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失误或者设备器件的损坏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在道路的交叉处应该设置引导标志,在残障人士等群体不便通过的路段,需要提前设置标识,警示标志应设置在较为醒目的位置。灯光设计要避免强光直接照射人们的肉眼,因为当强光照射眼球时可能会使人们突然晕眩看不清事物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适用人群的舒适度,还要为人们切实地带来便利,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着重考虑人性化设计,尽可能满足适用人群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方面的升华和相关文化的提升[5]。
4 安全性景观在水体设计方面的营造
在水体方面,首先应考虑水体的深度问题,一般在小面积静水池中,深度应该保持在0.5~1m,若同时作为泳池使用,深度一般保持在0.5~1.5m,水深应控制在0.2m 以内,并且需要在池底设置有防滑措施,设计原则上考虑安全性。在流水和跌水方面,应注意在溪水景观的水道中,可以采用填充卵石的方法,在材质上进行区分,起到引导行人的作用,避免人们看不清水流的高差而造成的坠落、碰撞等事故,流水的深度应设置在0.2~0.3m,在设计跌水景观时,为了避免人们过分靠近,可以采用一定的遮挡物或者植物营造高低错落的景观,对景观空间起到一定的阻隔。现如今城市发展中更加注重环境给人们带来的舒适体验和宜居环境的展现[6]。在喷泉的设置原则中,应该注重其水质的干净程度,需要采用清洁水,管道设置时应增设消毒除菌措施净化水质,水池中采用溢水口可以防止在喷泉无故损坏或者停止使用后水质变得不够理想等相关现象的发生,也便于人们去维修与清理。且水下的照明灯具通常具有不稳定因素,如发热量比较大容易损坏等,可能对过往行人造成伤害,只有在水中才能进行使用。
5 安全性景观在防水与驳岸方面的营造
防水与驳岸方面,在水面附近地下的空间或者建筑,需要避免水体渗漏所造成的损坏,应该考虑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另外,如果水面上存在人口数量过于庞大等不稳定因素时,河岸不能达到稳定的情况时,应考虑采用人工驳岸的方法,防止其坍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保证过往人群的安全性[7]。以免游人过于靠近水体而发生危险。驳岸周围也应当在游人容易发现的地方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语,给予一定警示,并配套有相应的应急设施。
6 结语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了解在开放式空间景观设计中,安全性景观设计的作用愈加突出,不仅提高人们的舒适度还可以使设计更加具备科学化与合理化,在设计中落实安全性原则,更快地发展与完善安全性景观,促进城市的景观安全性,打造安全性景观城市形象,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采用安全性景观设计理念,不仅可以满足美学的审美要求,还能对人们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减少和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作为当代的一名园林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承以往园林中优秀的部分,也需要提升其中的文化,提炼出更加完善的设计理念,跟上时代发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人居环境,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更加长远地稳定发展安全性景观。现如今的开放式空间的建造,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最大化发挥空间的优势,只有这样不断完善发展,开放式空间才能更好地为人们建造富有现代活力的游憩空间,只有将安全性原则细化到方方面面,城市的公共空间才能得到更加稳健的良好上升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