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策略
2021-12-09白亚平
白亚平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环卫园林所,陕西榆林 718699)
风景园林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能提升城市的美观程度,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规划的关键构成部分。随着城市文化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人们意识到了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借助于植物学和艺术学,可将植物设计作为景观重点,充分展现植物的景观作用,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美丽的植物景观,有效提升风景园林效果,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1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是由天然生长或人工培育的灌木、乔木、草、珍贵树种所构成,其生长季节和色彩存在着一些差异。植物景观作为园林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基本来自于自然界,设计师重新进行搭配,能展现较为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的关注[1]。
随着植物景观学的进一步发展,植物在进行景色塑造及设计时,逐渐形成了植物景观,并且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1)因植物的地理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植物景观的地域性明显。全球的地理气候多样,不同区域的植物生长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植物的类型差别较为明显,种类丰富,为植物设计提供了丰富选择。(2)因不同植物的类型多样,植物景观也存在多样性。在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过程中,会出现多种不同效果,植物种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景观。(3)因季节变化,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会出现颜色及形态的转变,为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考虑植物的季节性,了解不同植物的生理及生态特征,才能灵活应用不同类型的植物,展现各类风格的植物景观。
2 植物景观设计的现实情况
2.1 植物景观的地域特征并不明显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和配置时,通常会将市场来源作为关注重点,选择在市场中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集中的树种,导致各个区域营造的植物景观类似,没有展现地域特色,乡土植物应用较少,没有充分展现生态景观特色[2]。在此过程中,外来植物的应用较少,限制了当地植物群落的发展。
2.2 植物景观品种较为固定
当前,各个城市为了提升绿化面积,一般会运用模块化进行建设,导致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大规模应用某一品种,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组合不同类型植物,不但不利于展现植物景观效果,还降低了植物的生态效果。
2.3 植物的主次并不明确
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因没有对植物景观主题形成明确认识,随意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导致植物景观的主次并不明确,空间构成问题较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的植物色彩较为固定,一般都将绿色作为主色调,彩色植物的应用较少,缺乏应用开花植物及芳香植物,导致植物景观无法清晰地分出主次,层次存在问题[3]。
3 植物景观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策略
3.1 选择植物景观类型
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时,可主要运用乔木、灌木等体积较大的植物,再搭配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展现不同植物景观层次的主体特征。之后再组合不同规格、数量及处在不同位置的地被、草花等,构建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使其发挥自身的生态效应,展现美丽的植被景观。在此过程中,还应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提升绿色植被覆盖率。为此,要从系统、全面的角度搭配植物种类,增强植物景观效果,为植物景观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持[4]。
此外,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应科学合理地布局景观绿地。如可多样化组合植物,使其展现出更加多样的视觉效果。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可考虑时空转变,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充分体现自然美感。
3.2 植物景观规划要科学合理
植物是开展景观规划最为关键的因素,为此,要关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时,不但要从整体角度出发,还应使植物景观与其他设计要素产生更加紧密的关联,构成园林景观,提升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此外,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时,要随机应变,根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出适当调整,分析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植物景观设计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植物景观设计能达到预期效果。
3.3 考虑现实情况及环境特点
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方案设计时,应做好整体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不随意选择植物种类[5]。(1)应该从系统、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风景园林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土壤、水温、大气及季节变化等情况,选择最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2)深入分析当地文化条件,找出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植物类型,充分借助植物弘扬当地传统文化。(3)做好走访调查工作,分析人们较为喜爱的植物,并将其应用于植物景观设计中,此外,还应该考虑植物的季节转变,充分展现直观、生动的景观效果。
3.4 分析植物的生长特点
(1)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分析整体景观规划及设计思路,考虑植物景观特征及现场的实际状况,并将植物景观和周围的环境相关联,使植物景观和周围环境更具有一致性。(2)分析植物景观的生长特点及生长需求,采取适合的措施,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条件,展现植物的自然特征,使其更具独特性。此外,一般植物生长会受时间影响,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植物景观效果是否能长久保持。
3.5 创新植物景观思维
在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时,不能仅多次应用简单的设计思维,而应从多样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改变植物景观设计的传统模式,确保植物景观设计能和整体环境关联,使植物景观设计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3.6 做好施工配合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按设计要求施工,无法展现设计思维,甚至会影响风景园林的最终效果,为此,要及时做好调解工作。(1)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选择适宜的方式解决。(2)应该考虑园林景观最终需要达成的效果,并尽最大努力保证园林景观建设能达成预期目标。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和施工人员的沟通、交流,为植物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支持,良好的养护工作可提升植物成活率,使风景园林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6]。
4 植物景观设计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
随着城市经济水平提升,人们越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一般情况下,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规划要遵循以下2 点原则:(1)考虑人们的现实需求,充分提升风景园林的实用性。(2)坚持顺其自然,确保生态平衡,充分地尊重自然规律,借助人工手段模拟自然,为人们提供与自然相似的环境,使人们感受大自然的舒适。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对植物景观设计有了更高要求。但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分析植物类型、色彩等,并根据规划合理配置,才能有效增强植物景观设计能力,为人们营造适宜的植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