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景观的空间类型与设计探究
2021-12-09陈丹
陈丹
(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雄安新区 071700)
1 现代园林景观的内涵
园林是指借助一定的空间范围,运用工程技术以及相应的艺术手段,通过对地形、种植的花草树木、建筑等进行改造、布置,进而使之能够形成具备自然美的环境氛围。园林景观中有很多元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更加重视,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有效优化城市园林绿化配置,实现其艺术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美感,也能够通过园林设计,使其效果更加明显。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重视景观空间结构,使其能够实现空间、景观的有效搭配,进而设计出被广泛接受的主题景观。既可以满足现代人对园林的观赏需求,也可以通过有效的空间搭配,使得园林空间更富有内涵,更具有实用性。
2 现代园林景观的空间类型
2.1 边界空间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边界空间是根据空间的边界有无来进行区分,如距离景墙等景观可以形成有边界的屏障物,并对空间进行大致的分割。当前的园林景观空间主要有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以及围合空间,对于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有着不同的理念,因此也有着不同的边界空间,一些大环境的园林中,往往是开敞或者半开敞的空间,如南山寺滨海酒店中的大面积草坪,就是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来给人形成一种更为开阔的感觉。对于一些较小的庭院设计,往往是半开敞或者围合空间,如三亚的一些度假酒店都是采取这种设计理念。
2.2 内外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内外空间可以进一步对园林本身的空间进行缩小和放大,园林的外向空间在原理上是不影响其内向空间设计的。如果外向空间与内向空间充分结合,能够做到相得益彰,使整个园林的空间感呈现出来,如苏州的拙政园内部空间,庭院设计非常丰富,其能够恰好观望到远处的虎丘塔,这一外向空间的延伸,使得这个庭院更有韵味。在古典园林常使用这种设计理念,现代园林景观中,更应当融入这种设计类型。
2.3 层次空间
层次空间是在园林环境中,景深空间的变化得以体现在层次空间中,能够使得整个园林景观空间的景深更有层次感,景深的层次变化也丰富了整个园林的审美效果,通过空间变化层次叠加,使得园林中的视觉更加具有冲击力。
2.4 序列空间
园林景观中的序列空间是通过开端、过程、高潮、结尾这一系列的联系而形成的空间,在景观的入口处有具体的引导,并且辅以相应的元素进行联合,使得各个空间区域有机结合,形成较为统一的主题。
2.5 “灰空间”
在园林中灰空间的应用较为广泛,这种空间并不属于室外空间,也不属于室内空间,但是其作用非常大,能够将建筑的绝对空间与外部空间相互联系,弱化整个建筑本身的沉重感,同时又能够给人带来空间的转变,灰空间是当前园林景观中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而其展现的形式也非常多,比如建筑物周围的凉亭花架,既能够设置座椅椅供人休憩,也可以种植花草作为点缀。
3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3.1 融入现代理念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融入有效的空间处理方式,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引导景观视线,进一步增强园林景观的趣味性、可观性,园林的艺术效果展现能够给人更强的视觉感受,而人们对于新鲜的事物会感到非常新奇。因此,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空间的变化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在园林景观中通过点与其面对的景物之间的视线连接,进而实现对景观的设计。在设计中也应当实现借景,将园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色有机地组织到园内来,使之成为园内景色的一部分。三亚很多滨海度假酒店都使用这种方法,借助海景来扩大园林的设计空间;像南山四中也应用这种方式,增强中国古典园林庭院中的空间感。
园林景观设计要实现高效化,首先要融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重视细节、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本身就是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核心成分,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应当实现理念与实践的融合,这样才能将现代的园林管理理念与传统的园林工艺相结合,打造更多的亮点。实现细节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需要针对传统的景观设计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予以加强,从理念、制度以及养护等各个层面来使得园林设计更加规范化。
3.2 重视精细化施工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丰富园林景观内涵,调整园林空间环境,植物与地形充分结合,可以进一步消除由于地形对景观的影响,通过小岛楼阁以及水生植物的有效搭配,使园林的空间感和色彩感相互配合,层次分明,将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进一步呈现空间结构轮廓,并且以四季的交替使得空间园林的变化更加明显,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能够给人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空间。
在设计中,需要有效调整园林空间的环境。在园林中,绿色能使整个园林的色调更加统一,使得环境优美舒适。因此,通过有效地搭配植物材料,可进一步促进空间环境更加协调,满足景观设计的基本需求。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应做到高效化与便捷化,为了方便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细节化管理可有效解决园林设计的难点。首先,通过降低施工难度,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工作效率。对不同的植物要选取不同的水土环境,结合园林建设初期的建设理念与需求,选取用地土壤,让植被能在合适的条件下保持更强的生命力,降低后期维护植被覆盖的时间成本及管理成本。要根据目标区域科学地选取植物种类,不仅保障园林建设效果,也要通过合理的植被搭配提升其成活能力,结合植物的四季生长特性、水土特性划分种植空间,使园林在四季更迭过程中仍然能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假山、水池、凉亭等建设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要通过精细化、严格化把控保障施工质量。
3.3 提高人员素质
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维护水平。园林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其中的工作较为繁琐、周期较长,同时也需要在专业领域具有扎实基础的技术人才,才能够开展养护工作。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景观设计队伍应当符合整个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需求。无论是从施肥、防虫方面,还是从浇灌、修剪等方面,都需要落实高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核心素养。要结合园林景观养护工作的特征建立规章制度,如通过构建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工作人员,支持技术人员。对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专门的资金奖励来激发人员的学习工作热情。
3.4 做好整形与修剪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对植物等做好整形与剪修工作,不仅为其腾出空间,确保其茁长成长,更可以确保园林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美观性,为人们提供可供欣赏的效果。在整形修剪中,主要可以分为人工、自然以及混剪等方式。通过相关的管护人员予以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对其进行艺术设计,保证园林植物有稀有密、错落有致。比如乔木应保证笔直挺拔,固定栓护杆不能过早去除,以免导致乔木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弯曲的现象。成年树木要尽量保证去除其中的不规则枝叶,因为如果存在过多的小枝叶,会在大风天气时出现连根拔起的现象。根据审美的需求,可以将灌木设计成球形、方形等。要及时清理园林中的落叶,确保其具备更健康的生长环境。对于常见的病害,如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要做好防治工作,除了使用如托布津、多菌灵等药物以外,还要保持植物的清洁等,在修剪后也可以进行喷药操作。
3.5 加强宣传教育
园林景观管理最终应落实到宣传教育层面。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需要强化媒体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建立专门的咨询网站,定期发放相关的宣传单页,针对园林绿化建设等组织公益活动。在其中要渗透关于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居民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现代居民的绿化环保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绿化保护群体当中。可借助植树节等节日来组织各个社区开展植树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来为城市景观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景观设计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错落有致的景观设计,使得其空间感更强,借助植物的线条、颜色等自然美,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合的空间氛围。现代园林景观的空间类型有很多,需要结合具体需求来对其进行设计,满足空间需求,以营造多彩的园林空间,增强其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