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桩桩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处理
2021-12-09陈涛涛
陈涛涛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建设工程不断增加,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桩基施工是桥梁建设的核心内容,桩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桩基施工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中存在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难度加大,且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在处理相关问题时,需要考虑实际的施工情况,分析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处理方法,提升桥梁建设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概述及桥梁钻孔桩桩基施工的特点
1.1 工程概述
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EMZQ-12 标段站前工程,施工地点在四川省西昌市境内,起点里程为DK440+500,终点里程为DK458+425.76,工程建设全长21.384km。本标段梁式桥全部为钻孔桩基础,其中特大桥4 座、大桥3 座、中桥12 座,总计钻孔桩桩基2164 根/97422 延米,平均桩长45m,桩径为Φ1.25m 或Φ1.0m。
1.2 桥梁钻孔桩桩基的施工特点
钻孔桩桩基是利用钻机成孔后,在孔内下设钢筋笼和使用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的桥梁基础,能够提高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桥梁设计的要求。在桩基施工中主要有以下特点:旋挖钻在施工过程中噪声小,没有震动,不会侧移,无烟气排风,所以不会对周边环境、建筑群、路面和地下设施等产生影响。桩身刚度强,具有强大的竖向和横向荷载能力。桩径、桩长、桩顶、桩底高程等可以按照要求进行调整和选择,对于层面高低不平的适应性较强。较之于沉桩减少了搬运、吊置、捶击等环节对桩基质量的影响。此外钻孔桩无预制工序,施工设备简单,工期效率高,适用于不同硬度的岩层[1]。冲击钻施工时震动大,需要对施工周围有隔震要求的建筑和危房采取一定的保护手段。冲击钻具有很好的钻孔性能,能对较硬的地层进行钻孔且效率高,适用于硬度较高的岩层或风化岩层及不同的硬脆的地质环境等。但在施工中,排屑较为困难,对于软质地质和黏度大的土层地质施工难度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桥梁钻孔桩桩基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2.1 塌孔问题与处理
塌孔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一般会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形成,主要形成原因有:其一,混凝土浆液黏稠性小,护壁效果欠佳,容易出现漏水情况;护筒埋置过浅,周围封堵处理不密实产生渗水;护筒底部土层厚度不足,导致发生渗水,进而使得泥浆水头高度不符合标准,对孔壁产生的压力不足。其二,在钻孔过程中,停钻时间过长,孔内水头无法保持在相应的水位线上,导致水头对孔壁压力降低。其三,在提升钻头时或放置钢筋笼过程中与孔壁产生碰撞。其四,孔内水流失导致水头高度不足。清孔后没有及时灌注混凝土。其五,施工现场附近有大型的设备或车辆运行产生震动。
预防措施:其一,在施工前,根据设计部门的地质勘查资料,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进行了解,计算出准确的泥浆配比例、泥浆黏度与钻孔速度。其二,在埋置护筒过程中,要对底部进行夯实,确保护筒安装后回填的密实度。在水中振动沉入护筒作业时,根据地质资料务必将护筒穿过淤泥及透水层,确保护筒衔接处的密实性。其三,在阻抗过程中,无特殊情况应进行连续施工作业。其四,在提升钻头时或放置钢筋笼过程中应保持垂直,避免与孔壁发生碰撞。其五,当不具备灌注条件时不宜进行清孔。其六,在钻孔时,尽量减少周围大型设备和车辆的运行。
处理方案:在该工程中,出现了轻微的塌孔问题。在处理时,把泥浆的比重加大,提高泥浆的水头,增强水头压力,有效地防止了塌孔问题的发生。若是发生严重塌孔时,要马上使用砂类土或片石进行回填,也可使用5%~6%的水泥砂浆黏土进行回填。必要时可以将钻机移开,防止被埋入孔内,待稳定后重新钻孔。
2.2 弯曲和缩颈问题与处理
通常在软硬岩石互层钻孔施工时,容易发生桩基弯曲。在处理时,将钻头提到弯曲部位并对该部位进行多次冲孔,直至其正直为止[2]。该工程中出现了严重弯孔问题,处理方法采用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弯曲位置上部50~100cm 处,等待填料沉实后重新进行钻孔。此种处理方式也适用于解决梅花孔、探头石等问题。缩颈问题主要是塑性土膨胀引起的。为防止缩颈问题发生,应重视对泥浆质量的控制,减少泥浆失水量。在钻孔成孔时,要注意加大泵量,提升成孔速度。经过一定时间后,在孔壁逐步形成泥皮时,要注意防止孔壁渗水,减少膨胀发生的概率。必要时也可加大钻头,使用上下反复扫孔方式增大孔径。
2.3 卡钻问题与处理
形成原因:其一,孔内出现缩孔、探头石、梅花孔或孔内掉块。其二,下钻过猛或钢丝绳的松紧度未调节好,超出设计长度导致钻锤倾倒,卡在孔壁上。其三,冲击钻在黏土层施工中冲程过大或泥浆太稠。
处理方案:在钻孔过程中,要上下轻微地提动钻锤,适当进行转动,以方便提出钻锤;在下钻时,不应太快太猛;在钻锤补焊时,确保孔径与尺寸吻合,采用合适的冲程量,以防止锤头倾倒。发生卡钻时,不能强制提出,需上下左右尝试轻提,或用小冲锤进行冲击,若还未能解决,可使用滑轮组或小爆破进行强提。
2.4 桩身倾斜、中心偏移问题与处理
形成原因:其一,钻机在工作过程中未处于水平位置,或者施工场地的平整度和压实程度与标准不符,导致钻机发生不均匀沉降。其二,土层软硬度不均匀,遇到孤石导致锤头或钻头受到不均匀用力。其三,在水上作业时,钻机状态不平稳或钻孔平台稳固性较差。其四,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钻孔遇到障碍,致使锤头位置偏向一侧。
在该工程中,对于桩身倾斜采用主动纠偏法,按照地质勘探的资料对倾斜岩层的方向、厚度、倾角、顶部高程等进行判定,同时与施工完成的桩基钻孔资料做出对比,以此明确钻孔偏斜的精准高程。当钻孔接触到倾斜岩层顶部时,把片石黏土抛向孔内,同时进行冲击钻进,使用小到中冲程,提锤高度在1~2m 内,每次抛投片石黏土的方量为0.3~0.5m3,孔内厚度值达到0.4~0.6m,直到钻孔穿过倾斜岩层。
2.5 断桩问题与处理
形成原因:其一,导管无法拨动,且挂在钢筋笼上。其二,吊车延误拔管时机,致使导管被混凝土抱死,不能拔起。其三,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过高,致使导管底部与混凝土面发生脱离[3]。
预防措施:其一,在进行灌注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确保灌注操作过程能够连续进行。其二,在灌注前,要了解天气状况,科学安排灌注的具体时间。其三,在灌注时,必须控制好导管的预埋深度,通常在2m 以上。其四,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一边拔导管一边灌注,并安排专业人员实时监测混凝土顶面的上升高度,为确定导管上拔速度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提升导管时,要保持匀速、平稳,慢慢提升,随时关注导管埋入深度,注意导管埋入不能过深或脱离混凝土面。
处理措施:其一,该工程中特大桥桩基6#-2 在混凝土浇筑到15m 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导致断桩。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将直径1.9m 的护筒打入断桩位置以下3m 处,向内部注入泥浆封住地下水;再从侧面打井对其进行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直至抽干积水;接着人工使用空压机把1.5m 的混凝土凿除,并将其清除干净后,涂水泥浆重新浇筑到桩顶。其二,特大桥0#-4 桩基钻孔到28m 时,因延误拔管时机发生断桩。在处理时,先安排专业人员潜入水下对钢筋笼进行气割,取出22m 钢筋笼,因位置过于狭窄,剩余钢筋笼无法割除;采用片石回填到钢筋笼顶部50cm 处;接着使用冲击钻重新冲孔,锤重应达到5t 以上,才能把钢筋和混凝土冲碎。在操作中,要连续使用强力磁铁把碎渣吸出,当冲击至原来桩标高下方20cm 处时止,重新进行桩基浇筑。其三,特大桥12#-5 桩基利用超声检测发现距离桩顶6.5~6.8m 截面处未有波速,可能发生断桩。处理方法是:采用小口径钻机在桩身钻出2 个或3 个小孔到断桩处,使用高压水对断桩处进行冲洗,利用其中一个小孔作为压浆孔,另外的小孔作为返浆孔,用高压泵对孔内注入高标号水泥浆直至返浆孔返浆后,将其堵塞,继续向孔内注入适量的水泥浆,并做好保压。
2.6 导管进水问题与处理
形成原因:其一,在灌注中,混凝土方量不足或导管口与孔底间距过大,导致混凝土不能没入导管底口,或导管埋入得过浅,导致泥浆从导管底口进入。其二,导管接头不严密,接头处导管高气囊把橡皮垫挤出,致使导管焊缝处遭到破坏,水从接头和与焊缝处流入。其三,在灌注时,导管上下提升用力过猛,破坏接头处的橡胶垫使水流入。其四,操作不当、机械制动不到位或测深不精确,当导管底口拔离地面时涌入泥水。
预防措施:其一,在灌注前,准备足够的混凝土方量,并确保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保持在30~40cm 范围内。其二,选择高质量的橡胶皮垫和导管,若导管存在破碎问题需进行补焊或不使用,安装导管要严把质量关,要让导管接头处水密性符合标准。其三,在灌注过程中,导管上下抽动的力度不宜过大、过猛。其四,拆除导管前,要进行认真测量与计算,保证导管埋入深度的准确性。
在该工程施工中,因首批灌注方量不足出现进水问题,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在首批混凝土封底不成功的情况下,发生导管进水,马上将导管提出,利用抓斗把孔底的混凝土清除,接着下管重新进行灌注。需要注意的是,在拔出导管时,即刻安排施工人员拆除导管并进行清洗,同时快速把安装底塞的导管插入距混凝土表面下方2.5m 处,继续灌注,导管向上提升0.5m,最后按照初灌要求进行灌注。
3 结语
以上是结合案例,对桥梁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进行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经过实践证明,上述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对提升桥梁桩基施工质量发挥了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