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湘市五尖山国有林场山顶困难林地造林技术探讨

2021-12-09汤震

现代园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林地林场树种

汤震

(临湘市五尖山国有林场,湖南临湘 414300)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不仅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关系人民福祉及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而且在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上。分别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有林场须首当其中,不仅要加快自身建设,还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现有森林质量的前提下,及早摸索出山顶困难林地造林技术,以期快速提高国土绿化率及森林蓄积量。

1 林场基本情况

林场位于城区西南1km处,总面积1780hm2,全部为林业用地,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向坡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合多种林木生长,但北坡上部风害、雪压现象严重,制约了林木的生长。建场几十年来,通过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基本上都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率连年加大,林分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森林生态效能得到完善。但在一些较高海拔的山顶及北坡地带,由于坡陡土薄、石砾含量大、缺水缺肥,加之易遭受风害冰雪影响。在这些特定条件下,以往都是按照常规模式营造,从而导致年复一年造林不见林,使得林地利用率大打折扣。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整地不切实际

整地质量的好坏是造林成败的基础,在以往的营林生产中,出现山顶困难林地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以往在这些地段造林,基本上都是采用“一锄穴”方式,并且随挖穴、随栽植,缺乏穴位风化的过程。这样一锄穴方式既无法让栽植的苗木根系舒展,也无法蓄水保肥,幼苗得不到应有的水肥供应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2.2 选树不适林地

树种选择是造林成败的关键,以往造林树种选择千篇一律,山下深厚肥沃地段造杉木,山顶土层瘠薄地段也是造杉木,而不是从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上来考虑树种的选择,因此,不见林是必然。

2.3 初植密度偏低

初植密度的高低是决定造林成败的重要环节。过往的营造林中往往忽略了这点,不论是山坡,还是山顶;不论是阴坡,还是阳坡;不论是陡坡,还是缓坡,初植密度都是一个标准,这就导致山顶、阴坡、陡坡地段苗木因缺水、缺肥或受冰雪、风害影响而不能正常生长,以致林分迟迟不能郁闭。有的成为“小老头林”,有的直接枯死,最终是造林不见林。

2.4 树种配置单一

造林树种的合理配置是决定造林成败的重要手段。以往在树种配置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树种配置的重要性。小班造林不考虑立地条件好坏,采用单一树种,多为纯林,不仅会造成林木间争肥争水,还会引发诸多病虫害。

2.5 管护不到位

加强新造林管护是促其成林的保障。山顶困难林地造林基本上是屡造屡败,屡败屡造,容易给管理者带来厌烦情绪,加上财力不足,任树木自生自灭,最终的结果就是年年造、年年不见林。

3 造林技术措施

山顶困难林地由于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按常规技术造林,成功率不到30%。只有针对不同地段(块)的自然林地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营造林措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林地清理

改全面清理为有选择性的清理,保留和保护林地中有培养前途的乔灌树种和珍稀树种。这些树种是经过激烈的自然竞争而保存下来的,对山顶困难林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往往会成为山顶困难林地绿化的先锋树种。全面清除林地内无用的杂草、灌木、藤蔓,并按一定间距沿水平带堆放压实,让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2 整地挖穴

3.2.1 细致整地。山顶困难地段坡陡土薄,易造成水土流失,应改全垦整地为穴垦整地,挖穴规格不小于40cm×40cm×50cm,局部条件相对较好的可扩大到60cm×60cm×50cm,成“品”字形排列。如遇岩石裸露地,可不局限于株行距挖穴,挖穴时将表土取放一侧,心土取放另一侧,填穴时将表土填入穴底,然后再填心土。山顶地段虽然腐殖质层薄,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肥力,也是改善立地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方法。整地时间应在11月上旬完成,确保所挖穴位及新土有60d以上的风化期。

3.2.2 借填客土。由于山顶土壤瘠薄,石砾含量大,苗木栽植时由于少土无法压实,不能保证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同时,在压实过程中,石砾还会伤及苗木根系,所以,植穴借填客土是保证苗木成活的有效措施。为减少造林开支,客土时应“就近不就远”。填穴时无论是本土回填,还是借填客土,每穴应混合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促使土壤及早形成合理的团粒结构。

3.3 树种选择

林场位于城郊,在功能定位上以生态效益为主,因此,造林树种的选择较为广泛,包括乔木、灌木、针叶、常绿、落叶树种,其中,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3.4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对于造林来说尤为重要。第一,造林苗木应选择2~3年生的容器苗或带土球苗木,如有特殊需求,则按实际要求确定苗木大小。第二,栽植前可做修枝、去叶、截干处理,以降低风害及水分蒸腾。第三,选择具有“四证一签”的良种壮苗,不得使用来源不清、未经检疫的苗木。第四,调运苗木不要过分考虑运输成本,尽量做到随取随运随栽。第五,装运苗木时轻拿轻放,且不能过分挤压,土球苗木只能平放一层,不能堆积,以免伤及枝条或导致土球破损。

3.5 造林

3.5.1 栽植时间。特殊地段造林要充分遵循自然规律,栽植时间为树液萌动前的1~2个月,如果造林任务较重,可提前到上年的12月。

3.5.2 树种配置。根据功能地位可选择多个树种,如乔灌混交、针阔混交、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等多种类型配置方式。

3.5.3 造林密度。以幼林能够迅速郁闭成林为标准,并综合考虑立地条件、培养目的、树种特性确定各林种、树种的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控制在150~330株/667m2。

3.5.4 苗木栽植。栽植水平是确定苗木成活的关键,栽植时必须做到根舒苗正、分层压实。上层复土成龟背型或反坡型,穴靠里端以便留蓄雨水。保持苗木水分平衡,浇足定根水,确保苗木成活。

3.5 抚育管理

山顶困难林地虽然林木生长缓慢,但藤蔓植物体现出极强的生长优势,它们或缠绕,或攀援直立至盖顶,即使是成年大树,若被侵害,其生长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新造林的抚育管理至关重要。

(1)从造林至郁闭成林,每年抚育管理不得少于2次,局部地段甚至要3次。其中,5~6月进行1次兜抚扩穴,9~10月进行1次刀抚,特殊情况下7~8月增加1次刀抚,避免让杂灌藤蔓与苗木争水肥、阳光。割除的杂灌藤蔓等剩余物,按带状堆放在苗木空隙间,并压实让其腐烂,不仅增加了有机质,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结合幼林抚育,667m2追施1000kg有机肥或75kg复合肥,以促进幼树快速生长。(2)当幼树生长到一定高度,结合郁闭情况进行修枝除萌,以利集中养分,促进主干生长。(3)视情况及时做好苗木补植补造工作,补植苗木时须选用相同大小的全苗。(4)强化日常管理,科学防治林木病虫害,建立管护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5)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火灾是森林的“头号杀手”,加强防火宣传教育,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同时,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尽量杜绝火灾隐患。

4 结语

森林资源是人类的绿色“福利”,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往往带有掠夺性,使昔日茫茫林海变成了荒山秃岭。随之带来的是泥石流加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雪山线提高等系列问题的出现。因此,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之一。以林场山顶困难林地造林为例,从林地清理、造林整地、树种选择、苗木质量、苗木栽植、抚育管理等技术方面入手,通过采取技术手段,探索出一条成功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林地林场树种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加强国有林场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Summer Is Coming
树种的志向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