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卓越创新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1-12-09孟蕲翾吴友根杨东梅
孟蕲翾,吴友根 *,于 靖,杨东梅,敖 霄
(1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2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3 海南大学图书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园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园艺人才的培养也就愈显重要。但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陈旧、重复、交叉现象严重,教学内容缺乏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较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等。为解决上述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园艺卓越创新班,培养创新型园艺专业人才,丰富园艺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园艺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1 园艺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园艺学科建设不断发展,以培育英才为目的,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科建设的不断强化和提升,也对园艺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园艺领域的综合发展,培养拔尖创新性园艺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1.1 园艺产业发展亟需大量具有扎实且丰富知识的园艺专业人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信息加速融合,加快更新。这意味着现今的园艺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加强知识掌握的深度,同时也需要拓展知识的广度,才能符合当前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我国高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教学结构等方面来看,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园艺领域教学人员中半数以上为70 后甚至更大,他们所了解到的基础性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更新性不强,教学过程中在知识拓展的丰富性及知识的新颖性方面存在滞后;从学科教学结构上看,大多数学校的授课内容过于老套,缺少领域内新课程的开拓,创新性的培养教育也有待增强。从师资、教学结构、创新培养等方面入手,高校着重培养大量具有扎实且丰富园艺专业知识的人才,是我国园艺产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由大变强的迫切需要。
1.2 推进我国园艺国际化需要培养卓越型人才 中国是园艺产业大国,园艺产业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园艺产业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进入新时代,我国园艺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上的激烈竞争压力。目前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增强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去不断优化和发展园艺产业,这其中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性拔尖人才加入到我国园艺产业的建设中,高校本科生作为当代最具力量和创新性的人才,不断发掘培养拔尖创新型园艺专业人才是提升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迫切需要。
1.3 新时代内涵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面对新时代国家战略布局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全球化与国际农业发展的新动向[2],我国园艺领域高等教育应不断提高全球园艺产业参与度和影响力,积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具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需求能力,切实解决产业瓶颈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人才尤为重要。同时解决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在于需要在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这就需要高校园艺学科能够培养出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专业人才,去服务我国园艺产业的建设。
2 园艺卓越创新班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1 加强课程建设,形成立体化特色化课程教学和学习平台 培养拔尖型园艺专业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先从教学的师资团队、学科结构、学习平台3 方面入手。拥有优秀适宜的师资团队是培养学生的基础,为培养卓越型人才,应综合考虑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擅长领域、实践经验及创新研究等方面,打造一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同时在学科结构方面除了基础性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核心课程,包括核心理论课程体系、核心实践课程体系和核心实验课程体系,并根据地域特点及国内外需求,合理开拓既符合新时代园艺产业需求又具有特色的课程学习,从而在加强特色内容教学的同时,形成一批特色内容的教案,为出版特色教材打下基础;另外,优秀学习平台的打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度的有效手段。打造优秀的学习平台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的特色教学资源依托网络面向全国,从而吸收本领域的优秀人才共同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在互联网多个平台的构建下,向国内外园艺领域各高校组建互动交流学习平台,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习的深度及广度。
2.2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教学手段越来越灵活,微信、微博、抖音、微视频、MOOC、雨课堂等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这大大丰富了高校的教学资源内容。在园艺卓越创新班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充分利用这些多媒体及网络手段,还可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和可利用资源,让学生自行参与到教学短视频的拍摄和制作中来,在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性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造性,这也符合卓越创新班人才的培养要求。另外,在教学方法方面,一方面在合理利用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及“全员专业实践模式/全程专业实践模式”创新性方法,以求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教学模式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全面的立体考评机制,考察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推进园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教学测评体系。
2.3 优化实践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让其在实际的产业发展、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园艺专业的教育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依托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园艺卓越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实践体系也是高效检验教学成果、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直接的方法。优化卓越创新班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可以从专业核心实验课程体系,即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核心专业课的实践性;专业创新实践体系即合理开发核心专业课以外的实践课模块,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同时在硬件设施上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形成高效的核心技能筛选及其训练的途径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还应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各种形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检验并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2.4 结合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为适应新时代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新要求,可加大实验和实践部分的教学任务[3]。通过科研项目,在教学中融入当前园艺领域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其在生产中推广的园艺生产最新技术充实到教材和讲课内容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课堂教学及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验等手段,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基础知识及理论,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而创新也是拔尖人才所需培养的重要能力。另外,对于卓越班同学的创新性培养,应尽早引导学生参加到科研及创新活动中。在实际的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科研项目吸收优秀同学参与其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其对科研的认知;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依托创新类赛事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或课题,自行组建科研团队,教师则作为指导者协助学生完成项目,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研究的自主性、创新性,并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实际科研能力。
3 结语
强国必先强教育,以园艺专业卓越创新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依托,海南大学积极探索并实践园艺专业卓越创新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倡导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为我国园艺产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