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特征及其标准体系探讨
2021-12-09罗建斌
罗建斌,郭 有
(1 江西山和林业工程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南昌 330000;2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包头分局)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经营理念,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论有助于协调森林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有多种定义[1-2],这些定义都是围绕森林资源的属性、利用方向、经济价值、生态功能等不同角度阐述的,具体包括《有关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 年在里约通过)的定义、《赫尔辛基进程》定义、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定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等。通过参考国际有关组织和机构的相关定义,我国把森林可持续经营基本概况为如下核心要点:①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象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②森林可持续经营通过人为措施经营森林,达到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目标;③森林可持续经营要以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等为基础,服务社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产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木质林产品的产出、森林康养产品、森林文化产品等内容;⑤森林可持续经营是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要符合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经济效益相关要求。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特征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征主要包括5 个方面[3-4]:①技术措施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森林可持续经营对技术要求较高,在森林经营措施开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经营技术方案,包括经营的对象、任务、目标、技术措施等,经过专家科学论证以后付诸实施;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森林可持续经营要充分考虑经营过程中的一些困难,选择合适的经营树种,围绕相关的经营措施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③森林资源产品的多样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产品包括木质林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等,是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机结合;④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协调性。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资源的高效培育、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关系密切,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其中的核心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⑤森林经营决策的多样性、智能性。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组织形式、经营模式、数据管理、产品定位等多方面有很大不同。综上所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征较为明显,它突出了与传统林业的本质区别,强调经营者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重要作用,对森林资源产品的价值有了重新的认知,完全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3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技术标准和指标体系
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的作用
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是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具体技术参数或标准范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确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具体方案中的一种定量化的标准尺度,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5 个方面[5]:①科学客观地描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征,并量化评估其实施效果;②通过长期的森林资源连续监测获取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技术参数;③扩展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新概念术语,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基础理论支撑;④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实践,获得社会各领域的支持,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证提供基础科学依据;⑤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通过以上5 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得知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非常重要,它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和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研究和制定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3.2 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指标和标准体系
目前,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和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国际热带木材组织进程(主要确定了应用于森林经营单位水平上的标准和指标)、赫尔辛基进程(主要提出了欧洲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蒙特利尔进程(提出了针对北方温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塔拉波脱倡仪(亚马逊合作条约缔约国主持制定了亚马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非洲干旱区进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署主持制定的包括27 个干旱区国家的标准和指标)、近东进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署主持制定的用于近东地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美洲进程(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中美洲7 个国家制定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以上森林可持续指标和标准体系主要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把森林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来看待,在此基础上获得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功能,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森林资源的质量、生物多样性变化、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的保护与管理、森林的文化价值等。就制定的指标体系的整体情况来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发达国家强调制定全球和区域统一适用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应当区别对待,允许各国和区域有不同的标准和指标体系。针对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际需求,我们既要紧跟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标准体系,也要发展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森林类型的可持续经营技术指标和标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技术。
3.3 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与森林资源经营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应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6-7],具体包括:①统一性。各国家和地区优先按照统一性原则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收集到的指标信息才能共享利用,否则无法在同一尺度下衡量和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效果。②适用性。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森林的类型、结构、功能、发展水平等存在很大差别,在推进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进程中,要充分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需求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各标准体系的特点,从而正确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状况。③独立性。明确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含义不重复并且彼此独立,这样能够保持每个指标的独特功能与作用。④稳定性。在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要保证指标测度的稳定性与连续性。⑤动态性。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既能评价过去与现状,还要预测发展趋势。⑥实用性。在指标体系设计时要考虑到可比性与可测性,即指标简明又可方便获得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