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难以测量,原来是大动脉炎惹的祸
2021-12-09傅昭仪
■傅昭仪
高女士今年41 岁,5 年前因自觉经常胸闷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是肥厚性心肌病。近日她又因为胸闷、甲状腺毒症被送进镇上的医院,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医生便给她开了升压药,但用药后血压也只能维持在70/50 毫米汞柱。之后高女士又被转入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奇怪的是,心电监护仪上显示高女士心率102 次/分,血压189/60 毫米汞柱。不是低血压吗?怎么突然升高了?疑惑之下医生再次复测血压,心电监护仪嗡鸣了许久,最终显示88/64 毫米汞柱。医生又拿出了手动血压计,反复测量双上肢血压,都没能测出准确的数值。
面对这种情况,高女士却很镇定地对医生说:“我的血压一直很低很难测的。”此外,医生还发现她双侧桡动脉和肱动脉的脉搏都摸不到。
根据高女士的症状,医生怀疑她是得了大动脉炎,于是撤去了升压药,再次对她进行四肢血压测定,结果显示双下肢收缩压超过180 毫米汞柱,而上肢收缩压只有50~60 毫米汞柱。接着又给她做了全身动脉MRA 的检查,看着影像上均匀增厚的血管壁,多处狭窄的血管腔,开口狭窄的肾动脉,还有几乎看不到血管的双上肢,医生最终确定高女士是大动脉炎继发高血压引起的心室肥厚,只是狭窄闭塞的双上肢动脉使得上肢血压不能准确反应真实的血压水平。在此之前大家都先入为主,误把肥厚性心肌病所致心功能不全当作患者低血压的原因。
大动脉炎是什么疾病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大血管受累为主的系统性血管炎,好发于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及地区的年轻女性。
大动脉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锁骨下动脉、颈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肺动脉等也常受累,慢性的血管壁全层炎症可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或扩张、动脉瘤等结构改变,从而影响血供脏器发生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当锁骨下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等好发部位发生狭窄病变时,均易导致高血压。因此,高血压、双侧血压不对称、脉搏减弱或消失等为大动脉炎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其中,大动脉炎发生肾动脉受累者,又称为“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是大动脉炎患者继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大动脉炎患者中,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约占38.0%~76.2%,继发性高血压发生率约为65.6%~83.6%。
所以,高血压是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患者的早期表现,若未能早期识别、早期诊断,任其进展,则可能引起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恶性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甚至心、脑、眼等重要靶器官不可逆损害等。
如何识别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病变部位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等也可受累。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缺血的症状与体征。40 岁以下女性具有下列表现一项以上者,应怀疑可能患了大动脉炎:
1.肢体疲乏无力
比如,开始行走数十或数百米之后,就感觉双腿酸痛、发沉、无力,甚至出现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再次行走可再次出现,该症状叫作间歇性跛行。类似症状还可出现在上肢运动时。
2.无脉、脉弱或脉搏不对称
两侧桡动脉、足背动脉不对称,一侧摸不到或者两侧均摸不到脉搏波动,或者脉搏非常微弱。
3.血压不对称、测不出或近期异常升高
血压不对称是指两侧压差大于20 毫米汞柱。如,左上肢血压140/80 毫米汞柱,右上肢血压110/60 毫米汞柱。
4.不明原因的发热或颈部疼痛
当然,并不是只有青年女性才会得大动脉炎,男性、中老年人也可能患病。所以,当出现以上情况时,应立即就诊治疗。
大动脉炎继发高血压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改变生活方式都是降压治疗的基础。
合理膳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 克以下,鼓励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当饮用健康饮品,如适量咖啡、绿茶和黑茶等。
限制饮酒
不提倡饮酒;如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 克,即葡萄酒小于100 毫升~150 毫升,或啤酒小于250 毫升~500 毫升,或白酒小于25 毫升~50 毫升,女性减半量。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酒。
控制体重
减少热量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腰围(男性<94 厘米,女性<80 厘米),有利于预防血压升高和降低已升高的血压。
适当体育锻炼
推荐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5~7 天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或游泳,每次至少30 分钟。对于高血压控制不稳定或重度高血压者以休息为主,可采用缓和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
药物治疗
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这五大类药物均可作为起始治疗及维持治疗的选择。
联合治疗是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除ACEI 和ARB 不能联合应用外,多采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还可以选择α 受体阻滞剂、中枢性降压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