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
2021-12-09马媛,李恒
马 媛,李 恒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激励传统创新的主要因素是基于对更高收益水平的预期,而对于绿色创新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作为一个环境规制刚刚启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企业绿色创新也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本研究更侧重于对外部商业环境的讨论,在可能的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了未来政策预期和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此外,结合企业家创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技术创新等理论,同时考虑管理者机会的感知、外部网络支撑和创新的不确定性等对技术创新影响较大的因素,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论框架。
一、绿色创新及其特殊性
绿色创新在国外的同类文献中也被称为环境创新,指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创新主体开展的关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组织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探索、改进和与之有关的应用活动[1]。相较于传统创新而言,绿色创新的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会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其出发点是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生产效率曲线的改变。因此,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工艺或污染处理技术,绿色创新成果或者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或者提高了环境质量,因而,在知识外溢这一外部性特征的基础上,绿色创新又具有了第二重外部性特征。双重外部性特征的存在决定了在传统商业环境下创新主体缺乏绿色创新的主动性。
二、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战略的视角
早期的战略管理研究较关注政治、经济、技术等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而忽视了自然环境对企业经营的约束。1995年,Hart 率先将自然环境与企业的资源基础结合起来,认为对自然环境的管理也可以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此后,以Sharma、Christmann、Rennings、Berrone 等为主的一些学者开始对企业环境管理的异质性进行研究,建立环境战略的研究分支,并从企业的资源基础[2]、管理者感知[3]、利益相关者压力[4]、制度压力[5]等角度阐述或实证了它们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
(二)技术创新的视角
关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动力模型,较为经典的有Scherer的技术推动论、Schmookler 的市场拉动论、List 的政府启动论、Schumpeter 的企业家创新偏好驱动论、Nelson的技术轨迹推动论、Haken 的自组织理论等。总体而言,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或制约,是内外部各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作为外部市场和内部组织之间的桥梁,企业家(管理者)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创新的原动力[6]。
(三)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自20 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激起了很多地区民众的愤怒,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此后,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如何使用税收、罚款、财政政策等工具将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内化为企业成本。环境规制是迫使企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既包括来自政府方面的管制,也包括来自公众方面的监督[7]。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管制还存在着条块分割、规制竞赛、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规制的效果[8]。
(四)创新经济学的视角
不确定性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而且不能低估[9]。虽然通过试验性开发和试生产阶段可以大大降低技术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些阶段的结局在完成之前是无法知晓的。此外,中试、试生产、试验性销售之后,某种技术不确定仍然存在于这些创新的初级阶段。成功创新者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能在开发阶段努力查出并排除隐患。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得大多数公司在大多数时间内不愿承担较为开放性类型的创新。
(五)计划行为理论
Ajzen 的计划行为理论是分析个体行为和企业行为的重要理论工具。Ajzen 认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是解释个体(企业)行为倾向的主要因素[10]。态度指的是个体对于行为正向或负向的评价,由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所决定。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执行或者意图执行某项行为时感受到的外界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重要的群体或个人。感知行为控制反映的则是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行为进行控制的感知程度,它受行为个体感知到的推动或阻碍行为影响。Ajzen 认为,行为取决于意图,而态度、主管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则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意图。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结合环境战略、技术创新、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炼了五个与绿色创新有关的驱动因素,具体关系如图1 所示。根据环境战略和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析出管理者的机会感知这一驱动因素,作为在企业中掌握关键资源和决策权的少数人,管理者对于制定战略规划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意图和将要采取的行为。根据制度经济学和环境战略的研究成果,析出政策预期和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两个驱动因素,作为环境规制的主要力量。它们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规范者,企业经营中要面对这些主观规范的压力。根据资源基础观、技术创新和创新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析出外部网络支撑和技术的不确定两个驱动因素,外部资源的获取状况和技术创新不确定等因素将会影响到企业经济行为过程中的感知控制。最终这五个要素推动了企业的绿色创新。
图1 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
三、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的作用分析
(一)管理者的机会感知
战略管理中的高阶梯队理论认为,高层管理人员的认知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经理、高管对事件(信息)的认知帮助他们有效地存储和加工信息,进而形成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企业行为。战略决策的差异不是由于信息的差别,而是由于管理者个人的认知风格和诠释的不同。
(二)政策预期
制度的不确定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而我国经济格局正处于由追求高速增长向追求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转型制度的不完备、变化快、不确定性高、执行机制不健全等特征,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深刻影响。虽然中央政府制定的环境规制政策越来越完备和严格,但是在具体执行层面却存在着不确定性,从而形成了规制和执行的脱钩,进一步影响了企业对此做出的反应。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的规制竞赛、管理机构的条块分割、监督体系的不透明。
(三)利益相关者的压力
利益相关者指的是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集团(个人)或者受组织活动影响的集团(个人),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股东、社区、媒体和其他利益集团。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社团组织运动也逐渐兴起。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只有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做出积极响应的企业才能实现未来的良性发展。
(四)外部网络支撑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外部系统为企业提供了其经营中必需的、稀缺的、关键的资源,因而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创新也不例外。现代企业的创新来源已经扩展至用户和供应商、大学和研究机构、竞争者,甚至于其他国家。通过开放,企业能够从外部获得资源弥补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通过全面吸收全方位的创新要素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外部资源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社会资本是一种掌控资源的能力,它可以促进不同来源的信息交流,从而加强资源的获取。社会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三种形式的信息利益,即信息量、信息多样化和信息丰富性。
(五)创新的不确定
不确定程度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即便投资的期望回报很高,但是由于存在不确定性,企业一般也会推迟执行该项目,直到不确定性消除。企业在开展绿色创新时一般都会涉及不可逆投资,不确定性的存在将影响绿色创新的开展。
作为创新活动,其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本身的不确定,另一方面表现在市场的不确定。创新不仅需要技术知识,也需要市场的承认,即所谓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
结语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结合环境战略、创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并充分考虑绿色创新的特殊性,建立了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