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2-08孟祥立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与潜能。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询问环境,教给学生正确的设疑方法,把握好提问时机几个方面,分析了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的方式方法,旨在不断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问能力,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意识;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1-0061-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与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使其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1]。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提问勇气

传统教育理念强调严师出高徒,教育者也认为严肃、严格的教育氛围才能使学生爱学习、有教养。然而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课堂氛围比较压抑,学生容易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在课堂上和教师互动、交流。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先选择适当且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其学习热情。首先,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师生和谐、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彼此宽容的教学氛围,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此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其次,教师要多鼓励与引导学生,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常会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甚至会提出一些比较幼稚、可笑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多引导与鼓励学生,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2]。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书写“直”字时中间少写了一横,此时,一位平常非常沉默寡言的学生主動举手,指出了教师的错误,这位教师不仅及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还充分表扬了该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后,这名学生更加自信,在后续的课堂中明显增加了提问次数,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二、布置询问环境,增强学生提问意识

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营造与布置询问环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提问[3]。例如,教师可在教室内选择一个角落设置“问题角”,带领学生动手制作“长”满问题的“问题树”,或者在教室门口挂上“问题盒”,让学生在课堂或课下收集各种问题,将自己的问题展示出来,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逐渐增强问题意识。小学生天性爱玩,游戏所体现出的合作性、娱乐性与小学生身心特点非常相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4]。

例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初读课文,之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问题扑克牌”这一活动中,即各小组结合文章内容提出几个问题,把问题写在纸条上,贴到扑克牌后面,之后,每个小组之间互相抽取对方小组的扑克牌,结合扑克牌背面展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给出答案。在这一趣味化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增强了提问意识,还锻炼了提问思维,提升了提问能力。

三、教授给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培养其提问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教授给学生正确、科学的提问方法,紧抓最佳问题焦点,以有效激活小学生的问题思维[5]。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的题目都是文眼,因此,在教学这些课文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以题目为中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就可先让学生结合题目提出问题。通过思考和分析题目,有的学生提出:“这是一篇和借箭有关的故事吗?”有的学生提出:“‘借’是个动词,难道草船是一个人吗?”还有的学生提出:“这是向谁借箭呢?对方会借给他吗?”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为后续新课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围绕题目进行提问,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中心思想来提问,即让学生结合文章中心段落或中心句提出问题,并在问题思考与分析中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基于“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一句话来提出问题,如“花生有什么用?”“怎样才能让花生有用?”“它的用处体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以花生为主题来写一篇文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中心句进行提问,又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文章脉络与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提问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结合中心句提出问题,不断增强自身的提问能力。

四、把握好提问时机,帮助学生养成提问习惯

要想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及提问能力,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布置询问环境、教授给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外,教师还要把握好提问时机。首先,教师可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提问,即让学生在预习期间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或记录下来,在课堂学习时集中解决[6]。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会在预习阶段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个故事写的是周瑜通过算计诸葛亮,让诸葛亮完成制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而诸葛亮以借箭的方式完成。那么这个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写《周瑜与诸葛亮之战》?”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疑问,在后续课堂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解答心中的疑问。而通过认真学习,学生也会明白为什么作者会将题目定为《草船借箭》,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提问。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学生对侵略者的各种无耻行为感到愤怒,此时,教师可基于学生目前获得的情感体验,引导其提出延伸性问题,如“被侵略者掠夺的珍宝目前在哪里?”“这些珍宝是否还可以回到中国?”这些延伸性问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拓展其学习思维。

结  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能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增强其提问能力,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提问方向,养成提问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李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6):34.

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提问[J].参花(下半月),2019(02):93.

高曼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55.

王娟.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提问的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版),2018(07):35.

杨小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摭談[J].新课程,2020(29):174-175.

李杰.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137.

作者简介:孟祥立(1967.10-),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