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无锡拈花湾小镇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1-12-08蔡海燕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发展创新多元化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无锡拈花湾小镇正是文化旅游的代表性项目。本文通过分析拈花湾小镇的近况,景区禅文化的特点,细致探讨了目前拈花湾必须创新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分创新意见,力图帮助拈花湾小镇向功能多元化的休闲度假小镇转型,打造具有深远影响的禅意小镇,给其他从业者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无锡拈花湾小镇;禅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创新

本文索引:蔡海燕.<标题>[J].商展经济,2021(22):-040.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2.10

隨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富裕起来的游客不再醉心于以资源为导向、参观蜻蜓点水、内涵层次不足的粗放式观光旅游文化。相反,他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文化体验颇具特色、旅行深入其中、满足旅游情感、放松心灵的高吸引力、高层次性、高品位的符合旅游文化的产品。无锡拈花湾小镇正是这一文化旅游的代表性项目。从游客需求出发,目前景区需要不断发展创新,满足游客精神和情感需求,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1 拈花湾小镇概况

1.1 拈花湾简介

无锡拈花湾禅意小镇坐落在无锡马山太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处于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名称来源于“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与灵山文化同宗同源。2012年,灵山被选为世界佛教永久会址,作为会址核心的拈花小镇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2015年开园之后,无数朝圣香客纷至沓来,成为无锡旅游行业的一张名片。目前,拈花湾距离无锡市区30千米,占地106.67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千米,拈花湾通过特殊的佛教建筑、禅意文化,打造了多元文化旅游体验,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独特魅力的宗教文化旅游胜地。

1.2 功能分区

拈花湾禅意小镇地处洼地、丘陵起伏、水网密布,因此设计师根据其独有的特点,规划了“五谷”“一街”“一堂”的布局,从高空俯瞰,构成了佛祖拈花的总体结构。“五谷”即云门谷、竹溪谷、银杏谷、禅心谷、鹿鸣谷,酷似佛祖的五根手指,主要功能集中于酒店、商务、度假等配套设施。“一街”即香月花街,位于佛手掌心,是拈花湾的核心商业街区。“一堂”即胥山大禅堂,位于手掌底,是拈花湾的大型禅修体验场所。功能划分清晰明快,区域分配合理有序,并且与佛教主题紧密结合,充满禅意元素。

1.3 主题定位

拈花湾作为灵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以“禅”为主题元素,所谓“禅”是指心态安宁、生活安康,与目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市民需要慢生活、心灵获得安详的诉求不谋而合。“禅”连接了灵山文化景区整体的佛教文化与旅行度假双重命题,正是这种巧妙的结合,让拈花湾拥有了“东方禅意生活乐土,世界心灵度假花园”的总体定位。

2 拈花湾内在的禅意美学

拈花湾整体外在构造处于佛祖拈花之姿态,走进拈花湾,会发现在整体布局、假山水泉、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宁静的禅意美学。

2.1 禅意美学在庭院中的表现

拈花湾的庭院布满了日式枯草与各类苔藓,体现了晨钟暮鼓的肃穆氛围,这些植物除了有很强的观赏性之外,还具有极其鲜明的佛学含义,从而烘托清冷孤寂的禅意气氛。一草一木在庭院成为精神的象征,营造了空灵之美、宁静之美、生生不息之感,与本身所有的树木、怪石和谐统一、静中有动、移步换景之处生动自然,达到了高度和谐。

2.2 禅意美学在室内与建筑的表现

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秉持禅意所讲求的“简、素、寂”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设计拈花湾时,选用唐宋时期的禅意风格,雍容中带有返璞归真之感。中国禅宗的“清正雅和”强调重视精神生活,透过线条、点面达到精神世界的规律变化,明心见性,最终达到超然物外的洒脱境界。因此,拈花湾建筑的空间设计不讲究富丽堂皇,而是用最简单的天然素材进行装修美化,用自然传统的手法加以点缀,设计理念上追随魏晋,“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让湖山秋月都在户牖之间停留。落实在实践上,建筑主要选择大气的唐宋建筑,屋顶选用茅草,一层层向上铺实,也称为“苫庐”。这些茅草是设计师不远辛苦从20多种茅草中选择,既有不易损坏且遮风挡雨的现实因素,又营造出宁静高远的风味。整体建筑大气朴素、大巧若拙,身坐其中,会对生活有着极其深厚的新的感悟。

2.3 禅学美意在商业街的体现

拈花湾小镇的核心商业区称为“香月花街”,有餐饮、民宿、茶艺、佛教周边等商业活动,商铺出售的产品大多具有浓厚的禅意文化。行走在香月花街,附近有主题客栈,装修整体风格透露禅味,名字简单古朴,似乎都有着佛教典故,如“一池荷叶”“一花一世界”,单从名字就让游客内心得到放松,往日严肃的禅宗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商业风味不见铜臭,禅意悠然。

3 拈花湾迫切需要创新发展的原因

3.1 游客需求转变

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文化旅游成为一项重要的消费者需求。每年黄金周全国2亿人出行可以看出其需求的旺盛。目前,我国文化旅游的主要矛盾在于消费者旺盛的需求与好的旅游产品严重不足。就拈花湾来看,2017年整个拈花湾有1500个床位,平均入住率不足70%,整体平均房价高达650元,这也验证了“不缺消费者,只缺好产品”的论断。拈花湾作为整个灵山景区的重要项目,独具特色的禅意度假产品,对于目前社会普遍焦虑,精神高度紧绷的市民来说,是极有吸引力的。因此从需求出发,目前景区需要不断发展创新,满足游客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

3.2 景区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升级

目前无锡灵山已经开发了三期工程,第一期灵山大佛、第二期九龙灌浴、第三期梵宫,这三期不断创新,最终推动整个景区的生命周期不断增加,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年访问量已经突破300万。但是从供给层面来看,虽然整个景区的发展良好,但是游客多为一日游,二日三日游极为稀少。因此,拈花湾就需要从供给层面出发,通过提供度假、休闲、研学、商务会议等服务和项目,完成从观光景区向度假村的蜕变。拈花湾的创新发展,从供给层面来看,只有增加休闲功能,才能增加游客的参观时间,从而提高过夜率,带动更多的附加消费。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拈花湾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因此,需要改变以观光为主的单一模式,成为具有吃、住、养生、禅修、研学、休闲、度假、购物、文创多功能的旅游度假小镇。

3.3 盈利压力巨大

虽然整个灵山景区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5A级景区,但是账面总资产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对拈花湾的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无法转变为流动资产,现金流压力巨大。灵山集团先期投入的40亿元,虽然可以得到6亿元的毛利润,但是扣除折旧、员工工资、赋税等,利润几乎为0,总资产收益也极微薄,单靠景区收费很难维持集团的盈利水平,因此拈花湾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拈花湾定位的休闲度假小镇,可以极大地增加商品消费收入,并且促进过夜率显著提高,从而获得丰厚的住宿报酬,因此,休闲度假小镇必然是整个景区未来盈利的方向。

4 拈花湾禅意小镇的创新路径

4.1 旅游产品升级

4.1.1 深度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

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体验旅游看重的是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感受、体验与享受,而不是往日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蜻蜓点水式旅游,强调的是深入理解与放松心灵。通过深入参加互动活动,可以感受旅游产品细节之处的独具匠心,体验旅游产品的魅力,得到更加直观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首先,开发“避世”体验产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生活烦恼与日俱增,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桃花源”,逃避现实的纷纷扰扰,短暂避世,挣脱束缚,获得内心的平静,感受人生的真谛。拈花湾依托湖光山色与唐宋建筑,给人们抄经、打坐、手作、禅食、禅修等全新体验,让人们可以抛开一切包袱,获得内心的平静。

目前,拈花湾在远山堂和妙音台都有免费的抄经体验课。抄经是指用最虔诚的心把佛经逐字抄写下来,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抄经是一次人生的历练与修行,净化心灵,让浮躁的心静下来。拈花湾经行更是一次超然物外的体验,通过组织游客身穿蓑衣、手持竹杖,行走于湖光山色中,感受一蓑烟雨任平生,与自然近距离接触,返璞归真。在此基础上,可增加拈花禅食的体验,新鲜的食材,简单的口感,素雅的环境,还原了食物本味,逃离目前流行的重油重辣,在竹林間、溪水边追求味境结合,体会禅食文化。

其次,开发研学体验产品。文化旅行能否成功,除了让游客体验禅文化化,还要让游客在每次旅行中有所学习,见从未见,闻从未闻,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因此拈花湾需要开设更多的禅意手工体验,比如花艺、茶艺、陶艺、绘画、书法、拓印、传统手工艺制作、茶食制作等,这些活动普遍内敛安静,与禅意主题极度契合,从而完成每一项活动,带走自己的作品,感受乐趣与成就感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之后的满足,更好地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最后,开发娱乐体验产品。拈花湾需要定期组织主题活动,精心设计旅行线路,一步一景,逐渐融入禅学的境界中。娱乐作为旅行最本质的起点,建立禅文化娱乐场馆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在小镇开设小型场馆作为娱乐体验的空间,引入先进的视觉技术,如可以在电子屏幕上点燃蜡烛、开启禅文化视频游戏、放飞孔明灯等,简单的小游戏却让人感受到轻松、自在,从而达到治愈心灵的作用。

4.1.2 丰富夜间旅行产品

针对城市上班族喜欢夜间出行的特点,夜晚时段也成为一部分年轻人旅行最重要的时间。拈花湾应该抓住这一需求变化,抓紧打造夜游活动,通过开设夜间旅游活动,如放灯活动、灯光秀、水幕电影、禅乐歌舞表演等,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停留,并留宿景区客栈及酒店,带动周边产业链发展。由于拈花湾以禅文化为落脚点,因此设计活动时,“禅”就要成为研发重点,最终形成白日游灵山、晚上宿拈花小镇的旅游方式,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4.2 深度挖掘佛教文化

禅文化是我国佛教文化的精髓,拈花湾是根据佛祖拈花一笑设计打造的,为了深挖佛教文化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和打造中,可精细雕刻小镇中的主要街区,力求让每一处都充满禅意。拈花湾在未来设计中一定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感,行走其中,可以看到堂馆内游客在抄写经书,竹林深处有人在虔诚地经行,河边有善男信女在放荷花灯等,这正是拈花小镇与其他休闲村不一样的地方。

4.3 精心刻画景观美学

禅文化内涵需要外在景观作为载体,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的相得益彰成为禅意文化最好的诠释。在未来拈花湾的发展中,必须将这种感觉发挥到极致,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无论是园林景观、田园景观、亭台楼阁、桥榭厅堂、室内装潢,都要细致表达禅文化的核心诉求,让游客从来到小镇时,便被古朴墙头,高耸佛塔所吸引,流连忘返。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在拈花湾漫步,未来设计一定要发扬工匠精神,无论是茅草屋,还是周围的竹篱笆,都要精心选材、合理设计,融合禅意景观与实用功能的优点,做到既自然又可以经受风吹日晒,兼顾美学与实用。

4.4 延续旅游配套产业链

目前,拈花湾的商业体系虽然已经渐有规模,但是稍显单薄,因此未来拈花湾商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兼顾餐饮、住宿、零售、文创、休闲娱乐、体验活动等部分,这些商业设施除了承担住、食、购物、文创等经济功能之外,还需要有文化展览、游客互动等复合型功能,做到每一个店铺在经营场所的基础上,承担文化传播和体验的重任。商业功能被旅游文化与休闲体验弱化,在闲逛中产生消费欲望,构成更高层次的文旅商业生态。

餐饮方面,拈花湾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经济水平,建设不同价位、不同档次的素斋与颇有格调的餐厅,并且设计一些颇具特色的下午茶食。在运营过程中,拈花湾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对商户进行筛选、调整,更好地切合佛教文化,让业态比例更加和谐,从而进一步突出小镇特色。住宿方面,拈花湾最具特色的住宿,既要发展高星级的主题度假酒店,如现有的五星级酒店波罗蜜多酒店,又要发展各具特色、经济实惠的禅意客栈,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

5 结语

目前拈花湾特色的禅文化,一度引得众人效仿,为了一直保持龙头地位,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旅游作为一种追逐新奇的活动,景区如果故步自封,或者简单复制和借鉴最终只能走向没落。因此,拈花湾不能停止思考、停止创新,只有提升自己,精耕禅文化,寻找个性化,才能让以拈花湾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常克.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J].经济视野,2014(2):20-21.

冯捷蕴.北京旅游形象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J].旅游学刊,2011(9):19-20.

杜凯丽,冯晓兵.基于ABC分析法的饭店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13-114.

邓茜.景区开发过程中特色产品的开发——以洋浦古盐田为例[J].商情,2014(48):114-114.

黎洁.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62-65.

杨崇君,贺霄,赵雪情.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宜昌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7):143-144.

李妍.谈旅游节事活动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5):25-25.

冯捷蕴.北京旅游形象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J].旅游学刊,2011(3):17-18.

猜你喜欢

发展创新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市场发展趋势下的电子商务运营教学研究
物流化背景下物流货运险的发展与创新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与发展创新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