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教育信息化超前布局
2021-12-08刘增辉
刘增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总结经验、谋划未来,对中国教育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质量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大会开幕式上,围绕如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决策者、研究者、实践者进行了深度研讨与交流。对大会报告进行梳理,可以看到,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同以往的教育信息化新格局即将出现:经过20年不懈探索,中国的信息化道路已经形成,并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着影响;在20年铸就的坚实基础上,中国教育信息化再次超前布局,以托起现代化中国;在高质量旗帜下,高等继续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一起,以“重塑”汇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洪流。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超前布局 终身学习 高质量
布局,以教育信息化应对国际竞争
鉴往才能知来。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再创美好未来。
“筚路蓝缕、春华秋实”是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雷朝滋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历程的概括。他说,“二十年前,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在首届远程教育大会上作了《中国远程教育波浪式发展的启示》报告,引起了国内关于远程教育发展的大讨论,从而开启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历史
进程。”
经过20年努力,到“十三五”末,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突破: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引领教育变革的作用日益凸显;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全国学校和师生全部纳入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日益健全,形成了“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良好局面。
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基本形成。雷朝滋对此予以阐述:“始终立足中国国情、教情,注重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从教育信息化入手,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这是20年前,当现代信息技术初现端倪之时,党和政府所确立的方向。20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它不但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未来,也将对全球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正是由于对方向的坚信与坚持,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才有了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成功实践:近3亿师生从被动变主动,“停课不停学”,实现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年奋进开拓,教育信息化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面对我国科技要从跟跑转向并跑、领跑,教育信息化应如何砥砺奋进,继续前行?
雷朝滋强调,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中国教育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选择。要以信息化推进教育体系的深层次、系统性、全方位变革,为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撑。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做好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开篇布局。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重要的规划和政策文件,形成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工作部署。《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将于近期发布实施。
第二,要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要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
第三,要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生态。要向教育薄弱地区学校师生共享优质资源,实施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助力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教育振兴。
第四,要深化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促进教学和管理模式变革。要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重塑,高等继续教育在规范中前行
谈起教育信息化,以开放教育、网络教育为代表的高等继续教育无疑是开路先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表示,在新征程上,要提高对远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远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服务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民素质、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远程教育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对开放远程教育20年的风雨兼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给出这样的评价:总的来看,不同名义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针对性地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他同时指出,一路走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暴露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題还比较严重,极大影响了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治理和重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内外部环境,是我们当前面临需要解决、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林宇表示,教育部的改革思路已经明确,即问题导向,力求实效。当前,要解决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解决定位不清问题。总结评估和结束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重新划分为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开放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种形式,逐步实现高校内部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相同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总体达到同一水平。
解决无序扩张问题。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质量挂钩,制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基本条件指标,行政逐级核定下达招生计划;运用自考系统面向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和开放学历教育开展抽考,对抽考合格率低的办学单位给予调减招生计划、整顿办学直至停招处理。
解决教学空心化和办学不规范问题。健全专业标准、办学规范,制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开展办学专项评估。
解决办学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全面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严格招生、学籍和考试管理。鼓励各办学主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招生、教学、考试、学籍、证书、收费等各环节的一体化全流程管理。
消解高校非学历教育风险隐患。明确高校非学历教育要以学校已有优质资源为依托和范围,明确高校非学历教育的校内立项和管理流程及责任,构建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新机制。
林宇表示,教育部正筹备召开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计划出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意见、“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办学体系顺畅、质量标准完整、学习方式灵活、办学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有效、保障机制健全”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发展格局。
携手,构建全球教育抗疫共同体
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之一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今,这一目标正逐步变成现实。中国教育在疫情面前的出色表现,让世界把目光转向中国。2021年8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召开的一次远程视频会议上,ACE主席泰德·米切尔提出了一個议题:疫情之下中国大学如何保障教育教学?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对不分种族、不分民族扩散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只有守望相助,风雨同担,才能共渡难关。大会上,全球教育界携起手来,秉承全球教育抗疫共同体的理念,研讨如何以远程教育应对疫情,如何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助力终身学习,使全球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
就中国教育的基本经验,管培俊表示,中国的大学能够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一难以想象的事情,根本上得益于我们的制度优势,而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我们远程教育的功能优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主任夏泽翰(Prof. Shahbaz Khan)表示,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讨论“数字化进程中的终身学习”,非常契合当下情境。当前疫情规模如此之大,几乎影响到了全球整个教育体系,许多国家都没有做好应对准备。现在,这些大学在逐渐完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加强在线教育能力建设,以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课程。
他认为,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和提升开放远程教育的质量,中国的远程教育在培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放送大学校长岩永雅也(Masaya Iwanaga)表示,疫情发生后,日本的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改变之前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但迫于疫情发展,他们在教学中开始采取远程模式,教师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开始称颂远程教学的益处和方便。他说,学校计划在未来几年实现多个在线教学目标,并将积极与中国国家开放大学以及世界其他远程开放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交流。
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莎·坎瓦尔(Asha Singh Kanwar)说,数字化时代要实现所有人的终身学习,就必须要超越寻常所开展的教育实践,转变当前的教育范式。要高度关注正式教育向非正式教育和正式教育的融合转变,对政府而言,应聚焦利用整体和持续的方法,来变革社会。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家开放大学,在抗击疫情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目标奋进。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指出,《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印发一年多来,开放大学体系的愿景目标更明确了,即打造在线教育的主要平台、终身教育的主要平台、灵活教育的平台、对外合作的平台;开放大学的主责主业更聚焦了,即学历教育创优提质、社会培训开疆扩土、老年教育做优做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使社会培训成为开放教育新品牌、社区教育成为国民学习新渠道、老年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新亮点;开放大学的实现路径更清晰了,即完成四个转变: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从学历补偿向知识补充转变、从文凭提升向技能提高转变、从重视线上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变;开放大学当前任务更细化了,即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化、现代化、多样化;开放大学的发力点更精准了,即在教与学上齐发力——聚焦“三教改革”,推进“金课”建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单科试点,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学生服务的新模式。
创新,以技术促进教育变革
教育信息化需要全社会参与,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多年来,包括华为、平安在内的众多互联网企业,与教育信息化相伴而行,以不断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为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生教育集团董事会主席李学春表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是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他建议,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云端一体化的数字化学习空间,二是移动的教与学实施协同,三是全面的智能大数据服务,四是安全的云教育基础。围绕这四大核心,民生教育已形成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线上+线下,学历+非学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学历贯通,招培就全链条一体化覆盖的业务体系,已初步建成具有规模的数字化继续教育服务平台。
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智慧教育脱颖而出,这是教育在信息时代的新升华,是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的新阶段。众多互联网企业抓住这一热点,试图使教育信息化迈上新台阶。目前,弘成教育结合“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运用一系列先进算法,在自适应学习平台、智能陪练、智能刷题、基于能力模型智能排课等领域都已经有落地
应用。
就继续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如何落地和突破,弘成教育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校董黄波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突破点和教学难点,要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应用场景,用好教学和学习平台中的数据来提升过程管理效率;要做持续的系统信息化基础工作,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和数据和标签体系,为今后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送提供积累和框架。此外,还要使用教学和培训平台大幅度提升教学和学习效率。
尤其可贵的是,作为在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互联网教育企业,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在一带一路、脱贫助困、乡村振兴、抗击疫情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及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刻,这些企业都挺身而出,以各种形式提供支持。未来,在中国教育信息化之路上,无疑将镌刻下他们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