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
2021-12-08樊登勇
樊登勇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要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在专业课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来立德树人。中职学生缺乏积极学习动机,且自我思政意识不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多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思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那么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发现思政点呢,我以《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为列,给大家分享我的教学思路和做法,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我校车辆工程系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据国家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和课程规范,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根本,帮助学生深化认知、强化技能、内化素养为目标。课程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结合,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在进行课程思政时,“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效果如何”这四个问题是教师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既是从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层面设计。然后,可从“五个环节”来厘清思路,基本环节即是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过程。重点环节是体验,即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着重自我体验与感悟,关键环节是引导,即是引导方式和引导类型的思考,难点环节是评价,即评价意识和评价方法,核心环节是融合,即思政与本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达到润物无声。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拟定
思政目標的拟定不能突兀,要结合专业知识,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点,巧妙自然的植入,实现在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以课程为列,可通过以下方式植入来设定目标。
(一)通过维保时规范、标准作业的职业素养和认识某技能大师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植入劳动教育。
(二)通过对比新能源汽车分析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利用,培养学生辩证认识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关系,树立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三)通过对比销量,认识某国产品牌汽车的崛起到发展到强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品牌自信,树立学生献身建设制造强国,报效祖国的梦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四)通过分析某品牌汽车智能技术的引用涉及威胁到国家安全,培养学生建立一种科学思维,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事物,而不是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
(一)从”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维护保养要求规范操作,如在更换机滤时对扭力有要求,旧机油要排放干净等,这就是对车主负责,是职业素养的体现,做好这些就要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通过行业内技能大师的事迹感染,了解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联系到学生工匠精神、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的培养;通过尾气吸排装置,联系到环境保护,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对比,联系到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的思考,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分析与专业关联的国家战略来思政:从汽车制造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任务等相关知识,了解由制造大国到强国转变,主动关注国家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方向,对比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汽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品牌自信。
(三)从“安全”中以小见大来思政:由维保作业安全防护联系到汽车安全,从智能技术的应用到网络安全,引入某品牌汽车涉及国家安全,引导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事物,树立捍卫国家安全意识。
(四)以学生为中心挖掘思政元素:把学生的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各方面活动与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价值引领、文化建设、人文素养等方面寻求思政融入点。
(五)从行业发展与社会时局挖掘思政元素:迫于某国对中国华为施加芯片禁令之后,各大芯片供应商难以继续向华为供货,但华为攻坚克难,研制出了麒麟芯片并应用于手机,思考目前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汽车芯片的地位越来越高,高新技术将会不断运用于汽车芯片上,引导学生一定要居安思危,正确认识国情,核心技术买不来,科技强国要靠自身不懈努力。
四、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施
课程可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企业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学情分析出发,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制订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动态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两条线并行,最终达到一个知识迁移应用和德育育人的成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课前检测、课堂提问、任务执行以及课后作业”等环节,约束学生完成课程内容学习,注重课程的深度、完成的时间以及学习效果,同时结合专业知识,通过前述的思政切入点,以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政。在教学实施中,力求达到专业和思政教育,都有课前初步构建、课中完善构建、课后深化构建的立体式结构,以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贯彻执行立德树人要求的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的“三全育人”模式。
五、结语
专业课程教学中中要实现立德树人,就要挖掘思政元素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点,才能实现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在教书时要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是首要,其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综合素养和实施能力,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再有课程思政是聚合行动,需要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深入交流,相互促进,形成强大合力。所有课堂都应有育人功能,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以学生为中心,并像盐溶于水一样“润思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价值观、爱国主义、人文素养、生态保护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赵蒙成.构建“课程思政”生态圈[N].中国教育报,2019-05-07(11).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