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带徒现状、困境与机制建构
2021-12-08何勇
摘 要: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保证,但在实践中,企业师傅带徒的管理过程普遍存在政府部门缺少操作规范和标准、行业协会纽带的作用未有效发挥、职业院校师傅管理受局限、合作企业主体意识不到位、企业师傅与学徒关系不融洽等系列问题。为此,我国应制定企业师傅选评标准,建立培训鉴定基地;行业协会应提高站位,发挥纽带作用,制定行业标准;职业院校要深化认识,参与师傅选拔,增强教学保障,严格成效评价;合作企业应增强主体认知,建立师傅选聘规范,完善考评机制;企业师傅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带徒能力。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带徒困境;机制建构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2018年一般项目“产教融合的酒店专业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教学效度研究”(项目编号:Y201840186);宁波市哲科规划2021年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共生研究”(项目编号:G21-3-ZX91);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屮心2021年一般项目“地方特色美食文化挖掘与产业化应用研究——以宁波特色菜点为例”(项目编号:CC21G14)
作者简介:何勇,男,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职业教育、红色文化、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10-0121-07
现代学徒制能够在全国范围顺利试点、充分展现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职业教育外部环境支持与内部动力支撑共同发力的结果。其中,职教师资队伍是保证现代学徒制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依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师傅在学徒培养中占据了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品德的培養任务,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骨干支撑。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以关注院校教师为主,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的重视和培养不足[1]。因此,基于产教融合探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储备数量富足且资质合格的企业师资队伍,纾解企业师傅在带徒上的困境,成为推广现代学徒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诉求
现代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训练与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制度。企业师傅是指在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中,由职业院校聘任可兼任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技术人才或管理骨干,他们专业技艺过硬、岗位经力厚实、社会资源富足,能够对职业院校师资进行必要的补充。因此,企业师傅参加现代学徒制既是我国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要求,又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
(一)政府部门支持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
自2014年教育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在印发的多份教育文件中多次提到鼓励职业院校聘请企业师傅参与人才培养。例如《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文件中提到“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具备职业学校相应岗位任职条件,经过职业学校认定和聘任,可担任专兼职教师,并享受相关待遇”;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颁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指出“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等等。教育文件的密集出台,表明了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认可、肯定以及政策支持。
(二)校企双方需要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
按照职业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要求,其专业需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实践课程和岗位实训课程需要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加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教学和专业指导活动,给学生带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理念。作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企业师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参与教学计划研讨、课程开发等工作,不仅可以为企业扩大知名度,为企业提前锁定一批技术人才,还可以成为现代学徒制中校企合作的沟通桥梁。
二、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带徒的现实困境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虽然企业师傅在学徒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学校管理、企业效益、师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师傅在带徒历程中也需面对以下五方面的困境。
(一)政府部门:有文件规定,但缺少规范和标准
如前所述,近年来,教育部、人社部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发布了多项政策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但对企业师傅的任职资格和执教规范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实施标准。例如,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允许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提出“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这些政策文件都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由“学校自主聘任”,但不同的学校发展和专业设置,其基础不同,需求各异,政府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学校在企业师傅聘任上存在着操作规范难把握,执行标准不严格等问题。
(二)行业协会:有纽带功能,但作用发挥不明显
作为民间的自发组织,行业协会是维系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政府部门对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还未作出明确而清晰的界定,在一些政策文件中还停留在“鼓励”和“倡导”的层面,这使行业协会还“游离”于现代学徒制的机制之外,因而对行业组织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约束力不强[2],多数行业组织没有实质性的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和考核,也没有发布对企业师傅带徒执行标准的行业指南。因此,在对现代学徒制师傅带徒指导方面,行业协会还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桥梁作用。
(三)职业院校:有师傅聘任,但师资管理有局限
理想状态下,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能够聘请到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参与学徒培养,但在现实情况中,不同职业院校的不同专业掌握的企业信息资源以及可以选聘企业师傅的范围非常有限,很多学校请不到企业师傅。因为院校所处的地域位置差异、专业的影响力大小基本决定了合作企业的选拔范围。此外,还有一些职业院校没有全面制订企业师傅的选聘标准和流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现象,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些企业师傅对学生专业指导效果不理想的尴尬局面。
现代学徒制作为新生事物,职业院校对企业师傅的聘请和管理主要集中在院系层面,但由于职业院校系部单位操办精力有限,可以调配的资源也相对短缺,在整个带徒授课期间,企业师傅只要不出现严重的教学事故或者学生投诉的事件,就算完成任务[3]。还有一些学校对到校任教的企业师傅没有提供办公桌椅和休息场所,学校缺乏对企业师傅教学效果的实质性监控和人性化关注,导致企业师傅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工作效果不尽人意。
(四)合作企业:有师傅资源,但主体意识不到位
企业经营规模、经营理念与管理水平差异会导致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能骨干在年龄分布以及经验积累方面存在不均衡性。同时,一些企业因为人员有限,会派遣工作才1~2年甚至是见习期刚满的职工做学徒师傅。例如有的酒店企业因人手不够,对客服务岗位40%~60%多数是实习生,常有实习3~6个月的“老员工”给新来的实习生当师傅的现象。与资历丰富,技艺精湛的企业老师傅相比,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企业师傅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经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企业有师傅资源,但师傅自身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带徒质量也各有不同。
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师傅介入带徒活动存有认识误区,多数看中的是眼前效益,认为成熟工人成本低、上手快,愿意直接到人才市场去招聘熟练员工。对于需要花大力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的学徒培训缺乏长线投资的眼光。此外,企业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带徒的师傅也不够重视,缺少明确的师傅选拔标准,没有对带徒师傅的带徒能力与技巧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对师傅带徒效果也没有明确的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
(五)企业师傅:有参与带徒,但师徒关系欠融洽
目前,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还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缺乏权威的考核规范,不同专业在企业的培训周期长短不一。如机械制造类专业学徒学习时间长达1~2年,酒店服务类专业则只有3~6个月。同时,一方面,有些学徒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原动力不足,不认真参加企业实践,没有完成企业师傅的学习要求,达不到培养目标,师傅有怨气。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师傅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以为将学徒教好了会对自身地位构成威胁,许多“独门绝技”不愿意展现出来教给学徒,学徒也有想法。这些原因致使企业师徒关系没能真正构建,影响到学徒培养质量。
三、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带徒的机制建构
德国、英国、瑞士等西方国家的学徒制实践表明,完善的企业师傅制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保证。因此,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企业师傅制度,才能保证学徒培养质量[4]。
(一)国家层面——制定企业师傅选评标准,建立培训鉴定基地
1.建立企业师傅的资格认证标准。政府部门应借鉴德国、法国等学徒制的成功做法,联系境内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情,采集行业协会、合作企业、职业院校、企业员工和学徒等多方面意见,参考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证的报考要求,探讨设立企业师傅资格证申报标准。政府部门还应充分考虑申报者的思想品德、所在国籍、资格履历、专业背景、工作年限、教学能力等内容,兼顾企业师傅的专业性,对理论方面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参照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人员免去理论和实践检测。此外,政府部门也需规定企业师傅离开原有岗位之后资格证书的注销事项。
2.建立企业师傅带徒的职称考评标准。依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教育部门应系统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企业师傅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将企业师傅知識、技能水平与带徒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分类分级评定。具体实践可以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各个级别的师傅标准可以参考人社部门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规范制定,不同级别的师傅分别指导对应基础的学徒,获取相应的薪酬。企业师傅的带徒人数、培训成效、技术革新等可以作为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对于已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人才可以直接聘为高级师傅。
3.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与学徒认证体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认证系统是现代学徒制有效开展的基础,可以对学徒培养的质量起到鉴定作用,使企业和师傅的责任得到落实[5],而不是将学徒仅仅作为企业的低价劳动力使用。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已经修订完成并发布,而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还在继续完善中。笔者建议在修订中增添对学徒培养效果的检查内容,将职业院校与学徒企业两者的培养标准分开设置,同时加快完善具有行业标准的“1+X”专业证书建设。
4.建立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基地。为规范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师傅认证标准,教育、人社、财政等行政部门可以借助现行的省、市教师培训中心对企业师傅进行专业教学能力培训,也可以依托应用型职教本科院校、示范高职院校,创设企业师傅教育培训基地。企业骨干在通过企业师傅资格认证中心基本条件查核后,需要参加教育能力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再参加专业类培训。同时,培训基地也可以为企业师傅职称提升提供教学培训。
(二)行业协会——提高站位,发挥纽带作用,制定行业标准
1.提高企业师傅的带徒认识。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群体的“娘家”,应提高认识站位,发挥关键作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行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作用,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组织和指导企业提出校企合作意向或者规划,参与校企合作绩效评价,并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推进校企合作”。因此,协会应鼓励企业师傅积极参与带徒,这既是协会的基本职能,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2.发挥政企沟通桥梁作用。行业协会承担着联系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通过职能转移、授权委托等方式,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从国际学徒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来看,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功能,它们可以通过协会发动企业参与调研,汇总调查资料,分析本行业专业人才的供给状况,及时对外发布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信息[6],为社会各类人才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3.制定师傅带徒的行业标准。行业协会成员来自企业生产与服务的前沿,最了解市场的需求,最熟悉企业经营状况、员工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同时又是政府管理的参谋。因此,行业协会需充分发挥自身处于中间地位的优势,主动参与企业师傅带徒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调研、起草、制定等工作,为企业师傅带徒提供权威的专业标准和规范,供各行业企业参考执行。
(三)职业院校——深化认识,参与选拔,增强服务,严格考评
1.深化师傅带徒认识。受教师入编的体制机制限制,职业院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老师数量极少。虽然各校加大了教师在企业的培训力度,对课程进行了改革,但也只能教给学生通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由于师资和企业环境的差异,职业院校的普通教师没法让学习者获取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知识、岗位技能与职业体验,这些有赖于邀请企业师傅参与指导[4]。企业师傅来自一线,熟悉企业岗位需求,对行业发展有比较客观的预判,学校邀请他们加入学徒制师资团队,既可以有效弥补专任教师在知识结构和职业指导上的不足,又可以填补在校教师编制的短缺。同时,企业师傅介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些企业管理骨干在行业任职多年,资历丰富,见识广博;有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有创新创业的经验教训,熟悉企业的生存法则,有着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3];有些企业师傅授课案例真实,生动有趣,技艺高超,指导能力强等。这些企业师傅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专业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增强他们将来从事本行业工作的自信。
2.参与企业师傅人员选拔。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双主体育人,人才的培养靠老师,只有名师才能带出高徒来,企业师傅的选拔至关重要。学校要根据专业需求,主动配合企业参与学徒师傅的选拔,将技术过硬、管理有方、员工认可度高、乐于承担带徒任务的骨干员工选出来,聘为企业师傅参与学徒培养。
3.增强教学保障服务。一方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需要主动为企业师傅提供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和学习资料,提供到校授课的办公室和休息场所以及教学用具;同时,还需主动关心企业师傅到校授课来回的交通安全及用餐补贴,主动联系在企业岗位上带徒的师傅,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经常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学校还要主动协助企业师傅,做好学生即学徒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遵守作息时间与劳动纪律,服从师傅指导,虚心学习,听从师傅的教诲;实时交流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情况,主动解决企业师傅的带徒困惑。
4.严格带徒成效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学徒身份在企业完成专业技能、岗位实践培训,学徒的岗位胜任能力主要依靠企业师傅教授。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学徒的日常学习反馈、阶段性学习考核、技能鉴定等方式,对企业师傅的教学质量和带徒成效进行评价,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四)合作企业——增强主体意识,建立规范,完善机制
1.增强师傅带徒主体意识。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参与学徒制的合作企业提供储备人才需求;二是利用企业在设施设备、专业技术、生产管理、服务场景、文化熏陶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7]。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另一主体,更应关注学生是否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与思想品行,这些素质的培养除依靠学校培养外,还需要企业师傅引导,以便缩短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期,尽快走上到工作岗位,为企业服务、增加利润。因此,合作企业在支持师傅介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可以派遣人员参与班级管理,这不但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还可以及早发现和招收到优秀的职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建立企业师傅选聘规范。据统计分析,依据人社部专业职称晋升规定,培养一个高级技工一般需8~10年,技师要12年,高级技师则需要15年[8]。一个企业职工到了40岁左右,才有可能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艺,并有望成为行业专家。被聘为企业师傅的员工,应该是行业企业对技能过硬、管理有方、能力突出、人品可靠的优秀人才的一种认可和嘉奖。通过建立学徒师傅的选聘规范,对企业师傅规范而严格的资格认证,可以作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一种潜在激励,提高员工作为企业师傅参与带徒的积极性。
3.完善师傅带徒考评机制。一方面,企业师傅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参与指导学徒,付出了辛勤劳动,应该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带徒周期安排,评选带徒优秀师傅,校企双方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也作为升职加薪的一个加分项目,提升师傅的带徒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师傅带徒实行淘汰机制,对考核连续靠后或不合格的师傅进行淘汰。吐故纳新,吸收专业技能优、指导能力强、具有责任心的企业骨干担任学徒师傅,增加对企业师傅的激励作用[9]。
(五)企业师傅——学习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带徒能力
1.主動学习教育教学技能。企业师傅对企业工作环境熟悉,岗位技能熟练,但是很少接受专业的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培训。参与现代学徒制带徒后,企业师傅需要主动学习教育理论,主动向学校专职教师请教教学方法,主动了解学徒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已修的主要课程,主动参加师傅带徒的专业培训。
2.提升带徒能力。企业师傅带徒能力是指具有学徒指导能力,是企业师傅的一项综合带徒能力,它包括对学徒现有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职业品德与发展潜力做出科学的评估[10]。企业师傅需按照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结合企业现实情况,拟定合理的学徒训练计划,再融入到具体的岗位操作过程,对学徒进行流程分析和实践操作,最后从实践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徒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估。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师傅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指导能力等会逐步完善和成熟,带徒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红.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资质问题及其发展探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6(10):57-59.
[2]邓志军,徐跃进.论我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6):9-11.
[3]陶仕娟.高职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管理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50-51.
[4]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1):30-38,117.
[5]郝延春.现代学徒制中师徒关系制度化:变迁历程、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1):38-43.
[6]周琳,梁宁森.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实践症结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03-106.
[7]刘根华,胡彦.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及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46-150.
[8]韩玮,张吉良.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透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83-84.
[9]仇梦华,陈明昆,周玉婧.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带徒弟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28-32.
[10]徐国庆.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学徒制的策略:基于现代性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7(1):79-84.
[责任编辑 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