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知力行三十载 象山继往开来护松青

2021-12-08杨远

浙江林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象山县松材线虫病

杨远

象山县位于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景秀丽,素有“海上仙子国、东方不老岛”之美誉,拥有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花岙岛地质公园、清风寨省级森林公园和南田岛省级森林公园5个自然保护地,面积合计583.4平方公里,位列全市第一。象山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10万亩,其中松林面积3.4万亩、松阔混交林面积7.3万亩、散生松23.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56.2%。

象山县自1991年发现松材线虫病危害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除治措施以遏制病害传播、蔓延,并更新改造、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有效减缓和遏制了松林的消亡速度。近几年来,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大幅减缓,成灾率连续几年控制在2.5%以内,呈现出相对平缓局面。尤其是宁波松兰山旅游度假区景区和象山南田岛省级森林公园景区两个重点防控区域,多年来实施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松林至今仍保持完整,成为综合治理成功典范。同时,各地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由于更新改造和封山育林措施及时得当,防治成效显著,虽然松林面积减少幅度较大,但全县林地林相完整,未造成生态环境实质性破坏。

沉着应对 多重并举 高效防治

1991年,象山县在全省首先发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为6482亩,死树8.48万株,1999年病死树数量达到最高峰,发病面积为27.12万亩,死树株数236.88万株,此后逐年下降。2020—2021年,象山县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已全部完成,共清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3.67万亩,砍伐病死松树1.23万株,完成秋普除治小班561个,清理小班(面积)完成率为100%,烧毁疫木及枝丫134.14万公斤,投工4850人次,投入除治资金158万元。

迅速开展疫情监测。1991年9月,象山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在丹城镇北门村(现丹西街道北门村)发现有松树枯死现象,立即采样送南京林业大学鉴定,经程湖瑞教授确认为松材线虫病;当年9月28日开始,组织11名专业技术干部进行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当时采用坡面为面积统计单位,病死树株数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计算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株数量较实情偏大。疫情发生后的5年内,管理部门要求发现有死松树小班,必须进行采样镜鉴确认,之后因全县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较大,失去镜鉴意义,凡发现死松树的,一律视为松材线虫病。在疫情监测过程中,象山县着重抓好两个环节:首先统一技术标准,县森防站每年召开松材线虫病监测培训会议,就监测时间、监测范围、监测方法作了统一规定;其次确保监测质量,监测员在监测工作结束后,县森防站及时进行抽查复核,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质量。

全面实施疫木清理和除害处理。1991年发生松材线虫病后,象山县委召开常委会、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专题听取汇报,县人民政府立即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总指挥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指挥部(现为县防控农林植物重大疫情指挥部重大林业疫情防控办公室)指导全县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县防控农林植物重大疫情指挥部重大林业疫情防控办公室每年在疫情监测结束后,均召开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下达防治任务,签订责任状,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防治技术方案,把松疫木和枝丫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清理。1999年后,经国家、省林业厅批准,象山县先后创办了三家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定点厂处理松疫木,其中象山县发家家具板材有限公司为全省第一家疫木安全利用企业。2012年后,象山县的松疫木处理以烧毁为主,伐桩采用“剥皮、涂药”的方法进行处理。为了按时完成除治任务,提高除治质量,象山县防控农林植物重大疫情指挥部重大林业疫情防控办公室首先要求乡镇(街道)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落实到村、安排到人;其次,全面、彻底、及时清理发病林地,凡死亡的松树,都必须严格按松材线虫病死木清理的要求进行清理;再次,建立健全以乡镇(街道)林技干部、村护林员为主的二级监理队伍,加快清理进度,减少疫木流失;此外,在时间节点上,重点除治区域的松材线虫病死树清理工作在翌年1月底前完成,一般防治区域的松材线虫病死树清理工作在翌年3月底前完成。疫木清理、除害结束后,县防控农林植物重大疫情指挥部重大林业疫情防控办公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的松材线虫病疫木防治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县财政和上级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左右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

重点区域实施综合防治。对于重点防控区,象山县在全面清理病死木的基础上,还对林地上健康松林采取免疫防治、性诱杀等综合防治手段,杀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阻断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2003年起,在宁波松兰山旅游度假区、象山南田岛省级森林公园先后进行了释放肿腿蜂、喷洒保松灵喷雾、施加松疫克喷粉、悬挂松褐天牛诱捕器、使用噻虫啉喷粉、进行免疫注射等综合防治措施,累计化学防治11万亩、悬挂诱捕器3300只、使用免疫注射25.9万支。为保证免疫防治质量,特别要求防治公司必须采用点工的方式进行防治,并对注射免疫制剂的松树进行逐株编号、登记注射支数,县森防站及当地林业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不定期抽查。

严格疫木管理和检疫执法。做好下山后的疫木管理是杜绝松材线虫病人为传播、确保松材线虫病除治成效的关键环节。从2007年全省开展林业执法专项行动以来,象山县每年组建以森防为主,木检、森林公安等相关单位配合的执法队伍开展林业检疫专项执法行动,对涉木加工企业、个体木材经营户、农民房前屋后进行不定期检查。

强化防治工作督查考核。对照目标责任,定期对防治工作进度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认真查摆问题并抓好整改。象山县要求各鄉镇(街道)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于每月30日前向重大林业疫情防控办公室上报一次除治进度。年底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统一部署,组成考核工作组,对乡镇(街道)防控目标完成情况和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严把防控进度和质量关。平时组织督导组加强对疫情防控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和任务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不定期对疫情除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防控工作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自查自纠不到位,导致疫情扩散蔓延、防控目标任务无法完成的,给予通报并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各地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

坚定信念 化繁为简 致力攻坚

象山县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县疫情目前已趋于稳定,但要巩固前阶段成效,尽可能减少减轻疫情危害,还必须一如既往地切实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

树立松材线虫病能控能防信心。象山县发生松材线虫病后,通过高质量除治,1993年死树数量下降到了8687株;松兰山景区的松林,虽然1992年就发生了松材线虫病,但通过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至今松林林相依然完整。

全力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清理松疫木,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加大重点区域的综合防治力度,在全面清理松疫木的基础上,增加诱捕器、免疫注射数量,力保景区松林安全,延缓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松树死亡速度。

全面加强疫情监测和疫木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及时传达问题与提出整改措施工作机制,督促乡镇(街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继续加强疫木管理力度,结合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涉木企业、经营户、农户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确保不发生疫木(包括制品)外流事件。

简化疫木采伐手续。《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科学防治工作的通知》虽然简化了疫木采伐审批手续,但象山县多数村病死树数量在20株以内,且采伐下来的疫木就地烧毁,要以村为单位办理疫木采伐审批手续不甚方便,可以考虑实行一镇(乡)一证等简化手续。

坚持防治工作常备不懈。一旦死树数量、虫口密度增加,防治难度将成倍增加,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大大增加,并且防治效果也会受影响,防治越来越难。因此,必须时时警惕,做好日常防治工作。

未来,象山县还将积极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宣传,继续赴重点乡镇(街道)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宣传活动,做好防治技术指导工作,提高预防和除治能力。象山县将继续从推进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和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认识,主动作为、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切实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猜你喜欢

象山县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叫醒太阳公公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
山药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