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服务业稳外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8王佳见向宁苗润莲

科技智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外资服务业北京

王佳见 向宁 苗润莲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外资在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北京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服务业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受近几年来国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文章对北京市服务业稳外资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形成高效的区域协同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服务业;外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0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11.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abilizing Foreign Investment in Beijings Service Industry

Wang Jiajian  Xiang Ning  Miao Runlian

(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100044)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foreign investment brought into China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foreign investme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As a pilot city for expanding the opening up of the service industry,Beijing has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utilized in the service industry,however,due to the dual impac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the actual use of foreign capital has been on a downward trend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stabilizing foreign investment in Beijings service industry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constructing a good business environment,establishing a sound innovation mechanism,and forming efficient regional coordination.

Key words:Beijing;Service industry;Foreign investment;Countermeasure

引進外资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加速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之一。[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从发展历程看,外资弥补了我国当时的资金不足问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大大加速了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对我国的就业、税收和融入全球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2]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结构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我国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衰退,我国外贸外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分别于2020年3月9日和4月1日印发了《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商务部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并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对疫情以来的稳外资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做好“六稳”1工作,落实“六保”2任务,进一步加强稳外贸稳外资工作,2020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了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

一、北京市利用外资情况概述

北京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北京市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北京市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173.1亿美元,同比下降28.9%;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142.1亿美元,同比下降17.9%。同时,北京也是全国目前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自2015年成为试点城市以来,北京市的服务业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9年已占到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95%。但受到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2020年1—6月,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72.1亿美元,同比下降21.7%。从重点领域的情况来看,信息服务业1—6月利用外资情况基本保持平稳,而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外资利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北京自贸试验区”);9月2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北京自贸试验区“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战略定位。北京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定位侧重于服务贸易,这也将从制度上为服务业吸引外资提供便利。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稳外资是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3]对北京市而言,加大稳外资工作力度,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是进一步推动首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首都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的重要保障。

二、北京市服务业稳外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各部门、市区之间没有形成精准合力

服务业涉及门类广、管理散布在各职能部门,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时,部门、市区之间协调联动不够,信息共享不足,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招商洽谈、企业引进、项目落地、资金到位整个过程没有形成闭合链条,存在各管一段的情况,未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一些部门、市区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对外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和外企需求等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外资企业经营发展的统计监测制度不够完善,很难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4]

(二)服务外企相关工作体系不完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

在服务外企、帮助解决问题的各环节上,北京市尚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与企业期望存在差距;与外企的信息沟通效果不佳,很多外企不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和投资环境,阻碍了其业务的开展;与其他省市相比,北京市的市、区两级政府都缺乏有吸引力的奖励、补贴、人才、用地、用能等方面的“硬政策”;北京市政府对于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宣传解读不够充分,缺少精准主动推送,公开渠道不统一,企业了解起来比较困难;部分行政手续办理、批复过程较烦琐,一些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三)产业及区域开放程度不均衡,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各产业利用外资水平很不均衡。北京市的科技、互联网信息和金融领域2019年合计利用外资占全市的75%,与之相比,文化旅游、医疗养老等领域开放程度还不高;中心城区利用外资占全市的82.3%,其他区在利用外资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与周边省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产业的相互依赖性和上下游关联性较低,区域内配套企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缺乏外企发展所必需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5]

(四)外资来源结构严重失衡

近年来,北京市外商投资占比较大的主要是中国香港以及作为国际避税地的百慕大、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区。中国香港一直是北京市外资最主要的来源地,2012年以来,北京市接收的港资每年在外资总额中的占比基本在5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接近90%,这种来源地结构可能隐含着超国民待遇下虚假外资套利等一系列问题。[6]

(五)疫情等客观因素对外资企业影响较大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为外资企业和外资项目在京的复工复产带来较大困难,再加上北京市对外来人员入境管控较为严格,外企返岗、物流、物资问题受影响程度更深。同时,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使得外资企业的商务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7]

三、北京市服务业稳外资工作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实施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经于2020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为促进外商投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切实贯彻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内外资企业开展公平的市场竞争,推动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和政府采购活动[8];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将管制政策的重心由市场准入相关的限制逐步调整到市场竞争行为的规范[9];加大监管审查力度,从“稳存量”的角度提出考核指标,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结合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平台建设,提升引进外资质量

充分利用北京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的有利条件,优化服务业开放环境,推出一些突破性、普惠性较强的政策,强化各部门、市区之间的协同机制,推进政策和项目落地。在引资政策方面,实现从利用优惠政策向采用竞争政策转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竞争,在提升引进外资质量的同时,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10]依托CBD、金融街、丽泽等功能区,重点引进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等领域的外资,扩大科技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引导北京市创新服务机构提升自身国际化服务能力,通过服务机构更好地留住外资。

3.构建外资企业全方位服务体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以外资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分类汇总财税、人才、投资等方面的政策红利,整合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研发机构等科技资源,聚合法律咨询、市场调研等各类服务机构,打造“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为外企提供信息查询、需求对接、政策辅导等服务,并做好定期更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保障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市场、政策等信息,方便其业务的开展。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领域的在京外企,加大对接力度,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实行“一对一”服务跟踪模式,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投资发展计划和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做好精准服务。推动外资企业行政审批便利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简化企业各项事务办理流程,深化“一网通办”改革。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外企高端科技人才在财、物等配置上的支持力度,推动落实各项便利政策,提高重点外企高端科技人才在京工作生活便利度。

4.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消除外企投资顾虑

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小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降低维权成本,公平对待内外资企业、个人和投资者的知识产权[11];加强对已发布知识产权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外企深入了解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升外商投资信心;出台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条例,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成本和惩治力度,对具有重复侵权、恶意侵权以及其他严重侵权情节的,加大惩罚性赔偿的力度,提高赔偿数额;加强公共媒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

1.鼓励外企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协同创新

引导外企在京落地全球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增加研发投入,吸引更多外资聚焦科技金融、高新技术和民生健康等重点发展领域;鼓励外企与本地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以建立联合研发机构、联合申报项目、共同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的形式开展合作,建立长效协同机制,促进外企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外资企业提供技术转让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税收减免或优惠等。

2.优化外资企业科技创新服务

支持外资企业发挥自身技术先进优势,申报国家及北京市重大课题和科研专项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技新星等项目,符合条件的外企享受与内资研发机构同等待遇;围绕外资企业创新成果、经营效益建立特殊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对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表彰;及时发现外企科技创新或创业成果,特别是对于具有国际领先、突破关键技术、引领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进行典型挖掘,持续推进宣传,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科技示范效应的重点类外资企业;加强对外资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导和服务,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减轻外资企业申报负担。

(三)形成高效的区域协同

1.发挥京津冀要素禀赋差异优势,完善产业链条

北京市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而津冀地区制造业基础比较雄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可以利用三地的优势互补,建立与外资经济相配套的产业[12],从产业链上加强与外资企业的联系。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将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开展联合招商,扩大外资引进的规模和领域,带动上下游企业在区域内集聚,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协作网络的形成。[13]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点发展方向,优化外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充分发挥其产业间资源再配置效应,促进区域产业平衡发展。[14]

2.增强区域协同创新,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

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推动本地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缩小自身与国际技术前沿的距离,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从而更大程度发挥外资自由化在经济中的正面效应。[15]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高技术人才流动,增强区域对外资企业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16]把握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筹办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外资投向交通设施建设、体育旅游、装备制造等领域,促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动能。

注释:

1.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于2018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

2. “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于2020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

参考文献:

[1] 李志翠,马雪梅,陈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成效、经验及对策[J].国际贸易,2019(12):58-67.

[2] 黄永富.关于新时期“稳外资”的几点思考[J].国际金融,2019(07):7-11.

[3] 钟山.积极应对疫情冲击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J].求是,2020(07):65-71.

[4] 金伟.北京市商业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07(02):34-37.

[5] 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10-118.

[6] 刘建丽.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历程、效应与主要经验[J].管理世界,2019,35(11):19-37.

[7] 潘素昆.北京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1):17-23,106.

[8] 孔庆江,丁向群.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立法过程及其若干重大问题的初步解读[J].国际贸易问题,2019(03):1-13.

[9] 杨振,杜昕然.我国利用外资的趋势性变化[J].国际经济合作,2020(05):40-50.

[10] 张二震,戴翔.高质量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1-10.

[11] 李玉梅,魯雁南.提升外资营商环境需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J].开放导报,2019(06):21-25.

[12] 赵奇伟,张诚.区域经济增长与FDI技术溢出: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3):111-120.

[13] 李建华.中国区域产业集聚与FDI的互动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14] 肖琬君,冼国明,杨芸.外资进入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研究,2020(03):33-45,135-136.

[15] 孙浦阳,蒋为,陈惟.外资自由化、技术距离与中国企业出口——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J].管理世界,2015(11):53-69.

[16] 朱敏.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D].济南:山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王佳见,男,1990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创新、科技情报。向宁,女,1985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创新、科技情报。苗润莲,女,1968年生,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创新、科技情报。

猜你喜欢

外资服务业北京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北京,北京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