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2021-12-08周国文胡丹朱迎迎
周国文?胡丹?朱迎迎
摘 要:科技是推进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革命性力量,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科技手段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科技进一步拓宽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界域,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生态危机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人、科技与自然之关系,正确引导科技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亲自然的科技构建美丽世界,才能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技创新;美丽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11.05
Build a Beautiful World Where Human,Technology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
Zhou Guowen Hu Dan Zhu Yingying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
Abstract:Technology is a revolutionary force that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al productivity,i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nature,human beings rely more and more on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r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the world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and a post-epidemic era,technology has further broadened the boundaries of mankinds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e,at the same time,the ecological crisis caused by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lso threaten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mankind must face,all mankind can only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technology and nature,correctly guid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dhere to the value principle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and firmly establish it,a sense of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world with pro-nature technology can build a beautiful home on the earth.
Key words: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eautiful world;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伴隨着科技革命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生态建设方面的迫切任务。
2021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将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已经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在讨论与生物安全防控、世界气候问题等相关议题的重要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会“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而且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民生福祉和未来。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积极谋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责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科技是人类智慧与知识的结晶。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正确认识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引导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中国主张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1]
一、人、科技与自然之关系
人、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是关系人类命运的经典命题。自然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马克思在论述自然时指出:“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自然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实践的对象,也是人类社会中的角色,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供养源和审美对象。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孕育于自然界,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与自然有与生俱来的和谐共生、共存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人不是作为生物学的个体或群体,而是以社会成员的资格同自然相交往”[3],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主体是人。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合称,通常指由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融合而成的整体。科技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工具化产物,也正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代表着人类利用自然水平的提升,科技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科技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科技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助力人类探究宇宙的奥秘、海洋技术的发展助力人类对海洋生物和矿产资源的探索、地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关注“人—科技—自然”的关系。科技孕育的生产力与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是紧密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征服自然、尊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过程。
如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科技—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科技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的根本矛盾是人类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提倡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上以科技的新发展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他们坚信,科技本身是具有生态性的,科技本身的生态性可以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不需要进行科技创新和变革。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当前世界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科技这个根本因素导致的,他们完全否定了科技的合理存在。
在国内,关于人、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部分学者从“绿色科技”的概念研究出发,认为绿色科技是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和理念,它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创造更高的绿色生产力;2.从科技的生态转向角度研究出发,认为科技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们对生态安全和生态幸福的追求;3.从“可持续的科技观”研究出发,强调科技生态文化、正确的生态科技价值观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社会应该培育可持续的科技观。
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若科技反生态、非道德、无节制地快速发展,则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会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极大的困境和挑战。因此,实现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而道远,但这也正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无论人类以科技为工具走得多远、走到多美好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自然界是人类永远的家园。人类是构建美丽世界的主体,自然是构建美丽世界的客体,科技是构建美丽世界的中介。人、科技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这也是构建美丽世界的三大维度。毕竟,人作为主体并不在三者之中占据主导控制的地位,自然作为客体也并不被动,科技绿色转型作为中间环节并不降低新时代科技创新产生的巨大生产力。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科技和自然和谐共生,关键是要挖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和价值内涵,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与维度。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科技创新背景下,深刻把握三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科技创新融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焦点。
二、在科技创新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
科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人、自然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科技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演变,即将走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要特征的生态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神秘性逐渐被揭开,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环境为自己创造更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农业文明时期,科技并不发达,人类利用科技的效率较低,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但也存在局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入17世纪,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近代科技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人类在与自然打交道时对自然造成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人类既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如在耕地时使用机械化作业、使用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病虫害。对科技的资本主义式的应用使人、自然与科技关系处于不和谐的状态,科技的反生态发展态势日益凸显,以至于掩盖了它为人类服务的本质,比如过度使用化学农产品会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土地原有的生态平衡,而最终作为食品的农作物会进入人类身体中,受到危害的终是人类自己。
一脉相承的科技创新是跨越不同文明形态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40—50年代,以原子和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标志着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信息文明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大发展的时代,群众见证了信息文明时代催生的核能技术、转基因技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但是,对科技的滥用也使科技发展偏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环境生态频频出现危机。例如,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世界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水俣病事件等。同时,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枯竭等全球性的生態问题也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环境生态危机的出现,全球力量开始行动起来,这主要集中3个层面:1.为了应对全球生态危机,以联合国为中心,召开了各种大型的国际环境会议;2.国际上成立了相关的环境机构和组织;3.各个国家根据具体国情纷纷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无论是全球行动还是各国的环境保护战略,都为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构建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以科技创新为杠杆,在更高层面、更深基础和更宽维度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科技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科技价值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准则,从绿色观念到生态实践,既为人类群体及个体的生活行为与生产活动做出规范式的约定,也为人类未来科技的绿色发展方向提供了目标式的要求。同时,人类在谋求社会经济发展利益的实践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價值准则,以科技创新的方式有效推动绿色发展,真正遵循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科技创新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根本要求,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体现。基于这一要点,运用现代科技在自然保护过程中发挥正向度作用是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指向。
绿色科技创新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根本,也是科技创新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绿色科技创新以保护地球为根本。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摇篮,人类更是依赖自然界而生,通过劳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获得生存的条件。科技是人类与自然打交道时发挥人类智慧的产物,要利用好科技,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随着近代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破坏速度在不断加快、程度在不断加深,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不断出现。反思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改变,需要思考如何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使科技成为绿色科技、生态科技,进而在继续扩大生产力的同时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重新审视人类、科技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亲自然之科技创新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摒弃了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及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行为,批判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深刻体现了人类对于过往发展模式的反思。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如今,如何有效把握科技创新的力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人类面临的必答题,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进步是全世界应该解答的时代命题。
绿色科技创新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新路径。人类应该在科技创新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目标,保护并促进生物多样性;在推出各项方针政策措施落地的过程中,注意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亲自然之科技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防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衡,用绿色科技的力量全面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三、以亲自然之科技构建美丽世界
亲自然科技是当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是立足于不污染、不破坏、不损害生态环境的科技,是助力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科技。亲自然之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抉择,也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亲自然之科技在低碳循环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以劳动工具及产品终端更新换代的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且以物质生产对象深刻变革的方式有效搭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
亲自然科技的出现及发展是当代科技融入生态价值关怀的必然趋势。构建美丽世界需要发挥亲自然之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只有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构建美丽世界,需要运用亲自然科技保护生态的核心力量,追求环境科学治理的精神,促进绿色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亲自然之科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把握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美丽世界,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一)以亲自然科技为驱动,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亲自然之科技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世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走向,绿色现代化更是一个文明国家迈步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必然。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社会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而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抉择。人类应当利用亲自然科技的力量建设更高质量、更显绿色、更加安全、更具公平、更有效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亲自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运用于绿色现代化建设中,就是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促进全球绿色生产力的壮大,为构建清洁的美丽世界奠定路径、工具及物质基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构建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与生态建设全球化进程息息相关。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提出:“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我们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需要世界各国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共同提升亲自然之科技的品质。
以亲自然科技为驱动助力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需要把握4个方向不动摇:1.协力推进全球生态观念现代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2.推进低碳生产现代化建设,全球都面临着能源浪费、资源短缺的挑战,通过亲自然科技革命推动低碳生产迫在眉睫;3.坚持建设绿色生活现代化,以亲自然科技为杠杆,积极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4.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这是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原则和题中要义,也是各国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二)以亲自然科技为引领,发挥各国力量构建地球命运共同体
亲自然科技可以提高全球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是深化环境治理改革的关键一招,也是绿色发展促进环境治理的必然举措。然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决抵制国际污染转移的不道德行为,防止全球环境保护单边主义;加强南北、南南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追求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目标。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具有系统性、宽面向和多维度的特点,因此,发挥亲自然之科技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当前,亲自然科技融入全球环境治理的焦点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前世界环境治理的关键,各国应该加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发挥亲自然之科技的引领作用,推动全球绿色能源利用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这也是新一轮智能现代化的科技革命和生态产业绿色变革的趋势。各国以生态科技合作为支点,不仅能促进科技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的“绿色复苏”,汇聚起后疫情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大合力,而且能助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因自然而生,科技因人而生,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的,不试图摆脱和强行割裂这种关系。科技是人类生产先进化的产物,并且有其独特的工具价值。不断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无论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节能低碳产业,还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科技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因此,在把握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工具和生态价值,控制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范围,从而使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生态文明关乎世界各国命运,关乎百姓福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各国不能仅将眼光放在国内,放在眼前,还要关注全球,放眼长远,关注未来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保障子孙后代享受碧水蓝天。同时,人类要找准道路,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道路,这是一条秉持着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道路,是一条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本前提的道路。
四、结语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科技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起着关键作用。如何牢牢把握科技发展的态势,并使之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服务,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关键所在。同时,立足科技向善的新时代视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人类不仅需要重点理清人、科技、自然三者的关系,树立三者有机统一的理念,而且需要用生态理性的眼光审视科技与自然发生作用时给自然界带来的各种影响。
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人与自然、科技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如果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肆意利用科技破坏生态环境,最终科技的利剑将会刺向人类自己。科技发展要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利用亲自然科技在构建美丽世界中发挥杠杆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之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尊重天道的自然理念,这是保证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精神命脉。
人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反思西方社会的工业革命发展历程,人类在任何时候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不能动摇。
亲自然的科技成为当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明确趋向,也是发挥科技正向度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人类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回首過往的工业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以全球气候变化为焦点的生态环境危机。人类不能坐等自然破坏、资源耗尽、环境污染,而是应该以亲自然的态度与方式放眼地球环境的未来再造,着手当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焦点的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克服探索亲自然科技过程中的现实利益阻碍,深度谋求人与自然界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和音)[N].人民日报,2020-10-07(00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陈先达.社会与自然关系试论[J].高校社会科学,1990(01):22-30.
[4] 傅伯杰.生态科技营造美好家园[J].中国环境监察,2021(Z1):42-43.
本文系教育部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后期项目“环境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9JHQ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国文,男,1973年生,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胡丹,女,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朱迎迎,女,1997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