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法学资料信息平台模式创新
2021-12-08白少雄阳婧赵楚筠
白少雄 阳婧 赵楚筠
摘 要:新时代下,新经济、新技术、新思维的发展对传统法律信息平台提出了挑战。笔者对学生和法律从业者查询法条、案例的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现有各种信息平台均存在局限的结论。为打破局限,提升用户体验,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法学资料信息平台的新模式,助力法律法规查询模式的提升与发展。总体来说,基于微信小程序对法学资料信息平台进行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微信小程序;法学资料;信息平台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法治的发展走向了快车道,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出台。然而,这些文件却给学生和法律工作者的学习设下了不小的障碍,用户在进行资源查询时如大海捞针。如今,虽然国内外法律法规、司法案例信息平台众多,但其大多收录数目巨大,更接近于法律数据库,给学生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经过调研后,笔者发现:传统的法学信息平台法律法规、司法案例数量庞大,且对法律法规、司法案例资源的排列混乱,绝大多数按照时间顺序或效力级别排序分类。在使用时,平台中的大多数内容不在学生用户群体课程学习的范围内,案例方面则存在数目过于庞大的问题。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对所需法律法规、司法案例逐一进行查询,平台分类查询功能不全面。
总体来说,虽然市面上已有众多法学资料信息平台,但由于各个平台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法学资料信息平台,仍有进一步创新的可能性存在。
2 模式创新
在国内外,从已有的技术上来看,法条、案例查询和检索的方式呈现出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演变路径和发展趋势。可以说,在现阶段,网络数据库已经成了信息最重要的展现形式。理应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法学资料平台功能模块进行重构,充分共同发挥人工整合资源的准确性和互联网信息传达的便捷性,实现互联网与法学资料提供的深度融合。
微信作为互联网时代下难以被取代的角色,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大学生面对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微信公众号能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前沿的学术动态,接受最新的学术理论,与学术大师的互动交流变得触手可及[2]。
微信小程序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递媒介,并没有在法学领域被广泛使用。因此,本文旨在探求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法学资料信息平台新模式,以期将微信小程序与法学资料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学习法律法规和司法案例的平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查询体验。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1)功能定位。本系统作为一种信息查询平台,提供信息查询、浏览服务,针对特定人群,其功能定位为:面向学生和法律从业者的法学资料信息平台。
(2)功能需求。本系统的目标人群为学生和法律从业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法律从业者,均存在查询法律法规、司法案例的需求。
本系统的首要功能需求为法律法规查询、案例查询,辅助功能为学术动态和法律资讯浏览。
3.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1)稳定性。稳定可靠是用户选择软件的一项重要指标。微信小程序作为腾讯的一项重要创新,目前已经成为腾讯的重要增长点。经过3年的持续增长,小程序已经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稳定性有目共睹。
(2)安全性。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应用程序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个人信息违规收集的情况愈发泛滥。从用户的角度看,用户自然不希望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本项目小程序在性质上属于信息查询平台,因此不会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3)程序性能。从开发者的角度看,控制小程序代码包的大小有助于减少小程序的启动时间。微信小程序代码包本身有2 MB的上传大小限制,这意味着微信小程序的代码不会出现过于冗杂的情况,加载时间在可控制范围内,响应时间一般不会超过800 ms,能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
(4)可扩展性。对于开发者而言,小程序开发简单易上手,若开发者需要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添加新功能,不需要大规模修改代码,具有易扩展性。小程序上线运营之后如果需要增加新特性、新内容,也较为简便。
3.2 系统功能设计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探索法学信息平台的新模式,小程序将分为以下4个功能模块:
3.2.1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模块的主要功能为法律法规查询。开发者按课程分类整理16门法学核心课程中除“法理学”“中国法制史”以外的14门课程的日常法律法规及法考法律法规资源,内置于该功能模块,方便用户查找所需,提高用户查找法律法规的效率。
3.2.2 司法案例
司法案例模块包含各种司法案例。开发者收集民事、刑事、行政、知識产权、国家赔偿、执行六大类型指导性案例和公报案例,提取案由,依据案由对案件进行分类整理,并内置于该模块中。开发者收集因法条的变迁、法律适用的变迁、社会的变迁带来的“同案前后不同判”案例,作为“三大变迁”案例,以满足比较法研究用户的查询需要。
3.2.3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模块包括了法学前沿问题和理论研究。开发者密切关注学界前沿学术成果、最新理论动态,筛选条目,日常更新于该模块之中,方便用户在查询法条、案例之余,了解法学前沿问题、名家理论,提高法学素养。
3.2.4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模块为法律资讯展示模块。开发者时刻关注国内社会焦点法律问题、人大最新动态、立法活动,筛选重要信息,日常更新于该模块之中,作为法学资料信息平台的补充内容存在,力求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更佳的服务感受。
4 技术实现
4.1 开发工具
微信小程序为开发者提供了简单、高效的应用开发框架和丰富的组件及API,帮助开发者在微信中开发具有原生 App体验的服务。微信开发者工具来自腾讯官方,对于开发者而言,微信开发者工具是开发微信小程序的最佳选择。
4.2 代码类型
一般而言,小程序代码分为4个类型:JSON配置文件、WXML模板文件、WXSS样式文件、JS脚本逻辑文件。
在小程序中,JSON 是一种数据格式,其扮演的是基础静态配置的角色。换句话说,JSON的作用是配置小程序最基础的设置,比如:界面整体色调。
与网页编程采取HTML+CSS+JavaScript的组合类似,微信小程序采取WXML+WXSS+JavaScript的组合,即:使用WXML进行框架设计,构建出页面的结构;以WXSS设计组件,描述页面样式;以JavaScript处理页面和用户的交互。
4.3 前端开发
在开发中,先以JSON配置小程序主色调颜色等基础信息,再以WXML建立小程序基本框架。小程序基本框架分为首页、案例、学术、资讯、关于我们5个部分。
基本框架中,首页、案例界面均采取“5×3”的设计布局,在每页布置15个二级框架。在首页,布置前文所述14门核心课程作为二级框架(其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拆分为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两个框架,共计15个二级框架);在案例页,布置上述共12类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及3类“变迁”案例作为二级框架。完成二级框架后,可完成三级框架编写。学术、资讯界面采取横向布局,按时間顺序更新最新学术动态、法律资讯。
完成框架搭建后,设计、制作课程、法律法规、案例的精美封面,导入框架,完成框架制作,并进行UI美化。
4.4 小程序·云开发
信息平台的基础功能是提供信息,如果提供过多功能,譬如法律咨询,则显得小程序设计冗余。笔者团队完成的信息平台仅提供法条、案例查询,以及学术动态、法律资讯浏览的功能,不涉及复杂数据的读写。因此,自行搭建、部署服务器对本项目而言略显多余。选择云开发的方法进行快速开发可以视为最优方法。
5 结语
有学者指出,法律教育应当与前沿信息科学技术将日益密切结合起来,而能否较早较快地实现这一设想,取决于法学教育的反应速度[3]。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信息平台是人们学习、提升的重要舞台。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应用品牌,拥有极其广泛的用户群体。历经多年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生态系统已基本完善。因此,基于微信小程序对法学资料信息平台进行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项目积极主动开展服务创新,并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勇于承担责任、致力于技术创新。希望法学资料信息平台可以为学生、法律从业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创造更佳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陆丽.利用微信平台开发移动教学服务系统的技术实现[J].信息通信,2019(1):285-286.
[2]董青梅.互联网时代对法律方法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15(5):5-9.
[3]曹建峰.“人工智能+法律”十大趋势[J].机器人产业,2017(5):86-96.
(编辑 姚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