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影响

2021-12-08韩柏洵

理论观察 2021年8期
关键词:代际照料城乡居民

韩柏洵

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家庭养老;代际支持;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8 — 0114 — 06

一、研究背景

“养儿防老”一直以来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当父母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时,由子女为父母提供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家庭代际支持,使父母得以安享晚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所获得的照料资源减少,难以发挥传统社会的养老服务功能〔1〕,同时少子化现象的出现都使得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弱化。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17599万人,老年抚养比达到了17.8%,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如何让老年人群享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家庭养老不断弱化的背景下,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国家建立了社会化养老保险体系。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二为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根据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快报数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期末参保人数53266万人,是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起到了“社会稳定器”以及稳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2〕。那么,社会养老模式是否代替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城乡居民所获得的养老金是否会对家庭子女提供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等方面的代际支持产生“挤出效应”?城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可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现状,对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金对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学术界进行了诸多相关的研究,但目前仍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张川川,陈斌开(2014)利用断点回归方法,验证了农村老年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后,其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大约下降32-56个百分点〔3〕;程令国等(2013)利用PSMDD方法,论证了养老保险提高了老人的经济独立性,降低了老人在经济来源和照料方面对子女的依赖〔4〕;刘二鹏,张奇林(2018)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子女经济支持有“挤出效应”,反而在客观上提高了农村老人的贫困发生比率〔5〕;刘伟兵等(2019)利用控制内生性的断点回归方法,发现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代際支持呈现出“局部化”的差异性特征,社会养老保险对经济支持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显著“挤出”了劳动支持与精神支持〔6〕;杨政怡(2016)经过研究发现,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是精神慰藉等部分功能难以被替代〔7〕。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者经过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养老金收入对家庭代际支持产生了“挤入效应”。焦娜(2016)借鉴了断点差分方法的思想,发现社会养老保险挤入了参保老人对孙子(女)的隔代抚育,维持了家庭养老的存续性〔8〕;王翌秋,陈青霞(2017)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了养老金的领取挤入了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同时增加了老年人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时间照料〔9〕;黄健元,贾林霞(2019)提出,家庭养老仍是现阶段的核心,要重新认识新时代的家庭养老功能,促进家庭养老功能的有效发挥〔10〕。于长永等(2017)采用现实与预期的差异测量发现,社会养老保险对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产生了“挤入效应”〔11〕。

此外,也有学者从城乡差异的角度研究了养老金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影响。刘一伟(2016)采用 Logit 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对城镇老人而言,社会养老保险对精神慰藉和经济供养均产生了“挤出效应”,但是对农村老人而言,社会养老保险仅对生活照料存在“挤出效应”〔12〕;刘佩,张鑫(2019)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Tobit两部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家庭的代际转移支付中,利他动机的影响大于交换动机的影响〔13〕。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并未就养老金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影响得出一致结论。在现有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将家庭养老的代际支持仅仅定义为经济支持,而忽略了生活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不能全方面地反应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部分研究是基于地方县、市和村的调研数据,缺乏全国性的数据支撑,普遍性较低。此外,部分研究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对比。因此,本文依据社会支持理论,将家庭养老的代际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并利用CFPS(2018)的全国性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城乡差异,对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三、数据、变量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面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其关注的内容涉及经济活动、教育成果、家庭关系、人口迁移和健康等多方面研究主题。CFPS于2008、2009两年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开展测试调查,并于2010年正式开展调查,同时确立永久追踪对象。目前,CFPS样本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目标样本规模为16000户,调查对象包含样本家户中的全部家庭成员。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8年CFPS公开调查数据,本次调查涉及13794个家庭,成年人样本共计29478个,从中选取65岁以上的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老年人和65岁以上未参保的老年人,共5081个。问卷调查内容包含了详细的个人信息、家庭子女信息、社会保障相关信息以及家庭成员关系信息等等,这些数据信息对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有直接的帮助。

2.变量选取

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有怎样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是“家庭养老代际支持”。根据社会支持理论,本文将家庭养老代际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其中,经济支持指子女为其父母提供的金钱资助,生活照料指子女为其父母提供的家务、起居等方面的生活帮助,精神慰藉指子女与其父母的相伴、沟通与交流。结合问卷的具体调查内容,本文将“子女向你提供经济帮助的额度(元)”定义为“经济支持”,并在分析中对其进行对数处理,解决异方差問题,让波动相对恒定;将“子女帮你料理家务或照顾你的饮食起居的频率”(1=几乎每天,2=一周3-4天,3=一周1-2天,4=一月2-3天,5=一月一天,6=几个月一天)定义为“生活照料”;将“与子女见面频率”(1=几乎每天,2=一周3-4天,3=一周1-2天,4=一月2-3天,5=一月一天,6=几个月一天,7=从不)定义为“精神慰藉”。

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是“是否有领取养老保险”(1=是,0=否)。此外,本文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和户口作为控制变量。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3.研究方法

Logistic回归属于概率型的非线性回归,通常用于分析分类变量间的关系,当因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时,可以使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本文变量中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均为多分类变量,且为有序分类变量,故选取多元有序的离散选择模型,构建数学模型如下:

式(1)和式(2)中,j表示“生活照料”或“精神慰藉”的频率等级,y为被解释变量,xi表示影响“生活照料”或“精神慰藉”的第i个因素,α为截距项,βi为偏回归系数,?滋j为分界点。

此外,经济供养属于连续型变量,不能使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因此对经济供养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Yi代表经济供养数额,Di是虚拟变量。当领取养老保险时,Di=1;当没有领取养老保险时,Di=00Xi代表控制标量,ei代表误差项。

四、数据分析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影响

根据前文所述的研究方法,养老金对生活照料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为保证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对其进行平行线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和表4:

如表3,平行线检验P值为1.000>0.05,不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假设成立,可以使用多重有序Logistic回归;如表4,模型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000<0.001,说明至少一个变量系数不为0,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也就是模型整体有意义。因此,模型通过了平行线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有效。

养老金对精神慰藉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为保证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对其进行平行线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和表7:

如表6,平行线检验P值为1.000>0.05,不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假设成立,可以使用多重有序Logistic回归;如表7,模型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000<0.001,说明至少一个变量系数不为0,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也就是模型整体有意义。因此,模型通过了平行线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有效。

根据表2,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无养老保险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是-0.154,在10%统计水平上对生活照料呈显著负向影响,即有养老保险金越高,子女提供生活照料的概率越低。该变量的优势比,即OR值,为EXP(-0.154),约是85.7%,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养老保险的老人的子女提供更低频率的生活照料的机会比是有养老保险的老人的女子提供更低频率的生活照料的机会比的85.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生活照料产生了“挤出”效应。比较城乡差异,本文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户口是非农户口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是-0.265,在1%统计水平上对生活照料呈显著负向影响。该变量的OR值为EXP(-0.265),约为76.7%,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农户口的老人的子女提供更低频率的生活照料的机会比是农业户口的老人的子女提供更低频率的生活照料的机会比的76.7%,即城市老人享受到生活照料的概率要高于农村老人。

根据表5,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无养老保险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是-0.026,未呈现显著影响。该变量的OR值,为EXP(-0.026),约是97.4%,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养老保险的老人的子女提供更低频率的精神慰藉的机会比是有养老保险的老人的女子提供更低频率的精神慰藉的机会比的97.4%,二者的比率极其接近,说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精神慰藉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但并不显著。从考察城乡差异的角度出发,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户口是非农户口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是-0.783,在1%统计水平上对精神慰藉呈显著负向影响。该变量的OR值为EXP(-0.783),约为45.7%,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农户口的老人的子女提供更低频率的精神慰藉的机会比是农业户口的老人的子女提供更低频率的精神慰藉的机会比的45.7%,即城市老人享受到精神慰藉的概率要高于农村老人。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经济供养的影响

因“经济供养”属于连续型变量,不能使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故采用线性回归。根据前文所述的研究方法,养老金对经济供养的线性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

根据表8,无论是从有无养老保险的角度,还是从城乡差异的角度,养老金对经济供养产生的影响均不显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未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经济支持产生显著影响。

五、总结讨论

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不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方式势在必行。本文利用CFPS(2018)的调查数据,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就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未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中的经济支持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当前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女普遍就业并面临较重的工作压力,比起花费时间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子女更愿意直接为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生活照料产生了“挤出”效应。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老人退休收入的增加,对子女的依赖相对减少,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市场也逐渐发展成熟,老人可以获得如家政和养老机构等多样化的老年服务项目,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自身的老年生活照料需求,从而导致对生活照料的“挤出”效应较为显著,同时数据显示,城市老人享受到子女提供的生活照料的概率要高于农村老人,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时间相对短暂,导致能够陪伴老人的时间缩短,而多数城市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并不遥远,且城市交通方便,使得城市老人能够享受到更高频率的子女提供的生活照料;

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代际支持的精神慰藉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但并不显著,这说明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不能完全取代家庭养老,虽然可能因为老人收入的增加以及子女的时间不充裕,从而对精神慰藉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但老人仍然需要子女的陪伴,同时数据显示,城市老人享受到精神慰藉的概率要高于农村老人,原因可能类似于生活照料,城市子女有更便利的条件陪伴父母,同时城市老人比起农村老人,对于手机、网络等设备可能更为熟悉,方便了与子女情感上的沟通交流。

因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的代际支持产生了部分“挤出”效应,家庭养老的功能虽然逐渐弱化,但目前仍然是养老模式中不可替代的一环,子女的照料和陪伴对于老人来说仍然是老年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在未来,政府应注重对家庭养老模式的支持与投入,可以考虑以社区为单位,促进养老资源下沉,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统一起来,进而促进社会化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有机结合,满足老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使得老人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参 考 文 献〕

〔1〕黄健元,贾林霞.家庭养老功能的变迁与新时代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J〕.中州学刊,2019,(12):83-88.

〔2〕王立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研究——基于社会公正的分析视角〔J〕.理论月刊,2019,(09):135-144.

〔3〕张川川,陈斌开.“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49(11):102-115.

〔4〕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经济研究,2013,48(08):42-54.

〔5〕刘二鹏,张奇林.社会养老保险缓解农村老年贫困的效果评估——基于CLHL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01):98-110.

〔6〕刘伟兵,韩天阔,刘二鹏.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的局部替代研究——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3):1-17.

〔7〕杨政怡.替代或互补:群体分异视角下新农保与农村家庭养老的互动机制——来自全国五省的农村调查数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01):117-127+158-159.

〔8〕焦娜.社会养老保险会改变我国农村家庭的代际支持吗〔J〕.人口研究,2016,40(04):88-102.

〔9〕王翌秋,陈青霞.养老金收入对农村家庭代际转移的影响〔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7,32(05):117-128.

〔10〕黄健元,贾林霞.家庭养老功能的变迁与新时代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J〕.中州學刊,2019,(12):83-88.

〔11〕于长永,代志明,马瑞丽. 现实与预期:农村家庭养老弱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7,(02):54-67.

〔12〕刘一伟.互补还是替代:“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基于城乡差异的分析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04):77-88+156.

〔13〕刘佩,张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代际转移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研究〔J〕.南方金融,2019,(12):33-42.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代际照料城乡居民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学中文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痴呆照料面面观
澳大利亚照料者暂歇计划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