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治苹果白粉病的新型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2021-12-08普继雄马桂梅孙秀梅马泽辉张俊祥

中国果树 2021年11期
关键词:白粉病多肽悬浮剂

普继雄,马桂梅,孙秀梅,马泽辉,张俊祥

(1 弥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652399)(2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苹果白粉病由白叉丝单囊壳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引起[1],是重要的苹果叶部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还为害新梢及幼果等幼嫩组织。苹果白粉病菌以菌丝在苹果冬芽鳞片中过冬,萌芽后,越冬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2]。苹果白粉病多在苹果春梢和秋梢生长期发生危害[3]。云南省苹果白粉病发病率在2.0%~10.4%,受害苹果树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云南省苹果产业的发展[4]。对于苹果白粉病的防治,目前主要有2 种措施:一是剪除病枝,二是农药防治。在生产中,常用三唑酮等三唑类农药防治苹果白粉病。然而,长期使用该类农药导致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5-6]。鉴于该病害高效防治兼顾安全生产的需要,笔者开展了4 种新型化学药剂对苹果白粉病防效试验,旨为科学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葡萄牙塞埃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400 g/L 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2 室内毒力测定

取健康的苹果嫩叶,用打孔器将其制成直径25 mm 的叶碟,将叶碟置于各种药剂的系列梯度浓度稀释液中,背面朝上,每皿(90 mm)放置5个叶碟。将苹果白粉病孢子配制成孢子悬浮液(1×106个/mL),在每个叶碟中滴2 μL,对照采用无菌水代替药液,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在23 ℃下,黑暗光照交替(12 h/12 h)培养7 d,测量每个叶碟的病斑直径,取平均值。计算不同药剂对苹果白粉菌的抑制率(%),通过质量浓度对数值(X)和抑制率概率值(Y)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和毒力回归方程Y=aX+b,求有效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值。

1.3 田间药效试验

1.3.1 试验园基本情况

田间药效试验于2020 年4 月1 日至7 月1 日在云南省弥勒市一苹果园(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海拔1 835 m)进行。苹果品种为‘华硕’,树龄6 年,行株距4 m×2 m,略郁闭,苹果白粉病历年发生较重。

1.3.2 试验方法

(1)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①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300 倍液;②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500 倍液;③400 g/L 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 000 倍液;④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 000 倍液;⑤空白对照,喷清水。每个处理小区面积40 m2,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东田3WBD-15L 型)喷雾施药,喷2次,第1 次在2020 年4 月3 日,间隔10 d 喷第2次药。叶片正反面均匀施药,以药液悬而不落为止。试验期间不进行其他病害的防治。

(2)调查方法。第1 次施药前,调查各处理区病害基数;第2 次施药后第7、15 d,调查病情指数。每小区调查5 株树,每株树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调查1个新梢的全部叶片,记录新梢总叶数和各级病叶数。

叶片病情分级标准为:0 级,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10%;5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1%~20%;7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21%~40%;9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40%以上。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显著性分析[7]。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毒力测定

从表1 可以看出,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0 g/L 氯氟醚菌唑悬浮剂、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对苹果白粉病菌均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氯氟醚菌唑抑制病斑扩展的EC50值为0.566 mg/L,优于其他3 种药剂。

表1 4 种药剂对苹果白粉病的抑制作用

2.2 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2 可以看出,第2 次施药后第7 d,4 种药剂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效在71.85%~86.94%。其中,400 g/L 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 000 倍液和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 000倍液的防效均在86%以上,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第2 次施药后第15 d,400 g/L 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 000 倍液和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 000 倍液的防效在92%以上,仍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持效性较好。各处理苹果植株长势正常,表明4 种药剂处理对苹果安全。

表2 4 种药剂对苹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水剂含有一种新颖独特的抑菌成分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BLAD)蛋白[8],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蛋白对人类、动物和环境友好。生物杀菌剂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于2019 年在我国正式登记。已有的报道表明,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对西葫芦灰霉病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9]。本研究结果表明,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300 倍液对苹果白粉病防病效果达79.23%,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防效相当[5]。鉴于其防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建议在苹果白粉病未发生时保护性使用或轻度发生时治疗性使用。

啶酰菌胺是新型烟碱类内吸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在农作物灰霉病防治中应用广泛[10-11]。本研究发现,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500 倍液对苹果白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可以作为苹果白粉病现有防治药剂的替代药剂或轮换药剂。

氯氟醚菌唑作为新型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褐斑病防效在97%以上[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 000 倍液对苹果白粉病防效在92%以上,对苹果树安全无药害。因此,400 g/L 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可作为防治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褐斑病的有效药剂推广和使用。

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吡唑羧酰胺类杀菌剂。最近的研究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14-15],但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表明,200 g/L 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 000 倍液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效优异,可作为苹果白粉病防治的替代或备选药剂。

猜你喜欢

白粉病多肽悬浮剂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