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08刘曼
刘 曼
(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普外三科,辽宁 锦州 121100)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病势严重,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急性阑尾炎起病急且疼痛剧烈,病情发展迅速,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病理表现以阑尾肿胀、纤维素性渗出和浆膜高度充血为主,同时因阑尾炎在发病阶段具有不典型性特征,部分患者仅仅呈现为面色苍白和身体的蜷缩,导致漏诊率较高。胃肠道反应包括腹部肿胀、腹泻以及胃部不适等,容易被误诊为胃肠炎,同时可能伴有精神反应较差、寒颤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反应。在对急性阑尾炎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联合临床反应、专科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少数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特征,因此医师应留心观察,详细进行体格检查,联合血常规、血生化、腹部CT检查和阑尾常规检查等确诊。一旦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在没有禁忌反应时,进一步行手术干预。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首选。腹腔镜手术技术发展迅速,治疗效果较为理想[1-2]。但手术为有创操作,会对机体造成应急性刺激,同时患者起病急、疼痛感明显,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恢复,甚至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因此临床应重视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以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3-4]。本文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义县人民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8~71岁,平均(50.23±3.99)岁;疾病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6例,化脓性阑尾炎19例,阑尾脓肿8例。白细胞(WBC)水平(14.37±9.35)×109/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52.36±32.83)mg/L、降钙素水平(2.37±2.12)ng/mL;血红蛋白水平(95.98±53.02)g/L、白蛋白水平(30.22±6.32)g/L。试验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7~71岁,平均(49.22±3.89)岁;疾病类型:单纯性阑尾炎14例,化脓性阑尾炎19例,阑尾脓肿10例;WBC水平(13.28±9.10)×109/L、CRP水平(52.30±41.80)mg/L、降钙素水平(2.71±2.29)ng/mL;血红蛋白水平(92.56±42.99)g/L、白蛋白水平(32.36±6.85)g/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①第一诊断满足: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急性阑尾炎伴穿孔、急性阑尾炎伴腹膜脓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炎伴浓重、急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②年龄≥13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精神疾病。③内科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术前进行访视,说明手术预期效果和注意事项,介绍医护人员基本情况,对患者及家属疑问予以解答,术中重视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术后重视病情恢复状况监督,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确定护理问题:科室根据临床护理实际需求,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均为年资超过5年护理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重点开展循证护理理论、实操技巧培训,考核通过后入组工作,提出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术前的紧张和不配合;术后并发症的影响。②循证支持: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书刊等,记录目前我国以及国外关于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实施护理的文献,从而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具体方法为:应用中文的资料目录或者CBM检索国内文献,全面记录相关信息;从检索到文献记载筛选合适的题录,分别题录查找期刊数据查找全文;阅读全文发现证据。联合经验和患者需求,建立最佳的护理方案,方案的关键是强化环节的管理,强调细节的把控。找寻循证依据,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探究恢复,对既往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患者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护理问题,考虑到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多,且一旦出现并发症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经“预防术后并发症”作为循证问题,采取头脑风暴、资料查阅等方式,确定主要预防并发症,并根据资料库信息确定循证依据,制订护理方案。③护理方案的实施:主管医师和护理人员通过书面、视频资料的形式向患者讲解循证护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术中需要配合的项目,询问预期的住院时间和相关要求。入院后完成腹部超声检查、CT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CRP、降钙素、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凝功能、尿常规等检查,评估病情,尽早开始补液并纠正电解质,贫血和头孢联合抗厌氧菌抗感染治疗。麻醉科医师应细致评估病情,记录术前注意要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抚慰患者的情绪,签订知情同意书。术前6 h禁食,4 h禁奶,术前不常规留置胃管。术中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舒适和温馨的环境,从而消除其紧张的情绪状态。在身体受压的位置放置软垫,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细致配合医师的相关手术,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根据情况合理补充液体,控制补液含量,如手术时间较久可遵医嘱补充液体。术后护理人员重视疼痛干预,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并强化无菌操作,配合开展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和冥想,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食,以流质食物为主,增加蔬菜和新鲜水果摄入量,保证营养供给充足,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预防肠梗阻等问题;此外,加强早期康复训练,早期以床上活动为主,对肌肉和关节进行按摩,逐渐过度至床下运动,配合呼吸、咳嗽训练,改善机体状况。穿孔性阑尾炎的切口感染率临床可高达65.00%,目前临床采用诸多方式预防,发生率已降低至4.00%。患者的年龄、病程、基础疾病、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均是术后感染的危险要素。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评估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取带有0~10刻度线的尺子评估患者疼痛情况,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难忍,于术后1 d和7 d评估。②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切口开裂或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③护理满意度评估使用调查问卷方式,评估患者对服务态度、并发症预防等满意情况,满分100分,91~100分为非常满意,71~90分为满意,0~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较之前降低,且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切口开裂或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试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表4 两组预后指标比较()
3 讨论
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式。目前腹腔镜手术技术日臻成熟,具有创伤较小、预后恢复快、患者接受度较高等特点,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与应急性刺激损伤机体状态有关,若病情控制不当会加重病情,严重时甚至延长恢复时间,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积极预防[7]。常规护理在并发症预防方面缺乏针对性措施,预防效果欠佳,因此找寻更为高效的护理模式尤为关键[8]。
目前,循证护理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模式,从而降低患者的心理和应激状态,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就要求外科医师需要联合麻醉方式、护理方法、营养指标和家属联合共同协作,完善对患者的诊疗干预,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当前循证护理模式得到了大量应用,急性阑尾炎患者因本身的生理结构特征,早期反应具有不典型性特征,患者主诉反应不清楚且无法配合查体,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误诊率和漏诊率的提升,且机体应激反应具有复杂性特征,病情进展较为迅速,易穿孔和扩散,导致休克的发生。所以一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在没有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及早开展手术将阑尾切除,但术中麻醉以及创伤给患者带来严重打击,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临床开始引入微创手术以及循证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 VAS评分均较之前降低,且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如下:循证护理是一种注重循证医学依据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工作开展中,借鉴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并结合患者实际需求,针对性确定循证问题,并查阅权威资料,获取循证依据,进而为患者提供科学服务措施[9-11]。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护理中,循证护理确定并发症预防主要目的,符合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需求,护理工作开展中成立专业小组,由其开展工作,结合既往工作经验,尊重患者意愿,制订循证护理方案,并查阅权威资料,形成护理支持依据[12]。在具体护理工作开展给出中,从饮食、消炎、康复训练、疼痛干预等角度出发,促使患者胃肠功能顺利恢复,预防肠梗阻等发生,同时注重康复训练,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强化镇痛处理,避免由于疼痛明显影响患者情绪状态,也会干扰其训练积极性,不利于病情恢复[13-14]。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包括:①治疗结果,经调查证实临床有不到50%的患者对住院治疗结果较为关注,疾病的痊愈是患者的基本诉求,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治疗水准。因此医院为提升治疗水平,就需要不断提升治愈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改善医疗服务水平[15]。②护理人员本身的素质和态度,有30%的患者更关注服务的态度,医疗护理质量是医院竞争的基础,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以及道德素质。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行各种医疗行为阶段,不仅为患者提供技术性指导,也包含了医疗道德方面的服务。对患者来说,在诊疗阶段,不仅需要针对自身疾病进行检查和干预,也需要护理人员的精神安慰,从而得到理解和互相交流的机会。③患者的就医环境,医院的秩序水平和医院设备决定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在20世纪80年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内容、方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加之医保制度的逐渐落实和更新,患者对就诊的医院展开了多样化的选择,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医院多样化发展,从而促进满意度的提升。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目的性更强,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予以指导,且强化并发症预防,利于促进疾病恢复,患者满意度更理想[16]。此外,试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循证护理模式的干预,患者在流程上更加配合医师的操作,从而缩短了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意义重大,循证护理能够满足这一需求,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