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互作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2021-12-08刘斌祥刘佳媛孔凡磊袁继超
刘 凡,刘斌祥,刘佳媛,杜 霞,孔凡磊,袁继超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 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0;3. 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0)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以及工业原料作物,用途较广,需求量大,提高玉米单产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安全[1]。水肥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子[2],玉米生育期内需水量大,各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均会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导致其产量下降[2]。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缺水和贫水的国家[5],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滴灌是节水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6]。氮素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有机物的核心元素[7],合理施氮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8]。研究表明水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9-10],水氮互作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以氮为主效[11],科学的肥水管理可以发挥水肥协同和耦合作用[12]。在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氮肥溶于水直接运送到根部,减少肥料淋失和土壤固定,氮肥利用率可达60%以上,还能减少40%以上水分消耗[13]。
川中丘陵区属雨养农业区,季节性干旱频发[14],作为本区主要气象灾害[15],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且本区土壤贫瘠,蓄水保肥能力差,为提高产量,当地农民在玉米生产上普遍过量施用氮肥[16],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17]。氮肥减施增效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18],前人对本区玉米的氮肥施用技术作了较多研究[19-20],对灌溉技术也有部分研究[21],但鲜有水氮互作方面和水肥一体化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此开展探索,以期为本区玉米水肥一体化高效生产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9年4—8月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开展。该地海拔625.3 m,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无霜期282 d,多年全年平均降水量855.59 mm,2019年全年降水量840.96 mm,试验期间(4—8月)和多年同期的平均降水量和温度见图1。土壤为紫色粘性土,耕层厚约20 cm,播种前土壤的基础养分含量为碱解氮54.60 mg·kg-1,速效磷5.25 mg·kg-1,速效钾102.73 mg·kg-1,有机质8.71 g·kg-1,pH值6.35,表层土储水量448 mm。
1.2 试验材料
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大穗高产品种‘正红507’。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膜下滴灌方式进行灌溉,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氮肥施用量,设减氮25%(纯氮180 kg·hm-2,记为N180)和正常氮(纯氮240 kg·hm-2,记为N240)两个水平;B因素为滴灌量:设0(B0)、375(B1)、750(B2) m3·hm-2和1 125(B3) m3·hm-24个水平,以不施氮、不滴灌为对照(CK),共9个处理,3次重复,27个小区,小区面积4.8 m×5.5 m=26.4 m2。3月29日覆膜直播,宽窄行(宽行1.1 m,窄行0.5 m)种植,单株栽培,密度为52 500株·hm-2,氮肥按试验方案进行,其中40%作基施,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分别滴施10%、40%和10%,另一次性基施P2O590 kg·hm-2和K2O 120 kg·hm-2;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分别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内进行滴灌,B0、B1、B2、B3处理每次滴灌定额分别均为0、93.75、187.5、281.25 m3·hm-2。滴灌采用简易自制设备,包含三孔出水管(PVC材质)、不同规格塑料桶、潜水泵(550 W)及滴灌管(滴头间距200 mm,滴头滴水量2 L·h-1)。滴灌前精确称取氮肥溶解于定量储水桶中。其他栽管措施同大田生产,保持小区间一致。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 分别于大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每小区选取长势均一、有代表性的植株6株,分为叶、茎鞘、穗(成熟期将穗分为穗轴和籽粒)、其他(果柄、苞叶和雄穗),放入烘箱中105℃杀青30 min,80℃烘干至恒重,计算干物质积累量;按长宽法测定吐丝期叶面积,计算叶面积指数(LAI)。
1.4.2 氮素积累、分配与利用 将吐丝期和成熟期各器官烘干样粉碎后过60目筛,称取0.2 g用H2SO4-H2O2消煮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全氮含量。计算如下氮积累与利用效率指标:
植株氮积累总量(kg·hm-2)=∑各器官氮积累量=∑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含氮量(率)
氮肥农学利用率(kg·kg-1)=(施氮区产量-不施氮区产量)/施氮量
氮肥偏生产力(kg·kg-1)=施氮处理产量/施氮量
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kg·kg-1)=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总量
氮肥表观利用率(%)=(施氮处理氮素积累量-对照处理氮素积累量)/施氮量×100
1.4.3 水分利用效率 分别于播前、吐丝期、灌浆期、成熟期用土钻取0~10、10~20、20~30 cm土层土样,用铝盒称重烘干法测定土壤质量含水量;播前和成熟期用环刀法测各土层土壤容重,计算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质量含水量(%)=[(湿土质量-烘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100
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湿土重×100)/[环刀容积×(100+土壤含水量)]
土壤耗水量(mm)=灌水量+降雨量+地下水补给量-径流量-深层渗漏量-土壤水分变化量。
由于地表未形成积水,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可忽略不计;由于本实验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补给量也可忽略不计。
某层土壤贮水量(mm)=某层土壤容重×该土层厚度×该层土壤含水量×10
耕层土壤(0~30 cm土层)贮水量(mm)=∑各层土壤贮水量
土壤水分变化量(mm)=成熟期耕层土壤贮水量-播种前耕层土壤贮水量
籽粒水分利用效率(kg·hm-2·mm-1)=玉米籽粒产量/土壤耗水量
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kg·hm-2·mm-1)=玉米生物产量/土壤耗水量
1.4.4 产量及产量构成 收获前统计小区有效穗数,并选取代表性植株20株考种,考察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平均果穗重等,然后分各小区实收计产。
1.4.5 数据处理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3与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氮互作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滴灌量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二者间还存在显著互作效应(图2)。滴灌量和施氮量的增加均使玉米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升高。减氮处理(N180B0)和正常氮处理(N240B0)较CK(N0B0)处理分别增加10.70%、28.88%。不同灌溉处理水平下,B3处理叶面积指数均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较B0处理分别增加20.17%(减氮25%)和11.61%(正常氮)。在减氮条件下,增加滴灌量更有利于提高叶面积指数。N180B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N240B0,充足的灌水促进玉米叶面积的生长,弥补了施氮不足的影响,说明灌水和施氮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2.2 水氮互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滴灌和施氮对玉米大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成熟期水氮的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表1)。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和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范围内,氮肥对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大于灌溉,吐丝期和成熟期,N240B0和N180B0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K处理增加42.1%和11.2%、48.9%和14.1%;滴灌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氮肥水平间存在一定差异,N240条件下大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4个滴灌处理间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6、0.064和0.046,而N180条件下相应的变异系数则分别为0.120、0.116和0.106,减氮条件下滴灌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明显大于正常氮,尤其是吐丝期和成熟期表现更为突出。
表1 水氮互作对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g
2.3 水氮互作对玉米不同时期氮素积累的影响
由图3可知,施氮和滴灌能显著影响各时期玉米的氮素积累量,主要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和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氮肥水平的影响程度大于滴灌量,而滴灌量的影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有一定差异。以吐丝期为例,减氮25%条件下B1、B2和B3处理分别较B0处理上升7.16%、15.01%、29.95%,差异显著,而正常氮条件下则分别提高12.45%、13.85%和21.70%,仅B3与B0处理间差异较显著。说明在减氮条件下,滴灌对玉米氮素积累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2.4 水氮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滴灌和施氮对玉米氮肥吸收利用均有显著影响,二者互作对氮肥表观利用率也有极显著影响(表2)。减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但在本试验条件下则降低了氮肥的表观利用率。滴灌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逐渐增加(减氮条件下)或先增后降(正常氮条件下),但处理间差异大多不显著;氮肥表观利用率随滴灌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则随滴灌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处理间差异显著,尤其是氮肥表观利用率。表明合理灌溉有利于发挥以水促肥的作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氮肥减施增效。
表2 水氮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5 水氮互作对玉米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施氮和滴灌对水分利用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施氮和滴灌处理因促进了玉米生长,相应地增加了玉米生育期间的耗水量。滴灌在减氮条件下有提高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的趋势,但在正常氮条件下则有降低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的趋势;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则均随滴灌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减氮和正常氮处理籽粒水分利用效率较CK处理分别提高23.71%和30.10%,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4.47%和31.83%,表明施用氮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玉米对水分的利用。
表3 水氮互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6 水氮互作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滴灌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4)。施氮量和滴灌量增加,玉米籽粒产量随之提高,其中施氮的效应大于滴灌。正常氮和减氮处理的产量分别较不施氮处理(CK)提高48.0%和35.6%,虽然正常氮处理较减氮处理增产7.7%,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减氮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在正常氮条件下则先升后降,以B2处理产量最高,表明过量的肥水并不利于高产;N180B3和N180B2处理的产量与N240B0处理无显著差异,表明适量滴灌可以弥补减氮造成的产量损失,因此水氮耦合是减氮的有效措施。施氮和滴灌主要是通过影响玉米生长,改善穗性状(增加穗长和穗粗,减少秃尖),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穗粒数每增加1粒,产量提高29.11 kg·hm-2,百粒重每增加1 g,产量提高794.16 kg·hm-2(Y1=29.112X1-8119.8,R1=0.929;Y1=794.16X2-18887,R2=0.898,产量Y1,穗粒数X1,百粒重X2)。
表4 水氮互作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施用氮肥和灌溉均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8, 22],但过量的氮肥和灌水不仅浪费资源,也不利于玉米高产[23-24],因此施氮和灌水都要适宜,但适宜的氮肥水平和灌水量因生态区域而异。李玉斌等[25]在甘肃张掖绿洲灌区玉米的研究认为,该地区膜下滴灌最佳灌水量为2 700 m3·hm-2、最佳施氮量为200 kg·hm-2;尚文彬等[26]得出,黑龙江西部地区膜下滴灌方式下灌水量400 m3·hm-2、施氮量250 kg·hm-2最佳。虽然川中丘陵区玉米生育期间的总降水丰富(图1),但分布不均,常发生季节性干旱,如本试验玉米播后30 d内的降水仅为16.80 mm,吐丝期(6月10日)至吐丝后10 d降水仅12.1 mm,只占常年同期的24.50%,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因此配以适当滴灌,促进玉米生长(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但提高的幅度和变化的趋势在不同氮肥水平间存在一定差异。在正常氮水平下,玉米产量随滴灌量的增加而先增后降,在减氮25%条件下则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本文回归分析表明,玉米籽粒产量(Y1)与氮肥水平(X3)和滴灌量(X4)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Y1=6981.8+14.469X3+1.036X4-0.0032X3X4(R32=0.9694**),每增加1 kg纯氮或滴灌1 m3水,大约可分别提高14.46 kg·hm-2或1.04 kg·hm-2籽粒产量,且水氮具有一定的替代互补作用。
水氮互作能促进玉米[25]、小麦[27]、水稻[28]等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研究表明,施氮和滴灌在一定的范围内表现出正交互作用,氮肥用量超过一定范围会产生抑制作用[11, 29]。施氮过量会降低氮肥利用率,浪费资源且带来环境负担[17],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减少施氮量来实现。水分是影响氮素吸收和转运的重要因子,滴灌可以促进氮素的吸收和转运[30]。本试验表明,滴灌能提高氮肥的吸收利用率,但滴灌量超出一定的范围也会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产生抑制作用,尤其在正常氮条件下,氮肥利用率随滴灌量的增加而先增后降。本试验减氮条件下,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表观利用率均随滴灌量增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加上氮肥减施的促进,N180B3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240B0处理,且N180B3处理的产量与N240B0处理无显著差异,表明在减氮条件下配以适量滴灌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并且能够保证玉米产量的稳定。
适当施氮或滴灌能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改善穗部性状,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但过量滴灌也会造成减产,尤其是在正常氮条件下时表现更为明显。在减氮条件下适量滴灌有利于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充分发挥水氮协同和耦合效应,弥补减氮带来的产量损失。本试验条件下的水氮最佳组合为施氮180 kg·hm-2(在传统施氮水平上减氮25%)、滴灌750~1 125 m3·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