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多科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创新发展路径

2021-12-08张蕾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医疗护理

张蕾

(天津市天津医院 创伤上肢一病区,天津 300211)

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型医疗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得到了促进。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医疗咨询及健康教育指导行为已成为常态。在我国,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加上4G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被大规模的应用[1]。利用“互联网+护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双方能够采取快速且便捷的方式进行交流,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但就目前“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发展现状来说,还难以满足以社会需求为前提的服务定位再评估、线下服务标准化,因此,促进“互联网+护理模式”创新发展十分必要[2]。在“互联网+护理模式”创新发展中,注重护理标准化语言系统的加速开发,有助于实现“互联网+护理模式”与电子病历的无缝衔接[3]。因此,本文综述了“互联网+护理模式”在多科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创新发展路径。

1 “互联网+护理模式”的概述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促进了移动医疗及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疗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与医疗领域相关的服务活动,“互联网+护理模式”是将线下服务的传统医疗与线上方式的互联网诊疗、远程互联网诊疗相结合的护理模式[4]。“互联网+护理模式”是互联网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

2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多科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1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骨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四肢骨折后患者常伴有严重的疼痛症状,大多数患者失去正常的肢体功能,这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尽管及时手术能够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但患者对骨折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清楚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缺少自我防护意识[5]。“互联网+护理模式”将移动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结合作为患者康复医疗的重要媒介,在互联网平台上将院内护理延续至院外,使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康复锻炼。近年来,应用于“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常用网络移动技术包括微信平台、QQ软件及电子邮件等,通过此类通讯软件能够使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即时的沟通交流,实现移动医疗服务。护理服务的内容多为健康宣教、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复诊提醒、答疑解惑、心理辅导及康复训练等。“互联网+护理模式”可为骨折患者提供多维度的护理指导,优化延续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6]。

2.2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肿瘤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在肿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常将QQ、微信、公众号及移动健康应用程序等作为护理工作平台,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直至出院后都能够接受医护人员的服务。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的应用方式包括。(1)以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实施“互联网+护理模式”:由于手机具有传播速度快等优点,且在生活中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可以不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短信和电话指导的方式进行随访,能够简便、快捷的为患者提供肿瘤疾病的相关知识。赵文文等[7]表示,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康复指导有助于了解肿瘤患者的生活状态、心理情况及复诊情况,可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效能。(2)采用QQ和微信平台实施“互联网+护理模式”。研究表明,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为肿瘤患者定期推送护理知识、病例康复案析、护理经验和心理疏导等,可节约医疗人工成本,还能够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8]。(3)采用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实施“互联网+护理模式”。杨雪[9]根据延续护理存在的问题设计的一款移动医疗APP,能够实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直接沟通,患者能够及时获取有效的护理指导,不仅节约了医疗成本,还提高了延续护理的质量。(4)开展专题讲座实施“互联网+护理模式”。开展肿瘤相关的专题讲座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详细的疾病指导,采用幻灯片的形式为门诊患者、在院及出院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知识讲解,并设置答疑环节,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肿瘤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度。有研究表明,开展专题讲座能够提高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

2.3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肾内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采用移动医疗程序实施“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健康管理模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由于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较低,且饮食依从性较差,因此,针对肾脏疾病患者通常采用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帮助肾脏病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饮食管理对于肾脏疾病患者十分重要,对此类患者的日常饮食和液体摄入量都有严格的要求。张峥等[11]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研发了一款饮食管理软件,该软件对食物包装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后就能够记录患者每天的食物和液体摄入量,并针对患者的饮食情况,提供实时的护理指导和干预,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饮食。

3 “互联网+护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3.1 医疗人力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对于患者实施的延续护理工作主要依靠医疗人力资源完成,但人力资源有限,无法长期进行[12]。医疗护理人员不仅要负责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工作,还要承担院内科室的护理工作,易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建议医院应多培养专业护士,并扩大院外护理人员的规模。

3.2 延续护理的随访质量差目前,医院实施延续护理的主要人员为护士,由于其中一些人员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且学历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教育水平。一些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延续性护理经验,实施的教育指导无法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13]。因此,医院科室可通过成立专门的延续性护理小组,定期培训护理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指导健康。

4 “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4.1 加速护理标准化语言系统的开发目前,国际通用的护理标准化语言包括国际北美护理诊断协会分类系统、护理措施分类系统、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与护理诊断联合的NNN链接等,可用于不同领域[14]。我国现在还没有完整翻译的NNN链接,导致搭建智能化信息平台中缺乏核心,由于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撑,我国大部分护理信息平台还是采取手工表格或电脑化,缺乏服务数据留痕,使护理信息价值有限,不利于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15]。因此,应尽快开发互联网护理标准化的语言系统,为“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平台保障。

4.2 研究并制定新型的护理服务标准第一,护理专业服务的标准化包括服务条件标准、服务流程标准、服务规范标准、人员能力标准、培训考核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应实现各个医疗机构在护理服务的设备配置及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上的统一。第二,明确区分互联网机构和医疗服务单位间的责任和权益。第三,以国家在卫生信息方面的战略布局作为依据,解决护理信息的数据采集问题、医疗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医疗服务系统接口问题等,并应尽量减少护理信息的共享及流通过程中护理专业产生的阻碍。

5 小结

由于“互联网+护理模式”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直观、实时的传递给患者,不仅提高了延续性护理的效率,还能够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实时情况,弥补以往护理服务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等缺陷。“互联网+护理模式”成功应用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护理人员如何实施该护理模式。创新发展“互联网+护理模式”能突破原有医疗服务资源的束缚,最大程度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并提高患者的体验度,实现“互联网+护理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医疗护理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